七 谢府(2/2)
作者:鸣启
    仆人连忙陪笑道:“老爷说过,如若在五日内王将军登门造访,皆免通报。”

    “好个谢安石,什么时候学会能掐会算了呀!”王将军哈哈一笑,一甩袖子,双手负后向府邸内走去,众人连忙跟上。

    府邸内的院落中,有一条直通正厅的石板小路,路两旁种满了桃树,梨树和杏树。满树花朵,红白相应,一片花海。

    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静坐在院落里的一处亭子中,他身着青色的长衫,背后披着一件黑色的棉袄,头发并没有束起来,而是随意的披在身后。

    此时的他正背对着王将军等人,右手握着一把烧炭的火钳,夹着一块木炭,正要放到面前一个煨着烧酒的小炉子里。他的左手拿着一本古书,眼睛从未离开书本,一心二用的做法让火钳子夹住的煤炭并没有放进炉子中,而是掉落在了地上。中年人恍若未觉,兀自用火钳翻着地上的木炭。

    王将军瞧见这一幕,不由得哈哈一笑,亭子里的中年人这才回神,他转过头来,露出了一张俊雅英气的面孔,看到王将军之后,中年男子摸了摸下巴的胡子,笑道:“逸少,你怎么来了。”

    “都说安石兄是书痴,我若不来,怎能得见安石兄这般痴书?”王将军哈哈大笑道。

    “我这个书痴比起你王羲之这个鹅痴可是相形见绌啦!”谢安反过来调侃道。

    王羲之的鹅痴之名天下皆知。在山阴县有一位道士好养鹅,王羲之曾向道士求鹅,道士要求他手写的《道德经》来换,王羲之欣然允之。事后,朋友们都说他亏大了,可王羲之乐呵呵的道:“我和道士都得了最喜爱的东西,何亏之有?”由此,王羲之鹅痴之名扬天下。

    谢安气定神闲的指着炉子上的酒壶,道:“你若再不过来,我这珍藏多年的烧刀子,可就没你的份了。”

    王羲之听闻,连忙走到亭中,笑道:“烧刀子?哈哈,看来今日没有白来!”

    谢安拿起酒壶,看着走进小亭子的年轻人,笑问道:“这位后生是——?”

    王羲之一拍脑袋,尴尬道:“倒是忘了,这是犬子,王凝之,小字叔平,近日被调任会稽,担任郡内典事。”

    说完之后,王羲之转过头,对着王凝之道:“这是你谢世伯,还不见礼!”

    “晚生王凝之,见过谢世伯。晚生早已对谢世伯慕名已久,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王凝之一躬到底,语气里带着无限的敬仰之情。

    “叔平莫要客气,小小年纪便担任七品典事,足见少年才俊,有乃父风范。”谢安笑着道。

    “还需仰仗谢世伯提携。”王凝之拱了拱手,讨好的笑了笑。

    谢安不置可否,随即让王凝之也坐下,不过这斟酒的活自然由他来代替谢安。

    酒过三巡,谢安放下酒杯,从身旁的书堆中取出一本字帖,轻放在了石桌上,道:“这是钟太尉的《宣示表》,今日便还于你了。”

    钟太尉就是三国时期的钟繇,是王羲之最为敬仰的书法家,可以说王羲之书法上有如今的成就,和钟繇书法的启发是离不开关系的。

    看到谢安归还字帖,王羲之一愣,奇怪的看着他。平日里谢安借字帖,一般以一月为准,可这本《宣示表》只借了十日而已。

    《宣示表》是王羲之最为喜爱的作品之一,平日里宝贝至极,轻易不会示人。谢安亦是喜爱钟繇的作品,为了借这本字帖,可是软泡硬磨了半年多,王羲之这才架不住松了口,他本是做好了谢安长借不还,彼时自己硬要的准备,未曾想才过了几日而已,谢安就物归原主了。

    王羲之颇为不解,皱着眉头问道:“安石兄是对此字帖不满意?”

    “非也。”谢安摇了摇头,“今日若是不还,恐怕来日也无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