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元月明(1/2)
作者:清婷何在
    BGM:金沙《相思垢》

    碧落长远,清风徐来,虽是寒意不减,却是难得的灿烂天气。

    盛阳公主正挥毫泼墨,笔直的竹子在纸上任尔东西南北风,山青走到桌旁,递上一封信。公主接过信,只见落款是沈四海,问道,“沈先生已经走了?”山青点点头。

    轻展素笺,遒劲潇洒的字迹便映入眼帘,“上元月夜,火树银花,人影纷繁,良辰欢歌。暗香浮动,笑语盈盈,黄昏之后,六扇门前。”

    公主正自犹豫,见一旁的山青用力点着头,就问道,“你的意思是,想去赏灯?”山青又用力点头。

    “因着我的身子,你们也许久没有出去,今日我觉着清爽一些,赏灯也好,你去问问他们谁想去罢,”公主还没说完,山青就欢天喜地跑出去了,只余公主的话音飘荡在所乐楼,“山青给沈先生写封回信。”

    天公作美,日落西山,明月挂稍,如玉盘一般圆润。

    凡颜扶着公主,山青跟在旁边,三人一路就已是欢声笑语,走到县衙门前,远远就望见挺拔俊逸的男子负手而立,衣袂轻飘,说不出的动人心旌。

    看到公主止步,沈四海恭敬行礼,说道,“盛阳县花灯很是有名,沈某冒昧相邀小姐,多谢小姐赏脸。”

    “先生不必如此拘礼,那就劳烦先生了,”公主说着便微微向前倾身。

    月色高照如流水,覆尽青山与城墙,灯树花开争艳去,落梅似雪纷纷来。

    细细赏过一路热闹,公主脸上的淡淡欢欣不知何时变成略略凝重,明月依旧、花灯相似,只是换了天地,别了那人。

    上元节是公主一年中难得自由出宫的日子,纵然还是有着成群的宫女和太监跟在身后。公主每次都拉上杨敬轩,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故意左拐右拐甩掉身后的宫人,每每如此她都被他轻声责备,她却不在意,她只想与他看尽京城十里长街花灯,立于飞桥之上抬首望月。

    “小姐,”沈四海唤道,见公主没有反应,才注意到她眸中流溢的黯淡与隐隐藏着的水雾,顿了一顿,才又温柔唤道,“小姐。”

    公主此时才回过神来,两颊微微一红,“沈先生何事?”

    “山青正在猜灯谜呢,小姐不想看看吗?”沈四海早就从刘婶那里听说山青在公主的教导下进步甚速,也很想见识一番。

    公主循着沈四海的目光,看向凝神的山青,不自觉将他看着的灯谜读了出来,“有风吹不动,它动就生风,若要不动它,待到起秋风。”

    不多时,山青面露喜色,忙抓过沈四海的手掌,一笔一画地认真写起来,他刚写完最后一笔,公主与沈四海就不约而同地说了一个字,“扇”。

    “山青猜得好快,最近也很用功,今日奖赏你灯笼可好?”公主微笑问道,山青先是高兴地点点头,然后头摇得如同拨浪鼓。

    公主颇为疑惑,还未来得及问出口,凡颜就抢着说道,“你不想要灯笼啊?那你想要什么?”山青闻言指了指那边卖河灯的摊子。

    凡颜顺着山青的手看去,笑道,“那不还是灯笼嘛,你个笨孩子!”回头向公主道,“我带山青去买河灯,小姐先到河边等我们罢。”说完就被山青拉走了。

    公主与沈四海随着人流慢慢踱到河边,仍是人山人海。河边茂树此刻都是一团黑影,似望不透的叠嶂,无边无际;河水平静无澜,倒映高悬明月,毫无纤尘的河天之间两月遥相呼应,寥廓安宁;河面上三两扁舟慢慢划着,将一丝涟漪荡漾开去,瞬时又消于无形。

    站在河边,那句曾经不甚有感怀的诗句出现在公主脑海中,“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当年,她身着一袭梅红,拉着他的衣袖一路欢笑奔到河边,将小巧河灯上写着的期冀假装不小心被他看到,轻轻放在河面上渐行渐远。那时的她并不知道,有些人,终究要淡,终究要散。

    “这是小姐的河灯,小姐写些什么罢,”凡颜的声音传入耳中,公主回神时,山青手中拿着一盏莲花灯,殷切地看着自己。

    “不知沈先生是否有兴趣放个河灯,”公主侧头询问,才看到他手上那盏一模一样的莲花灯,不禁略略尴尬,忙又回头拿过凡颜递来的笔,默然写着。

    漆黑如墨的河面上,点点亮光如寒天星子,热闹而又寂寞地亮着,漫无目的地划过水面。

    那边,凡颜要看山青写在灯上的字,山青偏偏不给,两人争执许久,差点将河灯打翻。这边,沈四海早将河灯放出,负手安静地立于公主身后不远;公主将手中的河灯摩挲许久,很是不舍地放在河面,轻轻一推目送同样一份心意寄予天地间,那份只有自己和杨敬轩知道的心意。

    苍茫夜色中,沈四海清楚地看到河灯上那行娟秀字迹,“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第十二章 上元月明(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