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只如初见(1/2)
作者:清婷何在
    BGM:新子《人生若只如初见》

    暑气尽,秋风起,正是江南最为宜人的时节,日光暖暖却不炙烤,微风习习却不寒冷,爽朗天气令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季节里,盛阳公主虽然仍旧有些虚弱,但已比那夏日好过得多。

    寒来暑往,终究是撼不动的无可奈何,一想到冬日煎熬,所有人都不禁唉声叹气,而盛阳公主又绘起了九九寒梅素图。虬枝疏斜,梅朵小巧,细细墨线勾勒清雅轮廓,只待一日又一日的点染,将无处躲藏的冷意执拗地染成最温暖的颜色。

    转眼之间,冬至已过,再逢除夕。盛阳公主不尽如人意的身子,让刘叔、刘婶和山青坚持留下来,那次大病一场让每个人都心有余悸,郎中还是那番体质虚弱、湿气郁积、又有暑热的说词,更让人放心不下。如此,这一年的除夕,显得热闹多了,众人忙前忙后,只余盛阳公主一人在东篱堂中安静抚琴。

    此刻,天气阴冷,宅院门口,一袭蓝衣的男子临风而立。

    他没有想到,这就是衙役口中的公主府,连个匾额也没有,其实那匾额本来是有的,盛阳公主嫌太过招摇便让人摘掉了。他上下打量略显斑驳的墙壁、光洁朴素的大门,正要上前敲门,隐约听到铮铮琴声从墙头流出,若远若近、飘渺不定,仍听得出淡淡愁思,一丝欣赏的笑意悄悄扬在他的嘴边。

    大门开处,看到来人的老者愣住许久,男子微笑说道,“刘叔,是我,今日除夕,特来拜见公主。”反应过来的刘叔忙将男子请了进来。

    庭院不深,也不繁复,一泓流水弯曲穿过院子,低矮石桥横跨其上,青草萋萋、茂树盈盈,碎石随意散布,山石垒积昆仑之形,别有一番清新野趣。院子尽头,一间并不宽绰的堂屋倚宅而立,牌匾之上的“东篱堂”三个字甚是潇洒。

    门扇开处,一幅墨色山水高悬堂上,山石嶙峋、野松挺拔,山泉潺潺流淌、绕过林间竹屋,屋中男子端坐矮几前、手执书卷,女子恭敬地低首跪地、双手高举餐盘,一眼望去便知是高士梁鸿与孟光的故事。水墨山水两旁,是棕木绿字的楹联,安静倾诉这里的悠然惬意,“把酒言欢尽,烹茶洗意清”。

    东篱堂中,淡粉衣衫的女子低头抚琴,乌云一般的鬓发斜斜插着一只白玉簪,淡眉如远山,杏眼含笑意,樱口轻抿,偏那满月般的脸庞有些苍白。

    他正自出神,刘婶慈爱高兴的声音传来,“哎呀,沈师爷,这大除夕的你怎来了,外面风大,快进去罢。”还没说完就拉着他站在了东篱堂里。

    “在下沈四海,是县衙刚来不久的师爷,今日除夕,特来代县令拜见公主,”说完,恭恭敬敬行个礼。

    盛阳公主抬头望向说话之人,剑眉隐英气,亮眸深似海,薄唇带坚毅,漾在脸上的淡笑又融化出亲切之感,挺拔身姿连粗布蓝衣都衬出别样俊朗,举手投足之间尽皆风流儒雅。

    “沈先生有心了,”盛阳公主微微一笑,示意刘婶给客人看座、将琴移开,“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沈先生还是第一位客人呢,蔽宅无甚好茶,请沈先生见谅。”

    沈四海看到黑陶茶碗不禁颇为意外,贵为当朝唯一的公主,竟只用这般粗陋茶具,原来在县令的克扣下公主过得是如此清苦的生活,“多谢公主。”

    盛阳公主整整衣袖,悠然问道,“沈先生今日怎想起到这里了?”

    “年节之日拜见公主,于礼甚合而已,”他的语气平淡无奇。

    “于礼甚合……”公主轻抚手中茶碗,喃喃重复道,“难得还有人记得我,”嘴角浅笑已然多了几分嘲讽和无奈。

    沈四海察觉到自己勾起她伤心往事,便又开口道,“方才听闻公主琴声,古朴高远、浩然悲凉,是《胡笳十八拍》罢。”

    “不知我奏得如何,还请先生指点,”公主的声音有气无力。

    “凄切哀婉、深沉幽怨,怕是,还可更感人一些,”沈四海的语调十分恳切。

    公主略略颔首,“多谢先生,先生第一次登门拜访,又是除夕之日,就让先生闻此悲切音调,真是过意不去。”

    其实,公主的遭遇,沈四海自是有所耳闻,此番前来,除了合乎礼义就是同情怜惜,一首曲子已听出万千离愁别绪,她未开口他已了然。

    “公主不必如此,若有幸领略公主琴艺,此等细枝末节又有何干,并非四海阿谀奉承,而是公主所奏之曲确令人动容,”沈四海诚挚的表情仿佛比那曲子更动人。

    公主正答话,只见刘婶进来说道,“公主,自从沈师爷来了县衙,我们每次去领月例,他不仅从不克扣,还竭力多给一些。沈师爷一人在外,除夕怕也没个去处,不如借着今日就谢一谢沈师爷罢,。”

    沈四海谦让道,“都是我分内的事情,刘婶何必言谢。”

第十一章 只如初见(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