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贺兰与太平(2/2)
作者:源子夫
    李显疼爱的抚摸着小道姑的后背,对唐敖说道:“唐敖,这是我的妹妹令月,不过现在还有个道号太平,你叫她太平就是了。”

    李显的妹妹,那就是当朝公主,唐敖不敢失礼,恭敬一拜:“草民唐敖,见过太平公主殿下。”

    太平公主咯咯笑道:“太平是我的道号,又不是太平公主,不过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不错,以后我就叫太平公主好了。”

    李显见妹妹欢愉的模样,嘴角微抿道:“公主的称号哪有自己定夺的,还得父皇和母后同意才行,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宫女和侍从呢?”

    太平公主听了这话,小脸有点慌乱,但是很快掩饰过去:“他们都在后面,没有我跑的快。”

    李显和唐敖都看出太平公主有心事,太平公主不说,也不好追问,宫女和侍从随后赶来,护拥着李显三人走进掖庭宫。

    李显微服出宫,回来后急着去给父皇母后请安问好,安排好唐敖的住处后就携太平公主离开。

    唐敖里外查看自己的新住处,让他最惊喜的是有一间大书房,藏书不下千余册,很多书籍以前只是闻名,没有机会一览,看来今后可以如愿以偿了。

    书房的窗户推开,后面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湖水,回廊蜿蜒曲折,直通湖心亭台。

    唐敖拿了一册书来到亭台,周围视野开阔,远眺可以看到几处更大的宫殿顶端,坐在石凳上,感受着习习凉风,顿感比在生化寺的时候舒坦。

    当唐敖回到书房的时候,脸上神情微微一怔,房间里站着两个太监,手里各捧着一些东西。

    年纪稍大些的太监未语先笑:“唐公子,这是殿下吩咐送来的衣物等物品,还有一片出入宫禁的鱼符和鱼袋,唐公子一定要收好。”

    唐敖谢着送走两个太监,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有两套做工考究的衣服,几片金叶子和数百文散钱。

    另一个包袱里面是靴子,还有一块看着像鱼的片状物,金光闪闪,估计就是太监口中所说的鱼符,装着鱼符的鱼袋,同样饰以金色,半片鱼符里面似乎刻有文字,但是又像是被故意抹去了,看不清楚。

    唐敖没有矫情,将里外三新的衣服换好,蹬上靴子,腰间系上金鱼符,脑袋上仍旧是丸子头,拿出破碎的扬子江心镜照了照,唐敖都有点不认得自己了。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换上华贵衣物的唐敖,哪里还有生化寺小沙弥的痕迹,俨然富贵小公子,举手投足流露出惹人注目的吸引力。

    唐敖想问问,每日里都要做哪些功课,平时可以在宫中什么地方行走,可是等了一天也不见李显露面,幸好午餐和晚饭都有太监送来,不用担心饿肚子。

    唐敖在生化寺的时候,同样没人跟他亲近交流,现在也不会觉得无趣,一连三天读着书房内的藏书,闲逗湖鱼忙看月,只觉得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也不错。

    第四天,唐敖终于又见到了李显,却发现李显脸上的神情隐含不快,双眉之间偶尔皱一下,明显有心事的样子。

    李显不说,唐敖就当没有看出来,把文房四宝摆放在桌案上,站在一旁研墨。

    李显提笔挥毫,唐敖偷眼观瞧,发现李显写的是:夫女宠之兴,由至微而体尊……

    唐敖昨天才看过,这是汉书外戚传中的一段话,聪明如他,联想起第一天进宫时那一箭,李显又称呼那人表哥,心下顿时明白了点什么。

    李显将毛笔放下,似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唐敖听:“那人叫贺兰敏之,深得父皇母后以及外祖母的宠爱,乃是武家未来的继承人,生性跋扈,举止不法,我从太平那里听说了一件事,心中非常犹豫要不要告诉母后。”

    唐敖把李显的墨迹收拾好,同样用春秋笔法说道:“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

    李显听了唐敖同样引用汉书,噗哧一声笑了,摇头道:“这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不合适,我也承受不起,因为我可不是太子呀!难得你有这份心,这几天在书房闷坏了吧!我们出去走走。”

    唐敖驴唇不对马嘴的安慰,让李显的心情好转许多,想到把唐敖扔在书房三四天,五六岁的孩子恐怕早就憋坏了。

    二人走出书房,身边又多了几个太监和宫女,其中两个太监这几天给唐敖送饭,知道唐敖的身份。

    其他人包括宫女,乍一看到唐敖,都很惊讶,偷偷的打量着唐敖,猜测着唐敖的身份。

    唐敖亦步亦趋跟在李显身后,走了一刻钟左右,眼前出现了一座道观,唐敖看着道观的名字,心下了然,这里肯定就是太平公主出家的地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