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七年,哪个少女不怀春(2/2)
作者:寂寞宇宙
    钱青健觉得,《凌波微步》就是给小龙女量身创造的,而不是给百年前的段公子准备的。

    钱青健认为就算是他自己也不配,他认为这步法就不是给男人使用的步法,若是一个男人学会了这种步法,走起来很是有伤大雅。就是逍遥子那般直追潘安宋玉的模样也不行。

    钱青健甚至还认为,哪怕是女人学习这门《凌波微步》也是有要求的,长相不美学了固然不行,长相美而心灵不纯净的学了也不行,因为这样的女人都配不上《洛神赋》中的神女。

    总而言之,除了小龙女,谁都配不上这《凌波微步》。钱青健想要让她学会《凌波微步》的本意也不是用于逃命,而是用于欣赏——对美若天仙的小龙女和《凌波微步》的双重欣赏。

    七年后的这一日秋高气爽,小龙女正在花房中读书写字,听见外面有人问候道:“庄主回来了。”

    紧接着钱青健的声音响起在花房之外:“龙儿,我可以进去吗?”

    小龙女急忙将刚刚写好的一张纸藏在背后,说道:“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快进来吧。”

    钱青健一挑花藤门帘,进了花房,看见小龙女双手背在身后,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也不以为意,道:“这次只给你带了回来一枚蛇胆,快把它吃了练功。”

    小龙女立即面现苦色,嘟起嘴来说道:“怎么又吃蛇胆啊?苦死人了。哥,你不是说给我带果脯蜜饯回来吗?”

    钱青健哈哈一笑,同时扬起左右手,左手中正是一枚经过了贮存处理的深紫色的蛇胆,右手却是一个纸包,道:“先吃蛇胆,就有果脯蜜饯可吃。”

    小龙女扑上来就夺钱青健手里的纸包,急得钱青健直嚷:“喂喂喂,先吃蛇胆!”却架不住小龙女双手齐出,以“天罗地网势”将那纸包夺了去,这天罗地网势一经使出,钱青健若不施以攻击或者逃出花房,就只有任她夺了去。

    每一次都是这么无奈,钱青健也认命了,慈爱地看着小龙女去树墩台面上打开纸包吃果脯,却注意到地上飘落的一张纸,小龙女同时注意到了钱青健的目光,立即“呀!”的一声叫了起来,也不吃果脯了,立即把那张纸抢了回来,压在纸包之下。

    “唉,女孩大了,总是有秘密的。”钱青健想到这里,把蛇胆往桌上一放,正色说道:“可不能不吃啊!两个时辰之后我来检验你的武功进境。”说完他转身出了花房,去寻梅超风说话。

    小龙女看着钱青健出门,心中兀自砰砰乱跳,那张纸上是她写下的一段诗句: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我生既未迟,君生亦未早。

    咫尺似天涯,方寸如海角。虽不生同时,但愿与君好。”

    这首诗是她从书中看来改写而成。原诗出自唐代,原文为: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这首诗的本意是说年龄差距较大的男女之间虽然有了感情,却因无法逾越年龄的鸿沟,致使单方或双方的心中产生了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

    然而小龙女却把这种遗憾在诗文中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这种感情的期待和渴盼,并且表明这种年龄上的差距根本就不足以成为感情的障碍。

    这七年来,钱青健对小龙女的照顾无微不至。除了伺候她起居是由孙婆婆承担之外,习文练武都是钱青健手把手地教给她,她与钱青健之间早已经凝出了一种无法割舍的亲情。

    起初,小龙女一直称呼钱青健为“大哥哥”,然而随着她年龄一天一年的逐渐长大,她惊奇地发现“大哥哥”竟然是不会变老的,她五岁的时候大哥哥什么样,到了她十三岁时,大哥哥还是这个样。因此她就不再称呼钱青健为“大哥哥”了,只简单称呼一声“哥”。

    钱青健自然以为这是小龙女与他熟稔之后的简化称呼,却不知小龙女已经对他情愫暗生,这一声简化的“哥”其实大有深意,而小龙女对他的亲情也正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

    其实小龙女也是最近才确定自己喜欢上了“哥”的,早在她改口之时,那也只是她在文化水平加深之后,下意识的一种改变,觉得这样的称呼更容易将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和妹转化为情侣。

    小龙女在花房中有苦有甜地吃着蜜饯和蛇胆,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她很想找一个机会把她的感情告诉钱青健,却又害羞害怕,害羞是少女的天性,害怕则是担心遭到拒绝。

    ……………………………………

    ps:感谢各位推荐打赏投的书友大大们!今日第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