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两封信,一本书 下(1/2)
作者:茅屋秋雨
    事实上,从两天前开始,陈健的舰队就已经绕到了圣星期五港附近的航路上,遇到了几艘西班牙的船,还有一艘从总督区穿越大洋运送信件的快船。

    大舰队的消息是藏不住的,等到陈健靠近到圣星期五港的时候,要塞内的西班牙士兵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几艘经十年前德雷克的最后一战锻炼出的通信快船也已经这里发现一支舰队的消息传递到了总督区和其余的港口。

    明着出现的舰队,让西班牙的整个群岛殖民地都忙碌起来。封锁港口,严禁出港,士兵随时待命……

    旗舰兰芳号上,陈健和几名军官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动静。

    一名陆军的军官收起望远镜,称赞道:“他们的炮台修建的很好,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没有死角。”

    军官指了指远处显然礁石遍布的地方道:“除非我们去那里,否则遭到炮击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名海军军官道:“想要进入港口,以现在的船速,至少也遭到六到七次的岸上炮击。但是如果我们熟悉地形,陆军可以从其余的地方登陆。但终究还是要靠海军的优势,否则登陆的陆军肯定要被消灭。”

    眼看两名军官要吵起来,陈健制止了争吵的两人道:“不要讨论这个问题,咱们不是来打仗的。”

    喊来了卫辕,让他带着陈健写的一封用简单拉丁语的单词写的文法完全不对的书信,乘了一艘小船。

    岸上,辖区都督也在观察着外面那支舰队,不由地想到了这一年一直流传的那个传说。

    舰队并不庞大,旗舰也完全不是主力舰队的对手,至少在吨位和大小上不能比。

    但在这里,仍旧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尤其是护航舰队不在的情况下。

    这支舰队很警觉,并没有贸然靠近,而是为可能发生的忽然遇到的西班牙舰队让开了足够的回寰空间。

    这些船的样式古怪,旗舰的舰身和英国人的船有些相似,低矮的船身,看上去完全放弃了接弦战——低矮的船身在接弦战的时候是致命的弱点,擅长接弦的一方可以居高临下。

    风帆的样式却更像是传说中的中国帆,只是在船首加了一个小的三角帆,这种帆逆风航行和在风向多变的地方航行能力很出色,具体的速度有多快辖区都督并不能知道。

    显然,这支舰队的几艘大舰是明显的炮舰,其余的则更像是一些简单的武装商船。

    港口的士兵都弥漫在一种焦躁和不安当中,没有海盗拥有这样规模的舰队,士兵们不知道这群人要干什么,只能不断地祈祷着。

    这时候,舰队中分离出了一艘小一些的船只,在靠近到炮台威胁的海角时,降了半旗,似在致意。

    这是此时通行的旗语,是对港口拥有方的尊重,也表示不希望发生任何的意外。

    旗帜降到一半后,远处的舰队开始转向,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降下半旗的船只也降了半帆,很明显这是一个示好的信号。

    考虑之后,辖区都督下令允许这艘船通过。

    很快,船只靠港,一个束着头发皮肤黄色的年轻人从船上走下来,用古怪语调的拉丁语叫喊着“和平”。

    只有一个单词,而且发音极为生硬,听上去就像是用了某种注音的方法转的音。

    一封书信也转交到了辖区都督手中,信的内容很简单,都是语法错误的单词拼出的东西。

    大意就是共和国的议事会和王,对西班牙国王和莱尔玛公爵致以敬意,并在补给休息后横越大洋访问巴利阿多里德,谨代表华夏共和国议事会与王对西班牙进行访问。另,舰队提督需要在这里补充给养,请求靠港。

    虽然写的很客气,辖区都督也松了口气,但随即就有些不安。

    自己对于对方一无所知,可是对方显然做足了功课,不管是从走私贩还是海盗那里听说的,至少不是对国内的情况一无所知。

    莱尔玛公爵为了私利建议王室从马德里迁到巴利阿多里德这样的事不是什么秘密,可辖区都督却在此之前连对方是个共和国都不知道,更别提这群人背后的国家在哪里、有多少人、是否富庶、军队如何、信仰什么……

    一无所知。

    在这封书信的后面,还有一张细致的用金箔糊裱的丝绢,上面用的是一些在辖区都督看来古怪的方块字写的东西,下面印着两个巨大的玺印。

    看来这就是用来递交国与国交往的正式文书,这种古怪的递交两国交往文书的方式都督并未见过,可是却也知道海盗或是其余的什么人是不会用这么细致的金箔来装饰的。

    同时,这个递交书信的年轻人还带来了三箱的礼物,是送与都督本人的。

    据说是一批玻璃器、丝绸和两支精巧的燧发手枪,还有一箱茶叶。

    这是相当贵重的礼物了,辖区都督对此极为满意。

    再者涉及到两个国家,不要说是他,就是总督区的总督也没有资格决定。对方既然表示了诚意,而且并没有任何的攻击行为,又表示要前往欧洲,都督在让士兵们准备好之后,下令允许船队进港。

    但是年轻人唯一的请求就是舰队进港的时候不需要降旗,在考虑之后都督决定允许。
第二十五章 两封信,一本书 下(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