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登船(1/2)
作者:茅屋秋雨
    第七十七章 登船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品#书……网)! .

    在陈健把所有的实验器具堆放到船准备北之前,刚刚成立的墨党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内部大会。

    几年的时间,陈健仔细研究了这个族群和这个所谓的共和国。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个挂着共和国名义的贵族寡头共和国。

    随着大范围战争的结束,以及极为不合理的议事会等级人数和推选制度,真正操控实权的已经沦为了几十个家族的暗统治。只是一种打着共和名义的门阀、没有血统神圣的贵族家族裙带的联合。

    也是土地足够多,五六百年时间以致人口还太少,冶铁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支撑,暂时并没有出现尖锐到极点的矛盾。

    这种寡头和重新贵族化的趋势仍在继续,陈健猜测如果不能走出迷雾、没有技术的快速进步,用不了多久内战要打起来。

    利用底层支持的称帝来缓和大族和底层的矛盾,这或许是技术停滞情况下的一种进步,如今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

    说到底,从一开始只是为了留下一个非帝制的样板和思想。但是某种程度帝制未必不如伪共和,民选皇帝仍然有着极大的存在的基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未来到底应该怎么样,没人知道。除了陈健确信迷雾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技术带来的进步和对外殖民可以缓和矛盾之外,没有人相信。因为还没有经过证实。

    这种情况下,新成立的墨党从成立之初,其实已经开始了分裂的倒计时。

    这不可能是个严密的组织,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加入进来。

    有手工业时代的空想家、有无政府主义的自治派、有集权制约重税派,还有将这个党派当成一个松散的讨论小组的娱乐派。

    一共二百八十七个人,开了七天的会之后,九十四个人退出,成立了形形色色的松散组织,彻底决裂。

    时代决定了陈健要说什么样的话,也决定了将来发生内战的话必然是一场资产阶级夺权的战争,所以他明白自己应该站在谁那一边。

    七天的大会,陈健借用了都城邮寄来的小册子关于人本性追逐私利的说法,定下来党派内部的诡异基调,歪到了天际之外。

    此时尚没有生产的相对过剩,所以一些东西也根本不需要提出来,相反还要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目的,坚决地支持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思想。

    这些东西他所知不多,只能提出一个大概的想法,定下基调慢慢讨论。但既然是启蒙或是开头,也自然可以说动很多人支持。

    他说人是追逐私利而又充满理性的,所以无数个追求私利的理性个体将会天然地将自己的资本扩大生产,以追求更多的利益,所以社会财富的总量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断增加的。

    新的机器、新的技术,都是推进这一切进行的。也是让社会财富增加的最主要的办法。只有社会财富足够多,才能够使整体的生活水平升,使所有人都受益。

    新技术带来的暂时性的失业和破产,都是社会进步所必须的代价,要相信在理性的自私的人的存在下,可以自我调节。

    所谓的兼相爱、交相利,并不能指望一个人的善心,而应该指望他追逐私利并且理性地为自己的私利去考虑。如一个种小麦的农场主,不要指望他发善心送给别人面粉,而是希望他出于自己的私利去考虑而扩大种植的面积和产量,可能他的本意只是为了自己发财,但在客观增加了小麦的数量……

    至于说慈善商社本身,陈健的说法是如果底层彻底绝望难以生存以致反抗,所花费的更多,所以慈善本身是一种长久的、理性的富有者的自私。

    同时为了吸引底层,陈健又提出了争取扩大票权、国家税收二次分配给予象征性失业补偿和工伤死亡赔偿等。要求完善教育体系,扩大议事会权利,议事会有资格推选一些政务官等等要求。

    并且提出了点滴进步跬步千里的说法,从闽郡开始进行一些合作社之类的小资社会改良的空想尝试。

    这是一个大杂烩,将来这些思想可能会彼此仇恨为敌,互相指责。

    但现在来看,这一切却都是进步的,都可以吸引到很多拥趸的。

    古典自由不可能和二次分配福利改良共存,互为异端;手工业时代的空想和大工业资本彼此仇恨,难以融合。

第七十七章 登船(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