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九一章 生与死的判决(四)(2/2)
作者:愤怒的香蕉

    有必要在这之前就由自己先去触动乡贤那张网吗?

    真的有百分百的必要性吗?

    宁毅自己,其实也有着这样的疑惑。

    正反方向,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理由。

    在正的方向上,土改的好处当然非常之多,一旦成功,华夏军对于底层的掌控将直接跃上一个新台阶,相对于外界的所有势力,华夏军都会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维度的门槛,这样的一场战斗,核心的敌人仍旧在于遏制体系内部出现的扭曲,若是能够过去,将会变成未来应对儒家那张大网的可靠练兵……

    然而在反的方向上,一个大势力的前进必须要妥善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旦这次土改当中诞生不可预料的问题,譬如左右路线的倾向加剧,内部打起来,改到半途落下病根,未来华夏军的力量就可能遏制不住狂奔的资本萌芽,一次失败的土地改革或许不会直接造成华夏军的失败,但假如将来失败,这样的一次动作,必然会是骆驼背上的一大捆稻草……

    在华夏军仅仅掌控西南的现在,手头上的兵力对川蜀这片地方有着压倒性的掌控,明面上的敌人翻不起太大风浪,短期内强推土改是可以落下去的,真正的顾虑在于长线和组织内部的变化,而一旦华夏军杀出西南,吞并天下,若是还没进行土地改革,未来可能就无法再正式的提起这件事情,这是它正面的迫切性……

    然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原生考量,在自己过去所生存的那个伟大时代,那个经历苦难的国家失去了资本和格物的先发优势,土地改革发动群众是追回优势的一大法宝,然而在这个时代,倘若已经具备格物与资本的先手,土地改革是否还是那样迫切与必要的一环呢?自己的行动,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教条主义与纯粹致敬的感性思维支配着呢?

    这桩桩件件的考量,在它的脑海中,已经盘旋了极长的一段时间。

    他自己也说不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结果来。

    在这样复杂的一件事情里,苏家的几个人不过是这中间最无关紧要的一些细枝末节。

    长久以来无论是宁毅还是苏檀儿对这些家人的管束都非常严格,尽管到不了水至清的程度,但在西南范围内打点擦边球捞点土地好处也只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宁毅若是直接问,他们的名下甚至都不敢有明面上的利益,只是部分地主乡绅可能会在手头分出一些银钱上的好处,换他们在关键的时刻,打探或是偷听到一些消息。

    而即便是两名已经有了一定地位的小舅子,在接下来的这件事情里,也唱不起一个配角的重量。宁毅之所以会在这段时间里与他们展开这样的长谈,一方面固然是对身边人的培养,另一方面……则因为他心中也无时无刻的不在进行这样的演算与思考。

    这样的犹豫和疑问,或许还将持续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于尘埃落定的未来,他都可能一次次的回问自己。但思考可以谨慎,他可以推演、可以总结、可以反省,事到临头,选择却必须坚定。

    暂时性的,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一如既往的,宁毅选择了比较难的那条路。

    在大会结束前,甚至于结束后一两个月里,或许还有反悔的机会。但他知道,叫停的概率,已经非常小了。

    深秋的摩诃池波光粼粼,他站在那里,发了一会儿呆。

    平静的日子就要过去了。

    偶尔间抬起头,他看着夜空的点点星辰,也会想到这片大地之上其它热闹的地方,打仗啊、英雄大会啊、刘光世与邹旭的交锋或许会很有趣、江宁何文想必遭遇到了很复杂的难题……

    时常有这样的消息传过来,对于他而言,已经是极为、极为轻松的消遣……

    真想把位置换一换。

    不管是跟谁,都像是重开一局的白手起家……

    那该多有趣啊……

    要是没跟秦嗣源认识就好了……

    ……

    又想到小宁忌的江湖之旅……

    不知道在哪里浪着,总之应该很开心吧……

    也罢,也罢。自己一时脑抽,搭上了一辈子……

    小孩子就多玩几天罢……

    将来,也不骂他了……

    ……

    名叫宁毅的中年男人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