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车永章:永远都要有章程(2/2)
作者:金戈铁牛

    其实车永章心里很清楚,李春芳是绝对不会向登州府方向继续前进了。这个地方三面环海,如果带着追兵进入这里,就相当于将自己的最后一条退路也给堵上了。

    所以。李春芳肯定是希望登州府境内的友军,前往莱州府和他们会合。

    不过这样也好,青州府方面不像劳师远征,登州府方面不希望治下造反的规模扩大,而莱州府方面则需要在境内打个大胜仗,以方便折抵之前的兵败之罪。

    对于肃清登州境内残敌的时候,车永章是一点都不担心,他们正忙活着向外跑呢,他只要跟在后面象征性的追两下,就可以像上面有个交代了。

    倒是捕快接下来的一段话。让车永章有些愣神儿。

    “知府大人还交代了,这次战役,由青\'州府知府的亲信康宁指挥。听说此人刚刚在北直隶打了一场胜仗,而且率领骑兵星夜兼程。前往洛阳,在士兵哗变之中救下了福王殿下。”

    车永章笑着点点头:“这好办。我与他,兴许是同路人。即便不是,观念也差不太多。相处起来,定然是相当融洽的。且让知府老爷宽心,此次出征。定然能给他带回个胜仗来。”

    那捕快听他这么说,立即点头回去送信了。

    车永章是个理科男,不要说之乎者也的东西记不住几句,就算能记住,他也看不懂繁体字。

    有些字体看习惯了,忽然多上那么一笔两笔的,就得花点时间去适应。毕竟理科生已经习惯了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往更深处投射自己的认知视线。

    要不然他也不会选择这一条路。

    武夫,在大明朝是想当被人看不起的。

    而且现在距离乱世还有一段时间,想要熬过去,就必须抱紧文官的大腿。这对于习惯性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理科直男癌或者来说,难度不可谓不大。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真想换个东家。

    不知道那位康宁,愿不愿意伸出自己的大腿,让他抱一抱。

    那位如今可是已经傍上了福王殿下,光是这份救驾之功,福王以及宠溺福王的老皇帝,就不可能不给出高额的奖励。

    只是这件事情也是有风险的,老皇帝已经没几年活头了,不知道朱常洛登基之后,会不会清理这个福王色彩过于浓厚的家伙。

    心里踌躇着将来的发展,车永章需要尽快给自己一个章程,也好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大明朝继续生存。

    佟卜年见到车永章双眉紧锁的样子,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兄弟,陶知府还是很赏识你的。你又何必这么愁眉不展呢?”

    车永章心中撇撇嘴。他对于明朝的文官基本没有看得上眼的。陶朗先这个东林点将录中的成员,即便后世再怎么美化,他也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他现在想着的,是那个已经展现出军事天赋的康宁,是否是个安全的大腿。

    所以他对佟卜年的回答,基本上就是极尽搪塞之能事。

    “我实在担心此战胜算几何。我们在人数上,毕竟处于劣势。”

    佟卜年却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他当即就笑了起来。

    “那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可是弓箭兵,而且还是射程占优势的弓箭兵。一直吊着打也就是了。又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再者说了,此次战役是那个叫做康宁的负责,如果战败,责任也不是你的,你又何必担心呢?”顿了顿,佟卜年缓缓凑近车永章的耳朵,“其实,你是在担心不容于朝廷士大夫吧。”

    车永章浑身上下一阵,但还是尽量平静下来,说道:“这个,不可能不担心。”

    佟卜年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兄弟你倒是个痛快人,啥事儿也不瞒着哥哥。既然兄弟这么实诚,那哥哥也跟你说句实在话。”

    车永章拱手道:“请哥哥赐教!”

    佟卜年神神秘秘地说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车永章眨了眨眼睛,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扶佘之功,海外立国,坐看中原王朝厮杀。

    但是殖民时代已经悄然降临,在一个没有物质基础的国家,很容易就被殖民者们占据。要想白手起家,就得有时间有空间,可现在毕竟不是虬髯客的时代,地理大发现缩小了空间,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又需要时间,这就是让他最近比较纠结的地方。

    咦,不对。

    佟卜年的意思,好像不是扶佘之功此类的。要不然,他也不必强调道不行三个字。听他的口气,似乎还有一个势力对他的能力感兴趣。

    难不成这个人并非看上去的那么简单。那么这个登州知府陶朗先的心腹,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埋藏下这种疑问,车永章淡淡说道:“可我谁离不开这里的。乡土情深啊。”

    佟卜年只当他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现在已经进入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阶段了。

    “兄弟这话说的,人不能一辈子都待在襁褓里。好男儿,正是应当建功立业……”

    “报!”一名士兵的声音打乱了两人的对话,“莱州知府娄九德急报。”

    车永章一听就觉得事情不好,赶紧拿过来一看,当即气得咬牙切齿。

    “妈的,卫所兵竟然跟着反了!这下可好,敌人数量猛增到十万左右了。也不知道那位康宁,现在是个什么章程。”

    数百里外的安丘县,康宁也接到了娄九德的急报。她打了个喷嚏,看了看遥远的东方,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那位永章兄,是不是个永远都有章程的人。希望是吧,要不然我们这群疲兵,恐怕是要吃败仗了。”(未完待续。)

    PS:  感觉又要在河边走了。不行,不能冒着湿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