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 章 驶向远方(2/2)
作者:星际之门

    量子科研舱的研制成功让高维立即就投入其中。

    虽然一千多年前的爱因斯坦是量子理论的始作俑者,可他本人一生都不愿接受量子力学的怪诞结论。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上帝是不投骰子的”,旨在否定量子力学对物理世界概率性的描述。他给后人留下的争论一直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

    高维首先以量子理论中的量子力学为切入点,在过去的实验中他已经成功的证明了关于量子力学方面的一些错误观点。超量子通讯的成功研制更是检验了量子理论的不足之处。他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局部的超距通讯,变成真正的超距通讯,即使在银河的两端也不会有信息延迟。实际上高维感到自己缺的就是临门那一脚。

    他在大量实验的同时从根本上检视了理论的局限性,并且得出了实验结果。

    他考虑到从量子力学诞生开始,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尽管曾经的一些地球物理学家认为量子力学是完备且自圆其说的,但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却始终坚持量子力学不是最终理论。爱因斯坦认为,物理世界的主宰是传统的机械决定论,而非概率。两派长期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他们争论的焦点落在了“量子纠缠”上,而量子纠缠直接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定域性描述。比如,两个朝相反方向运动的光子,只要不受干扰,无论相距多远都可以在瞬间传递信息。打个比方,即使牛郎和织女分居在银河两头,彼此心映即刻完成,无需时间。

    爱因斯坦难以接受这样的结论,因为按照他提出的相对论,信号传递的最快速度是光速,两个相距甚远的物体是不可能在瞬间交换信息的。也就是说,如果银河系有10万光年大,那么牛郎的呼唤如果顺利到达,至少需要10万年后才能被织女知道,绝不是发生于顷刻之间事情。爱因斯坦为此还提出了著名的“隐变量理论”,将量子力学不能给出确定结果的概率问题,归咎于人们对某种尚未发现的“隐变量”的无知。他认为,那两个彼此背离而行的光子,一定是具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决定了它们之后的行为,只不过人们不知道罢了。也就是说,牛郎和织女在每年分手的时候都要约定好,在日后的某个时刻彼此互相思念,只是这样的约定还没有被王母娘娘发现而已。

    简而言之,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人们依然可以按照传统的科学理念去理解世界。但是高维的科研成果已经成功地推翻了这种理论,从而他不得不推翻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重新去审视宇宙世界。他通过研究与感官,真实的世界和我们通过感官所接触、所看到的世界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已然超越了科学范畴,上升为一个哲学问题。

    高维将这一看似抽象的哲学问题简化为一个清晰的数学等式,它被自己称为“高维量子等式”。高维量子等式其实是说,如果量子力学提出的隐变量存在的话,那么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就会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一旦实验测量超出该范围,即高维量子等式成立的话,那么量子力学局部理论毫无疑问就是错的,隐变量理论也就不正确。由于高维超距等式可以直接付诸实验观测,量子力学不再具有形而上的神秘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他对自己的等式进行实验观测。

    高维关于量子通讯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几乎是从头做起,这完全是为了检验自己曾经的超量子通讯是否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他用两个理论相互间通过假设、计算和实验来验证谁才是真理和谬论。

    然而实验测量并不简单。在过去的3年里,他自己提出了不计其数的实验方案,但每一个方案都有漏洞。所以,尽管许多实验得到了违反高维量子等式的结果,但由于漏洞的存在也无法在逻辑上直接证明高维量子等式成立。这始终制约着超距通讯打破局限性的那一刻,完成真正的蜕变。

    为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证明高维超距等式的成立,他几乎把所有储存的原料都投入到辅助研究舱的建造工作中去。最终拆除了几乎所有的粒子束炮台才勉强完成了辅助设备舱段的建造。高维把这些制造工厂和研究舱段完整的拼装起来,形成了一个体积只有地球星1/6的航行器。

    令人振奋的事终于发生了......第四的地球年初,高维最终领导的机器人科研团队在“夜以继日”的工作狂朝中,终于首次实现了没有漏洞的实验观测,4年来第一次无懈可击地直接证明了高维超距等式是成立的。从而证明了“隐变量理论”的不真实性。

    高维的机器人团队在智者的全力辅助研究下,利用高维超距等式结束了相关的大量计算和研究。最终他们开始了实验,首先在一定的空域放置了一个微型实验装置,然后将另一个实验装置随船带走。在航行到两者相距200亿01千米时分别用微波去激发处于极低温的晶体里的电子。当电子被激发出来时,它们同时也放出与自身相纠缠的光子。两边的光子只需通过光纤传送到位于两实验室之间的另一个探测地点,这里精确记录着光子到达的时间。如果两边发射过来的光子同时到达并以特定方式干涉,那么两个光子就会立即将自己所“代表”的电子纠缠起来,实现远程的量子纠缠。这好比远隔10万光年的牛郎和织女各派一个喜鹊在银河中央相会,如果两个喜鹊同时到达并正确表达了主人的意思,那么牛郎和织女就实现了远程的“约会”。

    由于两边的实验室在同时测量电子的自旋,一旦两个电子实现了远程的量子纠缠,仪器就会记录它们自旋在不同方向出现的频率。大量观测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高维超距等式的确成立。

    接着高伟通过了201亿千米的实验,接着是210亿千米。500亿千米,1光月,1.3光年…这期间,他还通过望远镜阵列观测到了岩质行星反炸弹爆炸的延迟信息。该实验唯一不尽人意之处,在于两边的光子精确同时到达的成功率很低,大约1.5亿个光子对中才能有一对光子成功干涉并实现电子的远程纠缠。因此,该实验一共進行了220个多小时,却只得到2450次有效数据。不过,高维及机器人团队已经通过改装后的超距量子研究室发现了问题所在,正在努力改進,以期提高效率。

    近20年的公关,高维最终成功的攻克了超距通讯的局限性,打破了200亿千米的传输限制。虽然在这临门一脚上所花费的时间非常不菲,可是“这是量子物理超距通讯里程碑式的突破”。从此让高维在一个方面终于有了巨大的跨越。这个跨域看似经历了20年时间,可如果加上曾经的研究,已经跨越了长久的岁月。从时间方面来说高维是不满意的。但是毕竟突破了。

    高维立即命令智者对五星域星云内的所有量子基站进行布局,使它们尽可能广泛的布置在核心区域监视着五星人的一举一动。

    接着一路上铺设的量子基站全部改变了路线,它们以90度的偏转向别的地方延伸了。这是高维部出的一个局,如果五星人派出追击舰队。假使它们以量子基站为追踪线索,那他们将走向错误的方向,离高维越来越远。

    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容身地带,然后一门心思的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遥望深邃无边的星空。高维忽略了可以藏身发展的几处行星地带。因为这些地方很容易被循迹而来的追踪者找到。

    这次逃亡高维下定了决心,以100光年的距离为基准。甩掉所有和他有瓜葛,可以找到它的行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