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2/2)
作者:无助的张阿四
    同样是建一座大厦,同样的材料牛逼的设计师设计建造的大厦使用面积更大也更稳固、更美观、建造起来也会更加方便。

    但是三流的的设计师不提也罢,质量差不说,搞不好建成几年后塌了甚至建到一半发现建不下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张忠华准备联系一下现在在丑国的贝律铭,这个贝律铭可不是简单人物,在建筑界可是如雷贯耳,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到处在斯坦福工业园建办公楼时张忠华从设计师处了解的,要不是他的办公楼实在是个小玩意儿,他都想安排人去找贝律铭了。

    1935年,贝聿铭先生赴丑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专业。随后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在“丑国国防研究委员会”工作。

    贝律铭现在设计的作品也是接近百个,九年前,贝聿铭自立门户,在丑国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阑

    贝律铭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在丑国的建筑界也是属于顶层设计师,想要邀请贝律铭先生设计游乐园恐怕也要排队申请了。

    贝律铭先生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师,同样是一位有着赤诚之心的爱国商人。

    贝聿铭先生有三个儿子,名字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寓意是安定华夏、建设华夏、明礼华夏。

    贝聿铭作品大多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不过张忠华考虑贝律铭先生会不会来?毕竟玉皇集团不过就是建造游乐园,人家是大师会不会觉得有些low了。

    万一他去找人家,人家看不上他得游乐场那就有点尴尬了,游乐园这玩意儿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难登大雅之堂的。

    未来玉皇集团也必须要进入建筑行业了,不过张忠华虽然没有打算进入房地产住宅领域,他是准备进入商业地产领域。阑

    张忠华可是打算未来在全球都建设一些玉皇广场的,综合型的商业大厦也可以为家乐福服务,未来电器产品不断增多也肯定要从家乐福中拆分出来的。

    至于商业住宅房地产领域就算了,张忠华没打算把港岛变成张家港,数百万人唾骂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而且实在是太败人品了。

    张忠华要玩儿就玩儿些高端的基建,修建百层大厦不、修建跨海大桥不爽吗,修建海底隧道、修建地铁、穿山隧道不香吗?

    他又不差房地产挣那些钱,搞房地产终究是名声不太好。

    作为炎夏人首富怎么也要玩儿些有技术含量的,在东瀛、英国、丑国建筑专家并不少,张忠华也可以招聘个几百人,直接把设计团队组建起来。

    等玉皇集团有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再做出一些成绩,就不单单可以在港岛玩,还可以走出东南亚,走向世界,未来中东的那些狗大户可不缺钱,挣他们的钱不行嘛?

    张忠华抛开杂想拿出一张白纸开设规划游乐园,他虽然做不了详细的设计图,但是画一个大概的草图还是可以的,等设计师到位之后,就可以根据他的草图进行设计。阑

    ……

    ……

    张忠华在办公室研究着游乐场草图的时候,收到了从丑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发来的传真。

    从传真中看到他们选中的监狱的照片,这让张忠华颇感意外,他没有想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竟然真的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在丑国和加拿大各地寻找适合取景的废弃监狱。

    让张忠华没有想到的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找到的取景地竟然是原电影中的那个拍摄场地—丑国俄亥俄州的州立感化院,没错就是那个发生聚乙烯大规模泄露的俄亥俄州。

    在前世,这座俄亥俄州立感化院于1990年关闭,由于感化院关闭过于破旧,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还拍摄前对其进行整修,这才让电影正常拍摄。

    而现在的感化院却还在营业之中,不倒是可以租赁使用,不过没有前世那么破旧,虽然很多地方也要修改,但是制作成本比前世要低一些。阑

    《救赎》剧本张忠华也早就交给了哥伦比亚公司,至于那些成本对自己来说还不是小意思,他又不差钱。

    张忠华直接回了哥伦比亚公司一份传真,让他们缺钱就去找玉皇出版社丑国分公司,丑国分公司的涨上还有一大笔美金。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罗马拍摄的《勐龙过江》进展不错,预计再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剧组也会到达港岛拍摄,歹徒的头目最后可是在港岛被黑吃黑填海了。

    至于说反派跑到毛熊的地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做为丑国电影公司怎么会让歹徒头目逍遥法外,而且还是跑到死对头国家逍遥自在呢。

    张忠华处理完相关的工作开始到每层巡查起来,说是巡视其实就是到处熘达,各个公司都可以正常运行,作为大boss只需要偶尔露个面和下属点压力才行。

    反正现在各个公司都在一栋大厦倒是方便了不少,他巡视各个公司也不需要跑远,开会、汇报工作之类的也容易了很多。

    张忠华来到十一层的报业公司之后,看到报业女王胡仙那意气风发的状态,胡仙和林行知配合的很是默契,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阑

    自从星岛报社被玉皇报社收购之后,星岛日报在东南亚再次走上了巅峰,在东南亚的报纸发布了英语、他加禄语、马来语、泰语、缅甸语等等版本,星岛日报每日的销量一直几何倍数增长,对于四亿多人口的东南亚来说,销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玉皇日报更是销量逆天,借助星岛日报的渠道玉皇日报的日销量也是高达250多万份,同样是每天在不断的增长,新加坡的华人可是高达70%多,其他国家也是在10%到25%之间.

    玉皇星岛超过的日销量带来不菲的广告收入,每天的广告费也在100万港币左右,要是到了70年代后期,广告费可能会加一个零吧。

    星岛日报退出中文报纸领域,港岛的东方日报一跃飞天,也成为港岛日销量超过10万份的报纸,排名第五还有上升的趋势。

    说到这张忠华也不得不佩服马家兄弟俩,竟然能不惜重金更换成最新的设备,更是把倪匡挖到东南日报开专栏,超越大公报和文汇报也是很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