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蜀灭魏之战(与天争时)(2/2)
作者:昭昭白影来
    姜维在一旁扶住诸葛亮,想了想道:“丞相勿忧,想来马将军此去,定能一举灭魏。”

    老将赵云也附和道:“我看幼常可以,他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诸葛亮点点头,又叹息良久,这才回到帐中,令赵云率廖化、张嶷、张翼等将,领兵三万守南门。姜维领兵三万守北门渭水道,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守东门,唯独将西门留出来,给司马懿撤军之用。

    反正洛阳在东边,司马懿若从西门出,想回洛阳至少得绕很远的路。

    诸葛亮也想把司马懿困死在长安城中,奈何力有不逮。

    长安是座大城,魏军在城中仍有八万兵马,而蜀军只有十六万,这点兵马根本不足以将其困住。倍则只能攻之,而不能围之。

    所以,诸葛亮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拖延司马懿撤军的速度,给马谡尽量创造出足够的时间,破魏都,擒曹叡,灭曹魏。

    当然,即使此次马谡灭魏计划失败了,蜀国仍然可以全据关中,成强秦之势。但计划失败的话,马谡恐怕就回不来了。

    第二天,司马懿并未选择撤军,只是从城楼上默默注视着东门外的蜀军缓慢地展开队形,摆出随时可战的架势。

    昨夜能够让夏侯霸领军两万东去,是仓促间只能聚集这么多人马。等到剩余八万大军全部召集起来的时候,诸葛亮已经连夜在东门外布置了重兵。

    司马懿甚至一度怀疑,诸葛亮一开始不在东门布置重兵,就是为了让他方便撤军,然后好轻松拿下一个完整无缺,人口众多的长安城。

    看罢军势,司马懿回转城中,与二子来到密室,商议对策。

    在两个优秀的儿子面前,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每逢战事,司马懿都愿意和两个儿子商议。

    “父亲,东门已有重兵把守,北门只有姜维所部三万蜀军,要不要集中兵力,冲跨他们!”司马师一针见血的说道,“在局部地区形成兵力优势,出城突击应该会有很好的斩获。”

    司马懿沉吟着摆手,“既要撤军,当保存实力为先,血战不智啊。”

    司马昭郁闷的说:“撤军撤军,如何撤?东门都被守把了。”

    司马懿并未责怪次子的无状,耐心说道:“与其撤军空忙一场,不如安坐长安,等候消息……”

    二子闻言大惊:“父亲莫非并无撤军救驾之意?”

    司马懿叹了口气:“然也。”

    司马师想了想道:“父亲是担忧兵回洛阳之前,大魏已亡?”

    司马懿欣慰的看了一眼长子,“非我不想救驾,我料那率军奇袭洛阳者,乃马谡麾下四将,首阳山下困陛下者,必是马谡,魏延,此二人文武兼备,奇谋难测。那曹爽不过是平庸之辈,焉能抵挡住此二人?”

    “恐怕未出三日,陛下就会陷入马、魏二人之手。如此,再回军救驾岂不是白忙一场。与其空忙,不如待价而沽。不管怎么说,为父与那诸葛亮有一命之恩,我司马家又是当世之大族,蜀若想一统天下,岂会亏待于我?”

    二子闻言,恍然大悟。

    司马师眼神一亮,举一反三道:“父亲,倘若三日之后,陛下尚安,我军可挥师东去,灭马谡于邙山脚下,以成救驾之功!”

    “孺子可教也……”司马懿笑着点头,又嘱咐二人道:“此言切记不可外传。”

    二人点头应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