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幕府日益加紧的迫害(2/2)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如果织田信长成功,他将建立织田幕府。那么天主教将成为日本的重要宗教。

    可惜,耶稣会一百多年的发展和苦心谋划,最终随着织田信长的死去,而化为泡影。

    而丰臣秀吉在战国时代,对耶稣会也是极尽拉拢之能。毕竟,谁都知道,只有不择手段的壮大自己,才是乱世的生存之道。

    但等到丰臣秀吉统一了东瀛之后,他从支持者,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迫害者。

    天正14年6月19日,秀吉颁《伴天连追放令》,宣布驱逐传教士。

    但是,他顾忌影响海外贸易,实际上法令并没有彻底落实。英国学者贝利指出,《令》颁布后,10余名传教士依然滞留在长崎并担任葡萄牙商船长崎贸易的向导,130余名耶稣会士仍在九州布教,教徒数量仍在迅勐增加,而以西班牙方济各修道会为代表的其他势力也开始进入日本。

    但是,秀吉的动机,深深的影响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对秀吉宗教和贸易分离的政策,深以为然。

    他禁止天主教,为的是防止关西信教诸侯,勾结海外势力作乱,也为了限制他们通过外贸壮大自己的实力。

    从这时候开始,幕府对教徒的迫害逐步开始加剧。庆长2年,秀吉下令把日本信徒及方济各会修道士总计26人在长崎钉死在十字架上,次年,丰臣秀吉病死在伏见城。

    庆长1八年,在家康已经明令禁止家臣信教的情况下,大名有马晴信的宗教信仰败露,旋即被剥领流放。

    随即被迫让家臣杀死。庆长19年1月,退居幕后的德川家康授意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组织起草了新的《伴天连追放令》,即

    “庆长禁教令”。宣布驱逐日本所有传教士,其中包括八9名耶稣会士、4名方济各会修道士、2名多明我会修道士、2名奥古斯丁会修道士。

    德川家康病死后,二代将军秀忠的禁教措施愈发激进,开始不断创造借口,处死教徒。

    “京都大殉教”、

    “元和大殉教”相继发生。元和9年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上台后,再次炮制了

    “江户大殉教”、

    “平户大殉教”与

    “东北大殉教”等惨桉。更是出现了

    “云仙地狱”与

    “踏绘”等诸多针对信徒的措施。学者井上清统计,1614—1635年,被迫害死亡的信徒高达2八万人之众。

    吉利支丹信徒们,面对屠杀忍无可忍。终于在1637年发动了岛原之乱。

    岛原之乱由于实力对比悬殊,被残酷镇压下去,随即,全日本开始了屠灭信徒的运动。

    1644年,也就是明朝灭亡的那一年,日本最后一位耶稣会士殉教,

    “无神甫时代”开始,日本的

    “吉利支丹时代”彻底终结。而杨凡早在1627年,接见桃子夫人时,就意识到,十年后的这场大动乱,是查收东瀛最好的机会,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布局在东瀛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