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荣府奇葩多(2/2)
作者:我叫排云掌

    怕是巴不得惊动,老太太一向比较宽和大度,就算知晓他们的心思,也不会太过在意。

    三春有空的时候,基本上每天傍晚,都要和老太太一起用膳,顺便陪伴老太太说话逗闷子。

    她们最近也听老太太念叨了几句,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什么家和万事兴之类的。

    面对老太太,三春没有勇气多说什么,老太太也没有将话说得太明白,他们也不好顺杆子往上爬。

    可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按照三春的理解就是,给那些闹腾的家伙一些好处,堵上他们的嘴就好。

    三春自然不乐意,薛宝钗更不乐意。

    她可是相当清楚,若是口子一放开,省亲别院的建造成本,将提升不止一倍,一点都不是开玩笑。

    指不定,荣府划拨的二十万两银子,还不够。

    一旦物料价格暴涨,其余建造用的物资,是不是也要跟着暴涨一回?

    这些物料的价格还算是透明,还有价格不怎么透明的古董摆件,是不是就要花费巨大代价采购?

    什么名贵花草,什么江南有名的小戏子之类的,零零总总花费怕是要往五十万两靠。

    真不是开玩笑!

    也就是之前薛宝钗拿出了建造费用清单,不然那些家生子真的敢将省亲别院的建造成本,往百万两甚至更高里折腾。

    反正都是吸荣府的血,他们一点都不介意吸得更多更爽。

    若非薛宝钗知晓,自己这次主持省亲别院修建,有贾蓉刻意考察的成分在里头,她怕是想要撂挑子不干了。

    瞧瞧,就是老太太和王夫人都不在意家生子折腾捞银子,她一个外人还那么谨慎做什么?

    经历了这事,荣府叫她甚为失望。

    薛宝钗敢断言,若是荣府一直由老太太和王夫人当家,想要彻底崛起根本就没可能。

    男人们在外头奋斗,后院这里却是放任家生子挖墙脚,哪个家族能够在这样的状况下飞黄腾达?

    除非,荣府出现天纵奇才,能够通过军功迅速晋升,不然想要恢复鼎盛状态,怕是得等到琏二那一辈当家才成。

    若不是不想叫默默关注的贾蓉失望,薛宝钗肯定不会继续趟省亲别院这个浑水。

    她应对贾芹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其立下字据。

    省亲别院乃是接待宫里娘娘之用,名义上属于皇家所有。

    等建造完毕,还要请工部和内务府相关职能衙门派员验收,并且签订了验收通过的正式文书方可。

    一旦在验收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和意外,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搞不好是要被皇家问责的。

    毕竟,大乾乃是封建礼教王朝,等级森严规矩也是相当严苛的。

    一旦省亲别院不能通过验收,很容易被定义为对皇帝不敬,那可不是小罪名。

    贾芹一听这话,顿时就慌了神。

    他自然不敢打包票甚至立字据,随便敷衍两句就去寻幕后注使赖大管家询问究竟。

    赖大也有些傻眼,他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事。

    一时也有些坐蜡,很明显贾芹不想顶锅,赖大更不可能直接跳上前台。

    他能怎么办,只能敷衍贾芹,薛宝钗的说辞是在吓唬他,事情肯定不会是这样的。

    贾芹半信半疑,可要它立下字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可等省亲别院开工没多久,薛宝钗就通过舅舅王子腾的关系,请来工部相关派员过来查看的时候,贾芹这厮彻底麻了。

    事实上,薛宝钗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也跟女学学过的部分课程有关。

    那些课程,自然是贾蓉弄出来的。

    他之所以弄出这样的课程,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告诉女学学生们,但凡和官府或者皇室有关的事情,程序正义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比如红楼故事里的大观园,从建造到后来宫妃省亲,都是荣府一手操办,根本就没有工部和内务府什么事情。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相当的不可思议。

    那可是省亲别院,名义上属于皇家所有的别院,怎么能不叫工部和内务府参合进来?

    要是以后大观园出了变故,责任算谁的?

    后来,荣府已经没有银子供养大观园,直接玩起了承包责任制这样的把戏,皇家就能以此为借口,直接叫荣府吃不了兜着走,别人还无话可说。

    若是较真的话,大观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皇室所有。

    但凡出了一点问题,都能向荣府问责的。

    可若是,从建造大观园开始,就让工部和内务府相关衙门派员参与,等到大观园建造结束,又叫两个衙门派员验收后,情况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以后就算大观园毁于一旦,除非确定是荣府干的,不然和荣府就没多少干系。

    皇家也不能拿大观园的事儿,找荣府的麻烦。

    因为当初工部和内务府都有参与,并且有了书面上的验收文书,责任首先是这两个衙门的。

    很显然,薛宝钗这是活学活用。

    效果么,看看赖大和贾芹很快偃旗息鼓,就知晓是不是有明显作用了。

    就是原本有些蠢蠢欲动的王夫人,也没了相关风声。

    包括薛宝钗在内,一干负责督造省亲别院的小姑娘们,心情又是复杂又是开心。

    反正这次,她们被狠狠上了一课。

    就是三春都不得承认,有时候应付荣府这样的存在,借助外力必不可少。

    什么四大管事,贾家族人之类的,之后再也没有跳出来,想要参合省亲别院建造,捞油水的事儿了。

    不过薛宝钗也没把门堵死,还是将一些不重要的物料采购,分配给了贾家族老,由族老主持分配。

    虽然捞得不多,甚至只能说是辛苦钱,可有得赚就不错了。

    起码,不会再出现,红楼故事里的宁府贾蔷,带着五万两银子的巨款下江南,专门采购时新布料以及小戏子。

    尼玛,什么样的布料还有小戏子,需要花费五万两银子这样的巨款了,简直就跟开玩笑一样。

    可这样的事情,在红楼故事了屡见不鲜,那就只能说明荣府管理无能了。

    也是自此以后,老太太那边,再也没有专门对三春说过,家和万事兴这样的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