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重磅炸弹(2/2)
作者:我叫排云掌
    第四本《大运河》,直接叫漕帮这样的大势力,变成了联盟性质的松散组织,对于朝廷和地方的威胁程度降到最低。

    当然,顺带这将漕运衙门,狠狠整顿了一番,也不知道有多少依靠漕运吃饭的官员倒霉。

    这是贾蓉的马甲‘排山倒海’写过的四本,每一本都是影响力巨大。

    尽管对朝堂的影响一般,可要是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被波及伤害到,那就冤枉了。

    特别是,这厮最新弄出来的,竟然叫做《海外建国》!

    单单就是如此惊人的名字,便足以吸引外人的关注。

    一些心思敏锐的家伙,甚至联想到了九霄云外,似乎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激动。

    其实,海外建国的,梁山后传的混江龙李俊,最后就混成了暹罗国主,只是大家看得出来这事很不靠谱。

    还有传说中,和唐初李靖和红拂女齐名的风尘三侠另外一位,也在海外立国,这就更加玄幻了。

    不清楚贾蓉的马甲‘排山倒海’,写德‘海外建国’究竟是怎么个状况?

    另外,不少人也暗暗吃惊于这厮的大胆。

    若非当今的气度不俗,对于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太过在意的话,怕是此时贾蓉这厮已经去吃免费牢饭了。

    可不管如何,‘排山倒海’的新出来,还是很值得期待的,起码众多普通听众就是这么个心思。

    很显然,‘排山倒海’的,并没有叫听众们失望。

    开头,借用了大乾没有建立时,偏居南方苟安的南明小朝廷时期,猪脚就是出身在那时候的南方沿海。

    猪脚父母依靠打渔为生,却是饱受沿海地方豪强,也就是后来的大族欺压。

    期间,着重描写了沿海大族的骄横跋扈,还有奢侈到了极点的生活。

    比之所谓的扬州盐商,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在,南明小朝廷的科举,还是给予了底层百姓一个往上攀爬的口子和机会。

    就算受到严苛盘剥,可猪脚父母因为驾船以及捕捞水平高潮,家里的生活条件还算可以。

    猪脚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同样学到了一手相当厉害的操船以及捕捞技巧,并且还学会了流传甚广的简陋军中武艺。

    因为从小就机灵,一看就知晓脑子不笨,父母咬了咬牙,拿出了家里的不多积蓄,吃力供养猪脚上学读书。

    猪脚倒也没有辜负父母期望,很快就显露出了相当的读书天赋,又因为家庭原因愿意下苦功勤奋刻苦读书。

    不过十三四岁,便考上了童生,一时间成为了乡里出名的神童,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夸赞和看好。

    这时候,横行乡里的地方豪强也伸来橄榄枝。

    他们愿意支助猪脚读书上进,同时也会给猪脚父母安排稳妥的职位,以后都用不着去海上冒着风险捕捞。

    当然了,他们的付出也是要有回报的,等猪脚顺利考上进士并且当官后,得给他们家族一些适当的方便。

    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地方豪族和世家,就是依靠这样的手段渗透朝堂,并且拥有强大影响力的。

    猪脚虽然心中很有些不爽,可看到只是中年的父母脸上满是风霜刻痕,最后只能认清现实点头答应。

    写到这粒,其实内容并没有太多曲折,只是在描述地方豪族如何欺压百姓,又是如何穷奢极欲的时候,叫听众们的心情起了不小波澜。

    其余情节,对于眼下的大乾百姓来说,都算是比较正常。

    神童么,很多人都听闻过,甚至还见识过。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从小脑子就灵光,是天生的读书种子,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就是对猪脚投靠地方豪强,也没什么不满的意思,这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后面的部分情节,那就更加平淡没有波澜了。

    猪脚有了地方豪族支持,读书的费用不用担心,家里的收入稳步增长,日子过得相当滋润惬意。

    当然了,期间也没少描述当时沿海百姓的生活状况。

    因为海外贸易发达的缘故,其实当时沿海百姓的生活水准还算可以,当然也就是勉强吃饱肚子罢了。

    可就是如此,已经相当难得了。

    毕竟南明小朝廷控制的地域有限,需要负责的区域和百姓也有限,以当时的海外贸易水准而言,比起南宋时期怕是丝毫不落下风。

    最大的好处和利益,被上层瓜分,自然也有一些微不足道的油水,下沉到了底层百姓手里,日子还过得下去。

    当然,南明时期的朝廷不说乌烟瘴气吧,也是一地鸡毛各种乱子频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一般得很。

    世家,地方豪强还有士绅集团,才是地方上的主人。

    有些地方豪强还顾忌一些名声,对于底层百姓的压榨不算厉害,自然就收获了不错的名声。

    可有些地方豪强,那真是比土匪都不如,对底层百姓各种敲骨吸髓,就差逼着底层百姓去死了。

    另外,就是一些简单的海外贸易描述了。

    以猪脚当时的社会地位,能够知晓的信息也是有限的。

    可饶是如此,他也听闻了不少有关海外贸易的消息,引得听众一阵心潮澎湃。

    也不知道外海的那些红毛和绿毛从哪里弄到那么多银子的,和沿海豪强交易丝绸茶叶和瓷器,那是一船船的银子奉上,似乎一点都不知道银子珍贵。

    一船船银子?

    若是按照海船的载重分析,一船银子起码都有几十上百万两吧,海外贸易这么赚钱的么?

    不要说普通听众心驰神摇,就是当今和一干权贵听众,也是心头激荡颇为诧异。

    若所言是真,那东南沿海大族岂不是一家家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这样的事情,反正内阁大佬们是持怀疑态度,而当今则是第一时间派遣了手下密探,还不是一位两位,甚至不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全部派去东南沿海调查。

    鉴于‘排山倒海’所写的内容都比较靠谱,当今已经有了经验,不得不主动查探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