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下)(2/2)
作者:七仙女的大表哥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开会,决定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招生对象面向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复高考。当天,天南海北的知青也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报中,听到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漫卷诗书喜欲狂!”他们不约而同地用杜甫的这句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老老少少”,很多超过30岁,早已结婚生子;而通常在校的高中生,还不到20岁,有的地方出现师生、父子、叔侄、兄弟同考,一起上大学……

    恢复高考入读大学的77级、78级、79级后来被统称为“新三届”。他们中的大多数后来成为政、商、学各领域的精英力量和中流砥柱。

    贺云算是77、78,79三届学生一员,是从二千多万考生中筛选出来的,是挤过“独木桥”的幸运者。骤然之间,他们从社会的底层变成了令人称羡的“时代骄子”。因为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加之服膺“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古训,他们晨曦诵读,挑灯夜战,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何劲和,总是早晨6点出门,晚上10点回宿舍,四年下来,几乎天天如此。

    那时,大学生普遍有“知识饥渴症”。“有十年的文化断层,只想抓紧时间把那些知识都补回来。”每天下课后,何劲和就快跑去图书馆,“图书馆还没开门就已经排起了长龙,跑慢点都挤不进去。”为了挤进图书馆,他曾有两双凉鞋被人踩烂了。

    不过图书馆里的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八九十年前的,近代书籍更是很少,而大学教科书更是让贺云震惊不已,大学英语竟然是从A,B,C,D从新学起,让贺云感觉文化断层的严重,国家真是要百废待兴,贺云被分在四个人宿舍。和他住在同一个宿舍的其他几个人,看着像是大院子弟,贺云对于他们,不感兴趣。他现在想的确实要申请走读。他要回家完成他的编辑图书的愿望。

    在学校不方便。容易暴露。

    贺云不认识室友,而室友却认识贺云,谁让贺云是全国文科状元,上过电视和报纸,可是大名人,走在哪里都是最靓的仔!

    “你好状元郎,我叫文清华”就看到一个带着眼镜,满身儒雅气质大男孩向着贺云伸出了手。

    “文清华?”贺云有点迟疑同样伸出手握手。

    “你是不是还有个姐姐”贺云问到。

    “你怎么知道?”文清华有些疑惑,难道状元郎认识他姐。

    “你们是不是之前在南京哪里当知青”贺云再次确认到。

    “是啊,我和我姐同时参加的高考,同时考上北京大学,我姐选的新闻系,我选的经济系”

    “我也是南京人,之前见过你们在乡下,我有个亲戚在村子里”贺云瞎话张口就来。

    贺云这是遇见文居岸的舅舅了。真是命运啊。

    “那我们算是同乡了,我老家是南京雨花台的”文清华高兴说到。

    “我南京江苏路789号院的”贺云说到。

    “那里不是使馆区,没看出来你们家住的这么好”文清华说到。

    “那倒没有,我们住在边缘,不在中心”贺云说到。

    “我说呢,我还以为认识一个干部子弟”文清华笑着说道。

    “走吧,剩下两个室友还没有来报道,我们先去食堂吃饭吧。”贺云说到。

    1979年的北京大学生的衣着还是流行绿色蓝军装款的衣服,运动服的衣服也开始流行起来,大家都端着吃饭的家伙,都是农民工用的洋瓷碗。

    这个时代的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对饥饿有深刻的恐惧感,一般人的饭量都大,大学食堂打饭是按量称的,女生可能打饭最多二至三两,男生起码是半斤。物资匮乏的年代,娱乐活动的也匮乏,最多在寝室弹弹吉他,在户外打打乒乓球而已。

    物资匮乏,大家想北京大学的大学生是不是就吃素呢?可是看看食堂桌子上的鱼骨头和肉骨头,就知道不是,可以说不全是,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能吃上大鱼大肉,而且还不止一个学生。原因在于国家的补贴政策,大学生食堂吃饭都是有补贴的,这种补贴到现在都没断过。

    贺云了解到,助学金一月十五元,班上同学几乎人人都有,上大学不用交学费。粮食是配给制,使用粮票,每个人每月27斤左右,生活费15块。贺云因为身上还有知青培训点负责人身份,所以单位工资照发,贺云知青培训点负责人工资是36块。贺云在知青培训点的粮食关系也转到学校,每月定量二十七斤,也就是说贺云如果上四年的大学不光不用交学费,还每月工资照拿,这样的福利让贺云这个缺钱的人对政府、国家充满感激之情。

    贺云算了一下账,他一个月算上工资36块,再加上股息90块,培训点负责人配的粮票27斤。再加上学校奖学金15块,还有学生粮票27斤(直接打饭),生活费15块(菜钱),最后贺云一个月156块+54斤粮票,算是称得上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