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董卓一举三得,何进一石二鸟(2/2)
作者:子虚笑乌有

    一举三得,一来保留了兵权,二来可以充分发挥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爱好”,三来,劫掠的物资可以补给与壮大自身。

    李傕笑着点头,显然董卓所言,正是其所想,如此一来,便无需再抉择,董卓的并州牧有了,羌军也能保留,而且可以争取进一步发展。

    毕竟此时的凉州,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一支三万人的羌军进入其中,必能占据一席之地。

    牛辅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绝妙的方案。

    “岳父大人足智多谋,世所罕见,小婿佩服!”然后转向李傕道:“稚然不愧为岳父左膀右臂,名不虚传,牛辅佩服!”

    董旻本就没有什么意见,听了这话之后,也微微点头,反正董卓要去赴任,这一点实现即可。

    毕竟,他身为董卓弟弟,在朝廷为官,当然需要一个地方大员的兄长,不对,是地方大大员,郡守便已经能称敌方大员了。

    此外,除了他的一厢情愿,何进将诏命交给他的时候,也是交待了话的。

    务必令兄长接受并州牧之职,事成之后,可封都尉之职!

    在场众人,唯独董璜似乎非懂,但他依旧跟着三人笑,因为在他看来,这也可以,那也可以,全都要,也可以。

    解决了困惑,董卓心情舒畅了不少,也觉得没那么热了,若是再吃上一块沙沙的西瓜……

    “来人!上瓜!”

    ……

    董卓眉开眼笑,而同在思虑同一件事的何进,却愁眉不展。

    将董卓举荐指并州牧这个位置,何进是有私心的,什么民生凋敝,战火荼毒,并州于朝廷已无价值之类的,皆是说辞。

    董卓立下如此大功,何进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他终究是袁氏故吏,即便他再举荐,这恩情和知遇之恩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的。

    特别在这个重恩的门阀时代。

    所以何进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拉拢董卓,比如表奏为并州牧,另一层意义是,如今西园军势头过盛,蹇硕愈发嚣张跋扈,而他却无济于事。

    他需要新的帮手,很快,何进就物色了一位。

    并州刺史丁原,这算是何进派的,因为丁原前任上官张懿,便是亲何进的,而丁原也是何进举荐,一来他没什么门生故吏背景,是草根出身,靠着战功与建树,一步步爬到如今的位置。

    何进要将丁原调入朝廷,以扩大自己势力,所以并州刺史之位会腾出,而借着陛下立牧之心,一气呵成,将董卓提上并州牧之位,实乃一举两得。

    既腾出了丁原可调入京师,又卖了董卓一个大大的人情,一石二鸟!

    当然,并非事事如他所想的那般顺意,董卓为并州牧后,袁隗老鬼必定借助旧情继续拉拢,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何进很头疼。

    董卓果然是把双刃剑!

    还有邓盛也不是省油的灯,明明看着已经半只脚踏入棺材了,却依然不肯放松。

    那日朝会,何进举荐董卓为并州牧,就邓盛蹭的最欢,因为邓盛也做过并州刺史,与太原王氏关系非常好,王允可算其门生。

    董卓为并州刺史时,刺史与王氏的关系依然在经营,如今董卓再次入主并州,而王允罢官在家,正好在太原,王氏显然是可以“再续前缘”的。

    好在他命董旻送诏命之时,只强调了是何进力举董卓为并州牧,并承诺董旻官位,借此,再向董卓传递一个信号:董仲颖,我提拔了你亲弟弟。

    嗐,又是一举两得!

    “但愿如此,不会再节外生枝了吧!”何进喃喃自语。

    “大将军,荀侍郎到。”大将军府的佐吏前来通报。

    “引他去书房!”何进说着,径自向书房而去。

    荀侍郎便是荀攸,受何进召见而来,很快,荀攸来到书房,见大将军正在摆弄茶水,只是手艺很差。

    荀攸上前拜见。

    “公达,过来坐!”何进指了指茶案的对面。

    饮茶话事,看来今日是私事了,荀攸心想。

    “大将军,我来吧!”荀攸自告奋勇道,大将军亲手泡茶,先不说够不够赏心悦目,茶味是否醇香,光“大将军”这名头,就不可乱喝。

    何进也没有客气,停下手中摆弄,而是开门见山道:“公达,今日召你前来,是为一私事。”

    “大将军身负国器,私事亦算公事,但说无妨!”

    何进笑笑,荀攸的好话,果然受用。

    “我听闻你有一叔,荀彧荀文若,追随刘擎太守帐下,可有此事?”

    荀攸点点头,“却有此事,不过我叔荀文若年纪不过二十出头,攸只是辈分小些。”

    “原来如此,荀文若追随刘擎,莫不是因为荀氏看重此子潜力?”

    何进问完,细细的看着荀攸,他知道这个问题过于隐私,但他想看看荀攸的反应,毕竟如果需要,何进完全可以以四府名义,征召荀彧入朝做官。

    但汉代很少会这般,个人选择还是很受尊重的,比如荀氏老资格的荀爽,就是征召了很多次依然不来做官的主。

    出乎何进预料,荀攸几乎不假思索便答了上来。

    “大将军,我叔荀文若之妻为唐氏,乃是宦官之后,故而我叔历来不被士人所容,荀氏对此亦十分无奈,他追随刘擎太守,此乃其私事,荀氏并未过多干预。”

    “哦,原来如此。”何进恍然状。

    听到“宦官”二字,他本能的觉得一阵厌恶,心中还有一丝不解,刘擎全家渤海王府不是被宦官害死的吗?世人皆知如此,为何他会接纳一个宦官之婿?

    何进心中闪过一丝困惑。

    “荀文若之才,比公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