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个人的乐队(2/2)
作者:三寸刀
    在一个偏快的节奏下,和弦的更替周期居然达到了2拍/次,如此恐怖的密度。

    一个个高频下的外部音使用和恰如其分的切分,完成了创作动机的变化及延续,既增加了未解决的动机频率,同时也丰富了后续旋律的选择性。

    这首歌的好听之处就胜在了它的节奏性,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听着它可以让情绪流淌起来感觉那么自然流畅,无论是何种思绪。

    节奏鼓点也很是配合,恰到好处,come on和follow之类简单的小词带动性也很强,可以让听者瞬间跟着节奏哼唱甚至舞动起来.

    观众席上就是这样的场面,几乎所有人都在随着节奏而摇摆着,眼神里发射着欣喜的目光。

    而且这首歌的歌词写的很好,工整,押韵,有趣,私人化又不失共鸣的那种广度和深度。

    更关键的是,这是刘青山在现场带给人们的震撼感,一个人就是一支乐队的超凡表现,和新颖的演唱风格,让诸多魔性旋律始终在耳边一直循环,一直叠加,这种神奇的现场效果真的好爽,使人觉得整个人都要快活的飞起来了!

    这是一首百听不厌的洗脑神曲,就如同可使人上瘾的魔咒念诵,一听之下就再也难以抑制。

    在单纯旋律上来讲,它是一种创作上的突破,脱离了以前的固有作曲模式,曲风梦幻超然,流行度爆率逆天。

    歌词虽然越听越让人心痛,但不是那种刻意的煽情,而是选择用轻快的节奏讲述不那么轻快的故事,没有生离死别,没有爱恨情仇,就是非常非常的真实,仿佛你和我都有过的经历。

    对于刘青山本人而言,这样的器乐伴奏全程的化简为繁,也是非常直观体现欧美乐坛与华语乐坛巨大差距的一曲,他很希望通过这首歌,来促进国内音乐界的创作思路。

    一曲奏罢,满场皆惊!

    仅仅是短暂的几秒钟之后,原本就站起身来舞动的人们,忽然间就爆发出了整耳欲聋的掌声。

    如果说之前很多人只看重了他的一身神奇功夫,但这这一刻起,同样没有人不会认为他还是一名出色的歌手。

    并且,他的创作能力和现场配乐的演绎方式,一点也不比他的动人歌声稍差,一样带给人深刻的印象和久久不能恢复的心潮涌动。

    或者说,在这一首歌之后,他迅速地在很多人心中从一个超级英雄变身为超级偶像,两者间并没有谁高谁低,只有更接地气的喜爱。

    不出所料,那种几千人高喊“alien”的声音再一次响彻而起,更伴随着某几位小女孩声嘶力竭般的嘶喊声,一下子就把当晚的节目推向了高.潮。

    连布伦达都一副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许只有电视台的几位曾看到过排练的工作人员,还能保持住相对冷静的情绪。

    “没想到,没想到,刘先生在音乐上面有这么高的天赋,香江我去过,那里的娱乐圈里好像有一句话,是说一曲成神什么的,我想这句话用在刘先生身上应该很适合!”

    布伦达说话的语气里还带着三分喘息,显然之前的燃爆现场效果对他也有影响。

    在他们开始对话的时候,现场的气氛明显缓和下来,听到了布伦达的说法,很多人都在配合的点着头。

    金溪善掩嘴轻笑:“在华国他已经很出名了,创作的几首歌都很流行,关键是很多音乐人在研究他的曲风创作方式,因为里面的很多技巧性的旋律设置是从未出现过的,都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好听可以形容了!”

    每当别人谈论到刘青山的作品,金溪善总是情绪饱满,参与的欲.望强烈。

    不过在刘青山听来,她就颇有些大自吹自擂的嫌疑了,所以每到这时候就赶紧的出言打断。

    “其实今天我就是到台上显摆来的,因为一个人的演出再怎么高级也不如乐队的配乐品质!就像从头至尾的鼓点设计,我的单曲发行会使用马林巴琴,它会让整首歌曲的曲风更生动活泼,更具有魔性!”

    他的解释,得到了专业的评价,说话的是祈愿乐队的歌手史密斯,今天的开场嘉宾,目前英伦最知名的乐队之一。

    史密斯是乐队的灵魂,迄今为止虽只有两张专辑,但他所创作的每首歌都可说是流行乐的经典之作,是年青一代的新偶像。

    这位纤细白皙的伦敦男子,无论是杂志封面,还是视频或实况,都是一张千年不变的凌波扑克脸,身上除了黑白绝对不会再穿别的颜色,加上他那独有的一边留着长长刘海的发型,迷倒一片!

    当然,他的才气更多的体现在他的演唱风格和词曲创作上,他的演唱可以用"病态的妖艳和嚣张的凄美"来形容,漂亮的真假声转换,华丽而独特。

    乐队的其他成员也各有特色,很有才气,难得的是他们都很英俊,而且都有不次于刘青山的身高,这种似乎人为设计的整齐形象特点在当今乐坛很是罕见。

    这些人其实在排练时已经跟刘青山见过了面,他们也是他的粉丝,尤其是史密斯,早已把刘青山提升为偶像的高度。

    原本他是不需要留下来参与访谈的,但开场演出后一直不肯走,索性节目组在刘青山演唱的时候,就把他也拉到了台上,就是为了让他针对刘青山的作品做出更专业的评断。

    史密斯正在说着:“若是换成马林巴营造出那种止不住的‘6 16 6 16 6 16 7 65’往复伴奏,再经过失重的后期氛围处理,这样的打击乐的固定节拍,放到每首同和弦走向的歌曲中,都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灵性。而这首歌的大调小调各占一半,对旋律写作的考验则是一道无以复加的天堑。当然了,这种类型的曲风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同位音重复等问题,但刘先生的旋律设计,把看似模进关系的四句主歌,很机智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同时凭借节奏的切分,也分割了每句前半部的重复音,解决了同类情况下动机不畅的听感问题。”

    尽管他的谈兴很浓,但张嘴吐露出来的一连串专业解读,让绝大多数人都听得懵逼,一头雾水的相互张望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