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反攻(八)(2/2)
作者:人间十年
    李本深奉命前来支援卫辉府,倒不是高杰心肠好,而是高杰和部将也都晓得此时不支持崇祯朝廷,以后就没的支持,要么投降清军,要么和清军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几乎不可能做到,高杰可以想到,在崇祯朝廷被灭掉以后,他这支部队继续和清军作战,不要三天,就会被部下绑了送给清军。

    与其那样,不如现在拼死一搏,或许还有条生路,他调李本深部支援卫辉府,他领兵北上太原府,想把崇祯皇帝劫走。

    走到半路,却被清军攻破潼关这个消息吓得不敢北上,被迫率领部下继续驻守泽州,防止清军突然回师山西,将他的大本营泽州抢走。

    聆敬阳率领部队抵达卫辉府,骑兵军团就和清军前锋发生小规模交锋,清军斥候都是由巴牙喇率领的精锐骑兵,打的骑兵军团抬不起头。

    一天激战下来,骑兵军团损失三分之一兵力,清军却只损失数十人,清军斥候带着胜利撤回去,众将领都认为两军野战能力不在一个等级上。

    姜瓖建议聆敬阳率领部队在新乡城外驻扎,牵制清军的攻城部队,为城内将士突围,或者反击创造有利条件。

    聆敬阳拒绝这个建议,以明军实力和清军实力相比较,几乎没有野战取胜的可能性,只有依靠城墙和清军作战,才可以最大限度杀伤清军。

    姜瓖坚决不同意进入新乡城,以为大军进入新乡城,岂不是要被清军困死?

    李本深作为客军,也表态不想在新乡城死守,聆敬阳和众人说道:“他们粮草可以支撑半年,进入新乡城,可以拖住清军在河南的兵力,让清军只剩下阿济格和鳌拜两只机动部队,这两只激动部队战斗力强,但却没有能力南下击溃大顺军和应天府小朝廷。”

    姜瓖愤愤不平,和聆敬阳撒气:“那也不用让我们替他们去送死。”

    李本深也是不停点头,众人意见不一致,聆敬阳只能是率领本部兵马进入新乡城,支援城内守军。

    不等聆敬阳率部入城,多铎率军杀到,他接到斥候传回来消息,有一只明军从山西来支援新乡城,多铎大喜,他巴不得明军都集中到新乡城,然后一举歼灭有生力量。

    他连忙向多尔衮请战,多尔衮也憋坏了,部队这些天围而不攻,士气有些低迷,让多铎率领部队去冲一冲明军,可以提升全军士气。

    多铎接到军令后,率领本部五千八旗兵,还有两万绿营兵,气势汹汹啥项目平均。

    清军突然来袭,让聆敬阳有些措手不及,心想清军果然是能征善战,明军刚刚抵达卫辉府,就集结兵力来进攻,想打明军一个立足未稳。

    聆敬阳让人去有请姜瓖和李本深,和诸位将领一起出谋划策,击退清军这一次进攻。

    姜瓖和李本深也大为惊讶清军会这么神速,在他们还没有熟悉卫辉府,就率军前来作战,两人被迫下令部队应敌,然后来到聆敬阳军营。

    聆敬阳早就召集部将,在这里等待二人到来,众人见面后,一脸沉寂,明军表面上有预备军团四万余人,姜瓖部两万余人,李本深部五千余人,铁拳军团和骑兵军团也有两千余人,比前来进攻的清军要多得多。

    可这数万兵马,大多是没有经过战场厮杀的新兵,精锐老兵不足八分之一,在野战中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性,李本深请求去泽州,请求高杰出兵卫辉府。

    聆敬阳看出来李本深请求援兵是假,避战才是他的真实目的,不想留下来作战,强行要求作战,只会适得其反,聆敬阳很大气和他说道:“李将军,你回去吧。”

    李本深很是脸红,见聆敬阳这么豪爽同意他撤回去,厚着脸皮和亲兵回军营,带着部队往泽州撤退。

    他走后,姜瓖一脸鄙夷,聆敬阳和他笑道:“姜总督,两军交战正酣,要是有临阵脱逃者,岂不是全军崩溃?”

    姜瓖想想也是,于是聆敬阳在一起积极布置和清军作战事宜,他觉得带领部队撤到白鹿山,依靠白鹿山的地势,可以抵消清军机动优势,再和清军野战,有半分胜算。

    聆敬阳看了看白鹿山和新乡城距离,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赶到,于是下令全军向着白鹿山撤退,同时令骑兵军团骚扰清军,尽量阻挡清军前进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