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那还是当真吧(1/2)
作者:中秋月明
    其实鹏圳的房价已经三四年都没有上涨了,一直在一千五到一千八徘徊。

    国内第一拍的商品房也在这个特区产生,几年前就一千六一平。

    到现在一千八的就是很靠近市区主干道,一千五的稍微远点。

    莫妮卡收集到唯一在卖的别墅,还是期房,1900,已经算是最贵的了!

    荆小强看的却不是房,而是这种蓬勃生机的发展速度。

    因为方向盘是反的,所以是副驾驶靠近对向车道,莫妮卡能看见很大角度的视野。

    当明白了荆小强的意图之后,都是她在拿着地图指挥荆小强怎么走怎么走。

    两人首先看到的是随处可见的工厂,要么灯火通明轰隆隆的加班加点开工,要么工厂外大街小巷都挤满了放工后的拥挤热闹。。

    挤在破烂村屋街道里一堆“时装精品”“咖啡酒廊”“牙医诊所”“长途直拨”招牌下,穿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发廊妹,疲惫不堪满眼茫然的打工仔。

    几乎人手一根烟。

    这才是改开能崛起的奠基人,填进时代里的普通人。

    比沪海、平京残酷多了。

    人最多的居然是挂满各种明星海报的档口铺子。

    看着海报上光鲜亮丽的明星们,似乎能缓解眼前的苦难。

    可能跟后世的追星爱豆行径差不多吧。

    隔着车窗玻璃,莫妮卡的只隐约看见过两次,荆小强的竟然到处都有!

    陈薇羽捂嘴回看司机,估计也有白莲婷那种睡了真划算的庆幸:“原来你这么有名!”

    荆小强嘿嘿笑:“主要是我代言了很多广告,不要钱白送的海报都有很多。”

    陈薇羽居然怂恿:“我们下去买两张!”

    荆小强提醒她:“以我的名气,下去我们可能就很难走掉。”

    莫妮卡惊叹:“哇,怪不得你从来没把我当成明星。”

    荆小强顺口福利:“在我心里,你永远是女神。”

    唉,好话说多了也容易审美疲劳,莫妮卡已经没那么容易感动,敷衍的嗯嗯嗯,雀跃要求走那边,因为她记得那边有大学,人应该没这么多,好买招贴画。

    果然接下来就是鹏圳大学,一看就是刚刚成立没几年,到处都还像是大工地。

    建筑工都比学生多的感觉。

    挂着港牌的面包车更是可以直接开进校区。

    正在新建舞蹈系校舍的荆小强,立刻来了精神,慢慢开车打量人家建设的环境。

    更是对偶尔匆匆走过的学子仔细观察。

    莫妮卡没看见卖明星招贴画的铺子,就专心看明星司机:“很感慨你的大学生涯这么早就变得忙碌无比?我一直都很怀念我那段清纯的学生生活。”

    荆小强摇头:“是刚刚看过那么多打工仔,再看这些大学生……就像,嗯,就像美军里面的士兵,再厉害再出色再勇敢最多也就是军士长,永远都在士兵的体系里,但读过书的大学生,在鹏圳就是从最小的军官起步,未来人生就绝对的分水岭。”

    莫妮卡敏感:“你是在说我吗?”

    她可能真是港姐中极少数高学历,既没那么贪财想当阔太太,又有自己特长想法的另类,而且她对男女之事也是带着西方那种比较开放的观念,而不是有些港姐那样把身体当成交易在运用。

    荆小强哈哈笑:“对对对,你的未来一定跟其他港姐不同,我们的房就买在这大学附近吧,一来增加点书卷气,二来也方便你扩展自己的规模,刚才那里我看见好几家建筑书籍小书店,我估计那周围是有建筑学院的,地图上标记好,明天白天再来买。”

    莫妮卡低头标注:“你再这样,我会当真哦。”

    荆小强还是那个态度:“信你自己,别信我,这边是到市区的吧。”

    MVP保姆车穿过杂乱无比的工业区、校区、老街区,甚至还有田间地头,最后穿行在繁华热闹的鹏圳主大道上。

    过了很久很久,陈薇羽都说她忘不了这个夜晚。

    比他俩鬼混缠绵的无数个夜晚,都要让她难以忘怀。

    这种共同穿过城市,探讨未来的感觉。

    就好像结了婚的夫妻,在谈论婚姻的建设。

    莫妮卡最后还是如愿以偿的在一家巷子口的小店铺买到了两人的招贴画。

    她自己的保姆车,肯定有棒球帽、墨镜之类遮掩道具,鬼鬼祟祟的下去:“这这这……”

    丢下钞票就上车走人,剩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店主感觉怎么背影有点熟悉。

    可第二天就得靠这个身份了。

    换上夜里逛街买的T恤大短裤,趿着夹趾拖鞋尽量装作平常人。

    莫妮卡也遮掩住艳光低敛,宽松的纱裙罩衫太阳帽。

    两人一起走进门可罗雀的大学附近售楼部,确认房价1670,明年就能交付的八层无电梯房,低头商量计算一番。

    售楼部的工作人员刚觉得荆小强这身影怎么说不出来哪见过。

    他已经在泡沫做的模型台上划拉:“一层楼六套房,我们要这一栋四十八套,最低折扣能多少,首付多少,按揭多少……”

    立刻把人家整个售楼部都惊动了。

    卖楼花这种模式,是HK地产商首创的。

    也就是房子还没修好,就预售认购,只需要交一两成的钱,就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模式。

    大约在94年左右,逐渐开始在内地地产界出现。

    然后琼海那边又先于HK,把这种认购书拿来炒卖,产生了国内第一拨儿烂尾楼。
351、那还是当真吧(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