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白骑急驰援,蒋奇夜退兵(2/2)
作者:十年卧雪

    张白骑看着那两套崭新的战袍,眼睛都亮了,事关在汉代,这衣袍哪怕再普通,也是价格昂贵之物,十年能换一套新衣的都已经算是衣食无忧之家了。现在梁祯一出手就是两套全勤的战袍,张白骑心中,又哪能不感激?

    “白骑,谢将军厚爱!”张白骑单膝跪地,谢过梁祯,然后才收了战袍,回自己的大营去了。

    张白骑走后,梁祯又叫来贾诩及帐下诸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加上张白骑将军的三千甲士,我们在长子城便有近一万五千守军,足以抵挡高干一阵子了。”贾诩边说,边在沙盘中的仙翁山上放了一只兵俑,“将军,诩以为,此刻应立刻发兵铜鞮,击溃蒋奇,压迫屯留。如此不愁高干不退。”

    “嗯,祯也正有此意。”梁祯道,“传令全军,明日四更做饭,五更拔营向铜鞮进军。”

    “诺!”

    梁祯亲率大军救援铜鞮的消息,在他离铜鞮还有六十里的时候,便被蒋奇派出的百里斥候送回了蒋奇的大营。

    蒋奇立刻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将军,此番是梁祯亲率大军而至,铜鞮守军若得此消息,定会士气大增。何况,我军此前已五次进攻铜鞮,而未能有所斩获。因此,某建议,应趁梁祯大军尚未到来之际,徐徐东撤,以保存实力。”

    说话的人叫牵招,年少时曾师从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乐隐,中平六年,十常侍谋杀大将军何进,作乱于雒阳时,乐隐与何苗一并被杀。牵招便与乐隐的几个学生一起,护送老师的尸首还乡,但怎知,半路却遇到了贼人,与牵招同行的数人皆四散而逃,唯有牵招守在老师乐隐的尸首旁,垂泪相求,贼人敬佩他的为人,于是放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离去。

    后来,袁绍听说了这件事,于是辟他为从事。牵招到任之后没多久,袁绍的一个近臣便违反了法度,但牵招没有因为他的身份而对他网开一面,而是将他先斩后奏,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袁绍的赏识,因而被袁绍派来协助高干攻略并州。

    “这用兵之道,向来是进易退难,如今梁祯大军压境,铜鞮城中又有上前守军,我军若此刻撤退,若城中之敌趁势追杀,该如何是好?”蒋奇并没有立刻采纳牵招的计策,而是进一步问道,“数千大军的行动,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一旦后军溃败,前军也难逃一死。”

    “文丑将军的部曲就驻扎在阏与,将军不妨修书一封,言辞恳切一些,请文丑将军率军佯攻铜鞮。如此,铜鞮之敌听闻文丑将军逼近,定不敢贸然追击,即便是梁祯到了,在没有摸清文丑将军的虚实之前,也定不敢深入上党境内。”

    “如此,既为将军争取了回军的时间,高将军那边,也能及时作出反应。”

    蒋奇知道,牵招所说的便是他们目前的唯一脱身之法,如果他们北路军全折在铜鞮,那梁祯便可趁势挥军南下,攻占屯留,从而截断高干军的后路,如此,袁绍西征并州的一万精兵,只怕是要匹马独轮无反了。

    “此计甚妙。”蒋奇点头赞道,“某这就修书一封,请文丑将军相助。”

    蒋奇没有留在铜鞮坐等文丑行动,而是在送出军书的同一时刻,宣布撤军。因为这军书的传递,最快也要四天,而梁祯的主力走完这六十里的道路,却最多只需要三天。三天后,梁祯主力一到,只怕蒋奇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然而,令蒋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撤军之后,铜鞮的守军竟然不是弹冠相庆,而是立刻组织兵马对自己的后军来了次突然袭击,在杀伤了数百人,烧毁了几十车的辎重之后,这百余铜鞮守军才扬长而去。

    蒋奇的部将们气得直跺脚,不少人表示愿领兵追杀回去,给铜鞮守军一个教训,但蒋奇却笑着道:“这是守军的计策,意欲拖延我军南撤的速度,好让梁祯的主力包抄我们呢。诸军这几日,一定要加强戒备,万不能再让他们得逞了。”

    “诺!”

    不得不说,牵招对文丑的心思拿捏得非常准,因为文丑就是吃软不吃硬的人。蒋奇一用恭敬的语气向他求援,他便不顾一切地率领所部兵马连夜从阏与出发,沿着井陉直扑滏口径的西端出口。

    这滏口径的西端出口,还在铜鞮城的西面,且再往西,便是太原地界了,若是被他们从这里窜进了太原,那在梁祯主力尽数出征的情况下,说不定还真能翻了太原郡的天!

    因此,当梁祯的斥候探得文丑军离滏口径的西端出口只不过还有一天路程时,便立刻打消了率军追击南撤的蒋奇军的念头,改派在突袭蒋奇后军的时候立功的梁琼为校尉,率领两千精兵前往滏口径的西端出口,堵截文丑部。

    而自己则继续率领剩余的军士在铜鞮修整,以随时根据战局的发展决定是回师防御太原还是南下长子跟高干的主力决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