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拉拢张燕(2/2)
作者:十年卧雪
    “黑山险要之地,如果张燕不与我结盟,我自当取之。”梁祯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取胜三要,无外乎通天时、察地利、晓人心。这其中,天时、人心皆不可控,唯独这地利,万年不变。我自当亲自前往探查,以增加取胜的把握。”

    “张燕蟊贼,一旦被他察觉德源的真实身份,只怕会生出歹心。即便真的要去,也应该等贾逵出使归来之后,再作商议。”

    “只怕来不及了。”梁祯摇摇头,“前些天,刘若就已探得,袁绍在邯郸附近大举兴兵,只怕用不得了多久,就会兵出井陉,侵扰并州。”

    井陉作为交通冀并二州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然而袁绍早已抢先一步,派精兵千人控制了井陉,换句话来说,战争的主动权,早在开打之前就已经掌握在了袁绍的手中。梁祯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为了削弱袁绍压倒性的优势而已。

    “张燕不同于郭太、於夫罗,更非杨奉、李乐二人能比。他麾下的精锐之师,有数万之众,只要他利用好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点,就足以让他在幽、并、冀三州之间左右逢源。而不是像杨奉、李乐二人一样,只能择树而栖。”

    贾诩说得一点也不错,因为张燕的黑山军可是号称百万,尽管这数字失真严重,但从他能在河北腹地纵横多年,且各路诸侯都拿他没办法,甚至连灵帝都不得不向他妥协这一点来看,他麾下的敢勇之卒,再少也有万人,这可是整整一万精兵啊!

    只怕放眼整个河北,除了势力雄厚的袁绍之外,再也没有哪个诸侯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的敢勇之士比张燕要多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跟贾诩一样,梁祯也是铁了心要成行,“张燕的部众,常年辗转太行各地,对地形甚是熟悉。而袁绍跟我们的部曲,都是长于平原作战。”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跟张燕结盟,袁绍就不能攻略并州。反之,若张燕倒向袁绍,则袁绍的军马,便可直入并州腹地。”梁祯一边说,一边在沙盘上比划着,“如果张燕不予我们结盟,我们就得想办法除掉他。”

    跟白波军一样,黑山军也是典型的流寇出身的军队,能够凝聚在一起,靠的全是首领张燕个人的魅力。也就是说,张燕一死,黑山军便极有可能陷入内乱,从而失去战斗力。这对梁祯而言,无疑比他们投靠袁绍要有利得多。

    “德源欲除掉张燕,一死士足矣,为何偏要身临险地?”纵使是机谋多如贾诩,也被梁祯绕得有点摸不着北了。

    “因为相比起他倒向袁绍,或被除掉,他倒向我们,对我们而言,才是最有利的。”梁祯不仅仅是看上了善于在山地作战的张燕部,更是看上了张燕手中的百万之众。

    因为历史中,曹操之所以能够最终打败手握并州兵骑吕布,靠的,就是他收编了青州的百万黄巾,从而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拖死了身经百战的并州兵骑。

    “德源非要只身前往,诩也不便多说,只是有些事情,还望德源先行安排妥当。” 贾诩总算松了口。

    “自当如此。”梁祯点点头,他明白,贾诩所说的那些事情,就是让梁祯先行交代后事,即万一他为张燕所害,由谁来担任军主,以继承他的意志?

    梁祯知道,这个人不会是自己的亲儿子梁规,因为对方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他这个生父,不仅不可能在一个时辰之中弥补缺失了十年的感情,也更不可能以八九岁的年纪,担任五万军马的主帅。

    因此,梁祯将梁琼换了下来,以协助黑齿影寒掌控全军。一来,此举可以增强梁琼在军中的影响力,二来,一旦自己真有什么闪失,黑齿影寒也不至于会……

    梁祯没有再往下想下去,因为他心中总觉得,现在就开始思考后事未免为时过早。毕竟,现在连张燕的脸都没有看见呢。

    就这样,梁祯信心满满地装扮城贾逵的侍卫,跟着贾逵踏上了前往黑山的道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