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别别别,你是我师兄!(2/2)
作者:笔尖的手术刀
    他停止了胸外按压。

    只不过,老大爷的血氧却在持续性的下降!

    “不行了!要气管插管!”陆晨大声道。

    宁思阳正拿些球囊,不停按压,输送氧气,“插管?那就只有等王师兄来了。”

    他话音刚落,便看到陆晨从抢救柜中拿出了气管插管的用具,包括喉镜以及牙垫等。

    “师弟,你,你……”宁思阳头上冒出了无数个问号。

    这货居然要自己气管插管?

    他们的确学过气管插管,还考过试。

    但在临床上根本上没用过啊!

    “师兄,这个患者不能等了!”陆晨皱眉道。

    单单靠球囊辅助通气,是维持不住血氧的。

    血氧持续性降低,对造成各大脏器缺氧,特别是脑补缺氧,后果几乎都是不可以逆的损伤。

    陆晨这边,已然准备好了气管插管的所有用品,站在了宁思阳的身边。

    “师兄,让个位置。”

    “可是,这……”宁思阳朝病房外望去,根本没看到王晓东的影子,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将球囊和面罩拿开了,并且给陆晨让开了位置。

    陆晨带着手套,拿着喉镜,在床头,半蹲着,开始给插管。

    将病人的头后仰,双手将下颌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得口腔张开,

    陆晨左手握喉镜柄,将喉镜片由右口角放入患者的口腔,将舌体推向左侧后缓慢的推进。

    见到悬雍垂后,将镜片垂直提起前进,直到显露会厌,挑起会厌以后,显露出声门。

    陆晨拔出管芯,将导管插入气管内。

    “插好了!”

    整个过程,宁思阳在一旁看得无比清晰。

    快、准、稳!

    陆晨的手法一点儿不拖泥带水,从准备到结束,一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这种人,居然还叫自己师兄?

    宁思阳老脸一红。

    “师兄,拿个胶带过来,我固定一下导管。”陆晨朝宁思阳道。

    “别别别,你可别叫我师兄,我要叫你师兄。”宁思阳连忙摆手,从一旁的治疗盘中拿出胶带,递给了陆晨。

    他可没这么厉害的师弟啊!

    陆晨固定气管导管,连接好呼吸机,将所有呼吸机的参数设定好,患者的血氧终于开始上升了!

    一旁的宁思阳心中更是诧异。

    “居然连呼吸机都会调!”

    可是想到他之前插尿管、气管插管的手速,又觉得这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就在这时候,王晓东终于赶了过来,还没走进病房,他便朝龚楠楠喊了一声。

    “快把喉镜拿过来,准备插管!”

    可是,当他刚走进病房,就看到陆晨正在设置呼吸机的参数。

    “师弟,这,这是你插的?”王晓东不太敢相信地问道。

    陆晨点了点头,正色道:“患者血氧掉得很快,不插不行!”

    王晓东眼中露出一丝讶异,拍了拍陆晨的肩膀:“好样的,师弟。”

    不过现在也不是震惊的时候。

    他拿起听诊器,听诊了患者的肺部,气管插的位置应该是对的!

    床头心电监护仪的血氧也有97%!

    患者的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了,现在就是考虑为什么病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患者的血氧突然就掉了?”王晓东疑惑道。

    刚开始是室颤,室颤以后便是血氧下降。

    而此时,陆晨将快速肌钙蛋白的结果递给了王晓东。

    “师兄,患者的快速肌钙蛋白出结果了,肌钙蛋白升了50多倍!应该是急性心肌梗死后重度心衰,肺水肿所致呼吸衰竭!”

    “那就得请心内科急会诊了!”王晓东看了眼陆晨。

    陆晨点点头,道:“我已经给心内科住院总打电话了。”

    ……

    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旁边的抢救病床突然传出了夏英政的叫喊声。

    “护士长在哪里?!我这边的病人针打不进去!”

    王晓东放下手中的化验单,微微皱眉:“是那个重度烧伤的病人,他全身根本就没有一块好的皮肤,扎针根本就无从下手,好不容易扎了一针,液体完全输不进去!”

    陆晨来急诊科的时候,也看到了这个病人,他全身已经被完全被纱布包裹住了。

    “我去找护士长,她刚刚在给另一个血压低的病人扎针。”

    龚楠楠闻言,立刻跑开了。

    而此时,陆晨的系统面板中,不停弹出了新的提示。

    “恭喜,导尿术熟练度提升3%!”

    “恭喜,气管插管熟练度提升5%!”

    “恭喜,除颤仪使用熟练度提升6%!”

    “……”

    不过陆晨只是瞥了一眼系统的提示,便没有在意。

    如果这放在平时,技能熟练度提升了,他会很高兴。

    但是此时的他,完全没有半点儿开心的情绪。

    他心里除了抢救的紧迫,更是充满了一股淡淡的悲凉。

    在他这个抢救室,患者的病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隔壁夏老师的那个抢救室,全部都是重度烧伤、重度休克,甚至只能依靠着氧气和呼吸机维持生命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