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四百三十八章 化敌为友(1/2)
作者:思梦语
    比武招亲擂台。被淘汰掉的黎成此时已经从地上站起身来,略带佩服的眼神看向了一旁刚刚给到自己一个背摔的大个子,自己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既然能够确保拿到钱,黎成倒是现在对于方庄的这个队伍和大个子十分感兴趣。而大个子这边呢,之前陆垚和方庄他们进行商议的时候就说过,如果能在这次擂台大赛上认识一些功夫高手,之后加入到武馆当中来是最合适不过的一件事情了,所以,大个子觉得黎成此人功夫十分厉害,也是没有拒绝跟黎成搭话。

    这二人不聊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同行,这黎成原来也是一名镖师,之前一直活动在河北沧州的地界。单就这个活动范围,大个子就已经知道,这黎成是镖师中较高等级的师傅了。

    镖师,最早始于北宋年间。在当时,随着商业的发展、财物流通的日益增多,保护流动、流通中的人员、财物安全的保镖行业应运而生。相当于快递和武装押运的结合。至明清,发展至鼎盛。那些身怀绝技的镖师形象仍让武侠迷们津津乐道。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行业曾一度消失了。

    古人运送贵重货物,为图保险,通常会雇用镖师一路护送以保安全,做镖师也不易,那是个刀口舔血的活儿,除了要有责任心,高强的武功,还要人脉广。

    走镖是件非常辛苦事,日夜兼程不说,还得风餐露宿,面临各种各样的险境。因此,镖师们在带徒弟时,会教给徒弟“三会一不”的技能,慢慢地便成了规矩。

    一要会搭炉灶

    因为走镖多会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为了不至于饿肚子,就不得不自力更生,搭炉灶做饭菜,才可饱腹。

    二要会修鞋

    鞋在镖师的旅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没一双合脚的鞋,将会是件很痛苦的事。虽然可备鞋或沿途买鞋,但新鞋不一定合脚。因此镖师们都得会修鞋,以不影响行走。

    三要是会理发

    走镖有时一走就是数月,而且极有可能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风尘仆仆,一副狼狈相,偶过城镇村屯,又免不了要去拜访地方势力,中国向来注重礼仪,拜访他人一般都会把自己修整干净和体面再去,这时镖师就得学会理发了,打扮自己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不跌份,而且还可以显示镖局的实力。

    除了“三会”,就是“一不”了。

    这“一不”就是不洗脸

    在走镖的过程中,“洗脸”和“到家”是同义语,用镖师们的行话说“该洗脸了”,也就是该到家了。

    究其原因,不洗脸其实是为了保护皮肤,有过极限探险运动经验的人士就明白,在户外,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凌厉的风一吹,脸反倒很容易受到伤害,会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行规,保镖行业的江湖文化色彩,决定了他的行规的特殊性。

    从恰克图到武夷山,从张家口到老河口,从迪化到佛山,从蒙自到奉天,迤逦数千里的商道上,或车马,或舟楫,或驼驮,或肩挑,货物往来,钱财递送,皆离不开镖局的押运。列队之商,累百达千,首尾不相望,穿梭有卫犬,驼铃交奏,数里可闻,轱辘大车,重辎深辙,镖师几人,更番巡逻。商号开在哪里,镖局便设在哪里。想当年,晋商中的三合镖局、兴隆镖局、无敌镖局、长胜镖局的牌子曾是那么的烜赫声噪,闻名响亮。

    镖局里的镖师定是武艺高强、功夫过人的硬汉子,绑腿护腕,缁衣马裤,中缠一条腥红腰带,手提一把七星弯刀,狼牙镖旗上绣着镖师的姓氏。一看这金字大旗,镖囊未解而劫匪盗贼闻风畏忌,兵不血刃而山寇绿林退避三舍。塞外九月,大漠朔风,戴镖师一马当先,威风八面;岭南暑日,丛林瘴气,车镖师跑前护后,张望四周;黄云白雪,枯木衰草,张镖师风餐露宿,寒衾冷卧;鸡声茅店,日赤正午,安镖师推燥居湿,草行劳瘁。当年祁县大盛魁、复盛公商号往来蒙古途中多有被劫事件的发生,每一失事,钱财损失动辄巨万,人员呼救无求,屈殒沙野无数。后其请出隐居乡间的戴氏心意拳传人戴奎出镖,才在一次遭劫时将声震一时的匪首“流矢儿”及其同犯制服,铲除消弭了为害一方的恶霸势力,茶叶之路、皮毛之路由此通畅。若遇歹人草莽,铤而走险,拼死冒犯,镖师便会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而就此以身殉职、横死非命者不乏其人。超群绝人、出类拔萃的武功技艺加临危不惧、万死不辞的职业品格,是镖师的信誉所在,名望所在。当然,过人胆识、深远谋略也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每遇有河无桥之路,涉水前行,常有驼倒车翻、货物沉没之不幸,于是人畜水冲,生死无卜。每遇朔风呼啸之日,飞沙走石,路填人埋,方向迷失有日,水源数日不寻。每每疾患暴病、瘟疫伤害,就只得听天由命,徒唤奈何了。商队冬春已出发,秋末尚未返还,离开时齐整足数,凛凛抖擞,归来时残缺凋零,形容枯槁。镖师路途半生死,商号家中哪可知。

    货箱里放着什么,驮匣中价值几许,镖师是不清楚的,只需货主的一纸封条,便是铁定的合同,货主也从未质疑过镖局是否会将细软调包抽换,是否会把银锭遗失走漏。有了出生入死、舍生忘死的升华,还有什么不可信任的。经商无非诚义,走镖不过忱义,皆守义之人也。

    道光年后,票号业兴起,两地资金往来只需一纸书信即可,如此不仅降低了运送费用,缩短了往来时间,且更加安全可靠,于是镖局的作用有所降落。之后到来的一次次大的社会动荡不仅使镖局无补于事,也使商号损失殆尽。镖师镇小盗,商兴赖国运。正如再高的围墙也挡不住官府的抄家查没一样,再强的镖师也抵不住群寇的奔袭偷营,镖师保的是一己一家之利,群寇揭杆为的只是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匪盗四起,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国无宁日,百万军兵尚且以卵投石,杯水车薪,几个镖师岂有回天之力,万能之用。

    镖师这一行业从宋朝发展至明清,而最后的明清时期也是其发展的巅峰。

    那时有财力求人送镖的大多是大户人家,运送的物品也十分贵重,这些镖师们肩上的担子之重也是可想而知的。而镖局作为古代的特种服务行业,其目的是要通过走镖来赚钱,既然是要赚钱,自然是不能只靠武力来打打杀杀。负责走镖的头目,他的社会关系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这也是流传下来的镖师说走镖要靠面子的重要原因。

    古代的镖师们每次出镖都是长途跋涉,一路上除了要面对危险保护运送物品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保证休息。

    当时的镖师们在押镖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走大路,林间小路是基本不会触碰的,因为这样可以将遇到歹人的风险降到最低。

    当时官路的两旁会有众多客栈,从低档次到高档次,鳞次栉比,而一般的旅客都会选择看起来更加豪华的旅店,但镖师们则不同,他们会用一个“三不住”原则先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入选之后再做最终的选择。

    这个所谓的三不住原则指的是:“不住新店,不住易主之店,以及不住娼店。”

    古代镖师出镖的时候一般会选择几名老镖师压阵,这些人对于沿途的客栈都十分熟悉,与客栈老板相处甚欢,也有一些固定的落脚点。

    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一般十分谨慎,会排除所有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因此他们对于那些不了解底细的新店是不敢轻易选择的。

    易主的店和新店大同小异,虽然店可能是老店,但是随着老板的变更,里面的伙计往往也都是新面孔,而这些新面孔的善恶是不能当即区分出来的,存在一定的危险。

    再加上当时歹徒劫店霸店的事情时有发生,说不定其中的某一个店员就是劫店的土匪,所以在没有弄清情况之前,镖师们是不会住进这种旅店的,以免自己在睡梦中被人做成人肉馒头。

    而所谓的娼店,指的是那些既像普通旅店一样接待正常旅客,也承接嫖客的旅店,靠着妓.女招来大量的嫖客。

    当时部分客栈距离城镇的距离较远,附近也没有青楼供旅人消遣,于是他们就做起了联合经营。

    这种娼店虽然是老店,但是来这里的人一般都不是什么善茬,敢来嫖.娼的,要么是大富大贵之人,要么是有权有势之人,为了避免风险与不必要的麻烦,镖师们自然也不会选择住在这里。

    更何况有的时候镖师们还需要护送客人家中的女眷赶路,这就更加不方便住在娼店里了。

    因此镖师们一般只会选择那些知根知底的老店,或是对老板深信不疑的店,不过即使这样,他们在进店之前也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如同选店一样,需要三条规矩,即所谓“进店三要”。

    他们进店之后,要检查店内的客人有无异相,长相凶残奸诈者不要;店外街道有无异味,街道上有异味的不要;以及厨房中有无异味,饭菜有异味的。

汴梁时月 第四百三十八章 化敌为友(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