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至北侯虎萌萌(2/2)
作者:龙升云霄

    张恒在一旁说道:“幸好虎山神给萌萌留了件护身法器,不然萌萌也被打死了。”

    “韩立!!”

    刘辅臣有点犯嘀咕:“没听说过星辰宗有这号人啊。”

    见刘辅臣不信,虎萌萌也赶忙说着:“是真的,那人好凶,镇上的人见过他,还说是个跛子呢。”

    “跛子!”

    刘辅臣更茫然了。

    不过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拉回正题道:“陛下对虎将军多有封赏,考虑到你幼年丧父,没有自保之力,特派了这三十神魔卫与你护身,另有一百苦工力士可以调遣。”

    说着。

    刘辅臣将手伸到袖子里,掏出一封黄卷,喝道:“百神军,飞虎营主将虎墩之女,虎萌萌何在?”

    “在。”

    虎萌萌连连拱手。

    刘辅臣展开黄卷,宣读道:“圣谕:虎山山神,百神军飞虎营主将虎墩,尽忠职守,深得朕心,今战死北海,满朝悲痛。”

    “追封,飞虎营主将,三品荡魔将军虎墩,为一品至北大将军,封至北侯,罔替三代,赏侯爵府一座,神魔卫三十,力士一百。”

    “再令,虎墩之女虎萌萌,继承其父虎山山神与至北侯一职,钦此。”

    刘辅臣将圣旨一合,笑容满面的说道:“至北侯,接旨吧,这可是皇恩浩荡啊。”

    虎萌萌有些发愣。

    张恒连忙推推她的胳膊,小声道:“说至北侯,虎萌萌接旨。”

    “至北侯,虎萌萌接旨。”

    虎萌萌赶紧学着张恒的话说了一遍。

    “本官宣读完旨意,本该回京赴任。”

    “可小侯爷,你这看上去有点让人不放心啊。”

    刘辅臣想了想:“要不这样吧,回头我跟当地的府县打个招呼,让他们派几名文书过来,也省的你手忙脚乱,你看可好?”

    虎萌萌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识的看向张恒。

    刘辅臣一看,也将目光望来。

    见张恒身上毫无灵气波动,也不似妖族出身,心道:“这应该是小侯爷在山下的玩伴吧,这孩子倒是好机缘。”

    张恒见刘辅臣看着自己,也站出来开口道:“刘大人,以前王庙祝在的时候,我就经常跟着他学习,对庙祝的职责也是一清二楚,现在王庙祝不在了,不知道我能不能接替他的职位,成为虎神庙的新庙祝呢?”

    “选取庙祝,是山神自己的事。”

    “只要侯爷愿意,再往县里发一封文书,上奏一下,走个过场就行了。”

    刘辅臣说着,又有些不确定:“这庙祝说着简单,要负责的事情其实也多,相当于神灵的大管家。”

    “虎萌萌又不是一般的山神,还有个身份是朝廷的至北侯。”

    “你确定,你能做好这个管家?”

    张恒回答:“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如果大人能从府县调来几名文吏,辅助我管理庙宇和至北侯府,那样应该就没问题了。”

    “哦!”

    刘辅臣有些意外。

    本来按照他的意思是,从府县调来几名文吏,以后虎萌萌负责玩就行了,一切事宜都由本地府县负责。

    张恒这样一说。

    调来的文吏就从全权负责,变成了辅助打理。

    不要小看这里面的区别。

    这意味着府县来的文吏,也要听命于虎萌萌和张恒这个庙祝的安排。

    而不是将虎萌萌跟吉祥物一样的供奉起来,一切都由这几名文吏负责。

    “大人,不可以吗?”

    见刘辅臣不说话,张恒又问了一句。

    “既然你有信心,那就试试看吧。”

    刘辅臣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他来的时候,璃皇也没有特意吩咐什么。

    他顺口一提,想把虎山神和至北侯的权利暂时划分给地方府县。

    不成,那也就不成吧。

    左右不过是随手之为,不需要太过计较。

    “这些神魔卫士,你们不用太在意。”

    “他们会隐于暗中,保护神庙侯府,没事的时候是不会现身的。”

    “至于这些力士们,左右不过是些苦工,值守庙门,兴建土木,随便你们用就是了。”

    又交代几句。

    刘辅臣展开画卷,腾空而去。

    等到再也看不到了。

    张恒回头看了眼虎萌萌。

    虎萌萌成了朝廷册封的至北侯,而他也成了虎神山的庙祝。

    有这两个身份在。

    不消说,又可以低调发展了。

    “神魔卫...”

    想到发展。

    张恒又看了眼这些全身重甲,头戴面具的神魔卫们。

    说是神魔卫。

    可在这些人身上,他感受到了浓烈的死气与尸气。

    若是他猜的不错。

    所谓的神魔卫,应该是战尸一流。

    就是用那种战死的武道强者,或者妖魔尸体,转化而来的尸兵傀儡。

    不然。

    活人身上不会有这么重的死气和尸气的味道。

    他出身茅山。

    对这两种味道是不会看错的。

    “明面上,大璃王朝严禁佛道。”

    “可私下里,又对投靠的佛道两家来者不拒。”

    “说到底,还是主次问题。”

    “璃皇要的佛道,是宣示对他效忠,能为他所用的佛道。”

    “而不是打着天心民意,一副国中之国模样的世外高人。”

    张恒出身道门。

    可他对璃皇并无记恨。

    因为他很清楚,璃皇行的是霸道。

    他对佛道并无仇恨,有的只是双方都挡住了路。

    璃皇想要天下归服,成就伟业。

    佛道则想逍遥于世间,打掉璃皇这个异端。

    说对错。

    说正邪。

    这怎么说。

    追根究底,不过六个字:‘强则兴,弱则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