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皇后旧衣(2/2)
作者:多多星星

    不过看到朱翊钧,李彩凤笑容满面,一双丹凤眼温柔灵动,慈爱多过妩媚。

    “先生走有一会了。”朱翊钧回道。

    “今日学的什么?跟母后说说。也别站着,快坐下。”说着李彩凤拉着朱翊钧的手,将他按在椅子上,并兴致盎然的盯着他。

    朱翊钧又站了起来:“母后。今天学习了论语。都学了几年了。早已了然于胸。”

    自信的朱翊钧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香四溢,入口回甘。

    此茶正是江西贡品密云龙茶。取每年清明前后茶树新生楝芽为料,制成精细小团茶饼,乳白如玉,看似一朵风干的菊花。由于产地狭小,每年产量不过百斤,最为上乘的极品玉云龙。

    李彩凤抻指:“你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

    朱翊钧做乖巧状。

    自己这位母亲,向来严格。有时甚至苛刻。

    孩童时不愿读书也是正常,可李彩凤却不那么认为。

    玩物丧志。

    她不希望培养一位诸如前历任皇帝一般不理朝政的皇帝,所以当朱翊钧产生不满情绪的时候。她总是体罚朱翊钧。

    朱翊钧一跪就是几个时辰。

    纵使汗流浃背,她亦无所动。

    朱翊钧从小就懂事,明事理。

    对母亲的举动当然明了。

    自从成为太子,朱翊钧就知道,皇帝并非是一个人,它代表的不止是皇家,更关系到整个大明的兴衰。

    故而皇家事天下事。

    “母后今日甚为漂亮,人都夸赞母后是观世音在世。朕看来,观世音恐也不及。”

    李彩凤一双丹凤眼微眯,宛若桃花盛开,娇艳欲滴。

    “皇上什么时候也学会阿谀奉承花言巧语了。”

    李彩凤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被朱翊钧夸赞的心情更是愉悦。

    “难不成,皇上今天又惹了什么祸端?故意说好听的话来哄骗咱。”

    冯保受到李彩凤的渲染,心情同样不错,他听出来李彩凤故意逗弄皇上,于是说道:“回太后,皇上今日甚为用心,连续向张阁老请教了好几个问题。”

    “哦?”

    李彩凤瞟了朱翊钧一眼。

    朱翊钧意味深长的看了冯保一眼,冯保忙抿嘴,低头不再看他。

    冯保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谁知道皇上心里又怎么想自己。

    皇上眼神依然清澈,但看自己的一眼,又意味深长。

    皇上眼睛里仿佛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让他诧异的是,那是不应该在如此年纪的皇上眼中出现的睿智城府沧桑和犀利。

    一时间冯保额头冒出丝丝冷汗,因皇后,皇上都在场,他不敢擦拭,只好低头掩饰。

    “呵呵。”朱翊钧不在乎的摆手:“平时不也如此的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倒是母后今日的吉服,朕看着怎么这么眼熟。”

    李彩凤是个人精,她是后宫少有有主见的人。

    朱翊钧如此转移话题,再看冯保的样子,恐怕事情并非如此。

    听朱翊钧说起吉服的事,也就耐着心将事情压下,带有机会问冯保就清楚了。

    “嗯,这件啊。那还是张先生当内阁之初,咱们第一次接见张先生时特意定做的呢。”

    李彩凤眼神充满了回忆。

    记得那会朱翊钧初登大宝,高拱被贬,张居正走马上任。

    张居正刚上任便接了一个乱摊子。

    太仓没钱,眼看到了发奉的日子,没钱支付的户部尚书王国光想了胡椒苏木折俸点子,京城官员是怨声载道。

    自己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武清伯李伟还找过咱诉苦,咱也答应武清伯还用银钞发放。

    后来自己想想,确实自己不对,有点女人与小人难养也的味道。给张先生填了麻烦。好在张先生解决了问题。

    那会在张先生眼里,胡椒苏木折奉还不算大事,真正让他在意的还是京察。

    当时高拱被贬没有多少时日,很多人认为此次京察目的就是清除高拱余脉,谁知张先生君子坦荡,一心为国选用可用之材,清除吏政才做的京察。

    虽然是头一次接见,便也明了了张先生的良苦用心。

    还记得张先生给皇上带来的小玩具-风葫芦。

    皇上爱不释手。

    有很长一段时间皇上都是在风葫芦的陪伴下长大。

    本以为皇上会因此玩物丧志,没成想皇上玩了风葫芦后,整个人身心开朗,学习反而更加集中精神。

    为此就能知道张先生是个豁达,心怀抱负,心系国家,对咱们真心相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