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景气(2/2)
作者:王默迹
    说着,白玉雪抱了柴火走过去,将长条的木柴折成小段垫在清好的炉子里头。等着炉子里的火点燃,烧的旺了以后,才能往里头添煤泥。

    炉子里的火烧起来以后,孙元魁拿炉钩子在炉子上盖了炉盖,然后在上头放上了一壶水烧着。

    一边干活一边说话,孙元魁问起了纪老爷子的事情。

    白玉雪就捡着自己知道的说了。

    “纪根生那个老王八犊子!”

    孙元魁听罢,恨恨地骂了一句:“平日里装的像个人似的,实际上连畜生都不如,白老哥多好个人啊,竟然就那么栽在了他的手里,真是老天爷不长眼!”

    又问:“那他都已经认罪了,乡里要怎么判?能给他吃花生米不?”

    白玉雪在孙元魁坐下以后,自己也搬了凳子坐到炉子边上烤火。

    她低着头:“江乡长说这事还是得移交到省里进行最终审判,不过,我听他话里的意思,这回纪根生吃一粒花生米是没跑的了。”

    “这才好!”孙元魁一拍大腿,痛快极了。

    “虽不知道省里的判决结果什么时候才能下来,不过这段时间也不能让那老东西好受了,我会转告给兄弟们找人好好‘关照’他的。”

    他说的咬牙切齿,仿佛正在撕咬着仇敌的血肉。

    白玉雪倒是没想到孙元魁还有这些能耐:“叔,如今已经是新社会了,行事要顾忌着些,不能再像过去混乱时期一样,为着那个迟早要吃花生米的老东西搭上自己,不值得。”

    她知道他爹的这帮兄弟们在混乱时期都自由惯了,人人身上都带着一股子江湖气,行事以义字当先,天不怕地不怕,是以她少不得还是要提醒一句的。

    “放心,叔叔们这边都有分寸的。”

    说完,他又提起了那个刘郎中。

    他说那刘郎中原来就是槐花岭山匪里的一个狗头军师,后来各地清缴匪徒,槐花岭的山匪退出的退出,转型的转型,刘郎中便也隐姓埋名的住进了青山村,并对外宣称,先前只是个跑江湖讨生活的郎中。

    那天找孩子,孙元魁叫来盯着来往进出道路的兄弟里,就有人瞧见并认出了他。

    只不过那时候大家的注意力一心都在孩子们身上,就算认出来也没当回事,这才让他给逃了。

    说到这里,孙元魁一脸后悔的不行。

    要是没有那刘郎中,单凭一个纪根生,也不可能杀得了白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