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节江城(1/2)
作者:江苏棹子
    ,最快更新蝉动 !

    1937年年末,随着金陵的沦陷,江城(武~汉)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尚未沦陷的大型城市之一。

    虽然国民政府名义上迁~都山城(重~慶),但大部分军政机关却没有立即西迁,而是先转移到此地。

    山城成为实际上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光头如此选择是有原因的。

    江城地处江汉平原,是民国排名前十的大城市,人口超过200万,整个城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即武昌、汉口及汉阳。

    历史又被称作江城三镇,其中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汉阳是工业重镇。

    尤其是在粤汉铁路和京汉铁路建成后,江城成为长江中下游门户和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江城的战略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长江中游的最后防线,也是国民政府西迁途中许多重要物资的转运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所以左重、宋明浩、吴敬忠、归有光、何逸君一行人从沪上乘船绕行粤省,再乘坐火车到达江城,一路上被检查了无数次。

    检察人员有军方的,有地方党部的,有警方的,甚至还有特工总部那帮废物。

    由此可见后方的形势并不是太乐观,如果不是上峰压着命令,这些人绝不会如此积极。

    打发走一队企图利用反谍肃奸名字敲诈钱财的宪兵,左重等人走出武昌火车站,分头前往平阅路33号。

    那里是特务处在江城的办事处,戴春峰在安顿好山城总部后还是来到了光头身边,天子近臣嘛,怕离得远了有失“圣眷”。

    对于经常干脏活的苟特务来说,一旦失去了上面的支持,那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老戴自然不想落得跟明朝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一样的下场,据说待在光头行在半山庐的时间,比待在自己住所的时间都长。

    坐着洋车上,左重快速观察着武昌街景,石条铸就的地面有些凹凸不平,人力车分为二列各走一边,铺面诸多,行人川流不息。

    不愧是民国最为繁华的内陆城市,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繁华之外亦有兵戈之象,比如所有路口都有荷枪实弹的军人执勤放哨。

    还有许多民夫在填装沙袋,挖掘构筑防御工事,显然金陵的轻易失守给了国府上下一个教训。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军民同心,在这个曾经打响辛亥隔命第一枪的英雄城市,国府还是可以跟日本人打一打的。

    左重想到这转过头看向远处的江边,只见码头上挤满了人群,布防的军人和做生意的普通百姓混杂其间,场面显得有些混乱不堪。

    这让他皱起了眉头,要是没猜错,这里面肯定藏着日本间谍和汉奸,这对未来的战事可不是好事。

    日军作为亚洲第一支现代化部队,不会傻愣愣跟果军在赣省和徽省的山地死扛,必然会以空军和海军对江城发动立体攻势。

    特别是在果军海军损失殆尽的情况下,长江沿岸将是两军的主战场,像码头这样毫无管制,是要出大问题的!

    在他思考间,洋车停在了一栋三层洋楼门外,门口挂着一块某某师后勤二处的牌子。

    毕竟是秘密机关,特务处在金陵的时候,对外一直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即使很多官员和百姓知道洪公祠是特务老窝。

    如今到了江城也不例外,后勤处这种地方天天人来人往,加之师级部队在江城如过江之鲫,很适合掩护秘密情报活动。

    抬头看了看小楼,左重迈步走了进去,结果刚进门就碰到了老戴的秘书李卫。

    两人自从金陵一别,已有好几个月没见面,再次相见免不了寒暄一番。

    聊了两句没营养的题外话,李伟表示戴春峰就在一楼办公室,接着走在前方为左重引起了路。

    左重心中暗笑,老戴真是惜命的紧,和平时期时,对方恨不得把办公室设在天台的旗杆上,以此显示自己的地位。

    这会面对日本人的狂轰滥炸就留在了离防空洞最近的一楼,要不是怕人笑话,估计就直接住地下室了。

    他忍住笑意,看着李卫敲响了走廊尽头一间办公室的房门,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进。”

    屋里响起戴春峰的声音。

    李卫站在门口推开门,抬手示意左重入内,自己丝毫没有进去的意思,他知道局座和对方所谈之事肯定事关机密,还是少听为妙。

    左重笑着对他点点头,踩着正步走了进去,在戴春峰办公桌前一米处停下,举起右手放在前额处敬了个军礼同时大声喊道。

第八百一十八节江城(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