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节案件原委(1/2)
作者:江苏棹子
    左重眼睛微微发亮,又看向跟班军站在一起的孟挺,突然确定了某些事,这就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吧,地下党下了盘好大的棋。

    他之前一直有个疑问,那就是特工总部、特务处、地下党、英国人这四条平行线是怎么产生的交集,是谁在背后偷偷操控这一切。

    左重原本怀疑是地下党或者英国人,可这两方是如何做到这点的,他一直没有想明白,直到公路交火中发生的某些事给了他启示。

    当时九甲圩传来枪击声,双方都暂时停手,可有一个人主动开枪引发了新一轮的交火,将所有人被分散的注意力从刑场吸引回来。

    可华人分遣队和己方又没有深仇大恨,碰到意外情况应该停下看看情况,再决定是战是撤,而不是继续死拼,这样做不符合逻辑。

    除非,对方目的就是为了给九甲圩开枪的人争取撤退时间,或者不给果党这一方反应的时间,由此他想到了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是谁最早建议徐恩增,将老虎桥监狱的犯人清空?

    是谁在外调期间招摇过市,将此案闹得人尽皆知?

    是谁将刑场定在荒僻的九甲圩让地下党乘虚而入?

    是谁说服英国人利用报复的机会来进行武装劫囚?

    孟挺。

    都是孟挺。。

    此人游走在英国人与特工总部之间,还利用各种动作牵制了特务处,使得情报科将力量放在了对官邸的外调上,白白浪费了时间。

    虽然特务处本来就不准备自己动手调查官邸,但对方这种行为无疑增加了案件侦破的难度,所以孟挺的真实身份也就不难猜测了。

    这位法租界前巡捕,法国警校的留学生,沪上警察厅侦探大队副大队长,特工总部情报科科长,竟然真的是地下党,谁能想到呢。

    一语成谶啊这是。

    此人利用各种突发事件将特工总部和英国人拉进一张大网内,这两方都以为自己稳操胜券,到头来却是为地下党的计划做了掩护。

    左重面色复杂,这次是自己输了,刚刚若不是孟挺开枪将双方注意力从刑场引回来,他是真没有发现此人的破绽, 真是个好演员。

    官邸大火当天, 对方明知道有毒气, 可为了排除自身疑点,竟然冒着中毒的风险在里面待了那么长时间,这份勇气着实令人钦佩。

    恐怕连情报科的跟踪, 孟挺也早就发现了,还顺水推舟利用这件事将华人分遣队暴露, 吸引特务的注意力, 为营救行动减小阻力。

    对方是自己干这行以来遇到的最厉害的对手, 左重心中的感觉很复杂,既有被打败的失落, 又有一种自豪,因为那是自己的同志。

    果党两大特务机关的核心科室负责人全是潜伏者,这种事谁敢相信, 再这么发展下去, 说不定未来一处和二处都能成立党委会了。

    那么另外一件事也可以下结论了, 余红的叛变不是真的, 这一切都是为了迷惑果党特务机关,显然, 她成功了,且做的非常出色。

    这个计划从官邸开始,对方利用徐恩增和戴春峰急于抓获地下党的心理, 以及互相拆台的实际情况,一步步的将他们引入了陷阱。

    对于这件事, 左重早就有所猜测,突破口就是余红, 要不是阴差阳错,自己真发现不了这个“叛徒”的真实目的, 只能说事有凑巧。

    他慢慢陷入了回忆中,那天跟踪余红,对方在西餐厅保护了一个卖花女,那会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接着想起了一件事。

    一年前,民国二十二年,他刚从杭州警官学校前往金陵到本部任职, 途径沪上时在华懋酒店门口也救过一个被白人纠缠的卖花女。

    虽然过去了很久,可因为是第一次亲自动手救人,他对对方的长相有一些印象,而跟余红接触的卖花女赫然就是沪上那个小女孩。

    这一点很奇怪, 卖花又不是什么大生意,做的是附近买卖,金陵人更是没有买花的洋习惯,至少比不了沪上,那她为什么到金陵。

    结合余红的反常举动,一个大胆的猜测突然出现在左重的脑海里,那就是卖花女会不会是地下党成员,跟余红接触是在秘密接头。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就再也停不下来,卖花这个职业每天都要接触无数的人,非常适合打探情报和传递消息,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况且他通报情报后,地下党没有对余红做任何处置,也没有派人跟踪监视余红,这种奇怪的态度可能意味着余红的“叛变”有问题。

    这两个疑点加在一起,地下党的真正计划便呼之欲出了,同时这种情报欺骗不像金陵地下党的风格,反倒有点像老K给他的感觉。

第四百九十一节案件原委(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