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天时地利人和(2/2)
作者:剑锋帝国

    诸葛亮自信满满道:“打仗并非一定靠兵多将广,而取决于谋略,以及天时,地理,人和。”

    “天时,地理,人和?”

    “从何而来?”

    显然诸葛亮的说法,值得怀疑,包括刘备。

    “吾习得观星术,识天气,风向便是天时,赤壁便于停歇战船,便是地利,至于人和,东吴不是有甲士十余万,水军数万,不是最佳盟友吗?”

    众人听到这话,总算明白诸葛亮的意图。

    刘备面露喜色:“军师之意是,联合东吴共同抗曹?”

    “没错!只有这一条出路。”

    关羽,张飞立刻表示怀疑:“我们素与东吴无交情,他们为何助我们抗曹?”

    “非也!东吴助我,等于是助自己,所谓唇亡齿寒,若我军被灭,曹操下一个要消灭的目标,必定是东吴!”

    这种说法,众人表示赞同。

    正准备商讨联吴抗曹的细节,侍卫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人手里报着一个婴孩。

    刘备好奇地凑上去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子刘禅。

    “哈哈,犬子去而复返,天助我也!”

    询问中年汉子得知,这是以赵云降曹的条件换来的。

    立刻取出纸笔,写了一封信签给中年汉子。

    “子龙,委屈你了,待大败曹操之日,定风风光光将你迎回!”

    获得这个意外的惊喜,刘备信心大增。

    立即着手联吴抗曹之事

    江东。

    孙权收到曹操写了的信,说让他一道去江夏猎杀刘备。

    孙权立刻召集谋臣议事。

    鲁肃道:“主公切不可听曹操之言,若刘备被灭,曹操下一步便会渡江攻取我江东。”

    张召年老,只想求安逸,立刻反驳道:“子敬此言差矣,曹操势大,主公若不答应他的请求,曹操必定会迁怒主公,到时东吴必定会迎来灭顶之灾。”

    面对张昭和鲁肃的争辩,孙权并不插言,而是向诸葛谨问道:“汝对此事有何见解?”

    因为弟弟诸葛亮的缘故,诸葛瑾自然不希望刘备被灭。

    “荆州和东吴毗邻,若荆州九郡都被被曹操占据,东吴危矣,现刘表新丧,可着人以为刘表吊丧的名义,去江夏探听虚实。”

    “言之有理,那么遣何人去江夏呢?”

    “吾愿前往!”

    鲁肃自告奋勇。

    ……

    江夏,诸葛亮正在和刘备商讨抗曹之事。

    忽听到鲁肃来访,立刻按照诸葛亮事先的计划,让关羽,张飞等将领率兵大肆操练。

    还故意把战船的设计图纸扔在案上。

    “东吴使臣鲁肃,拜见刘皇叔!”

    “听闻荆州旧主刘表新丧,特来吊丧,不知公子刘琦现居何处?”

    “鲁子敬,别转弯抹角了,你是来向我主探听曹操虚实的吧?”

    诸葛亮一语道破鲁肃的心思,让对方好不尴尬。

    “想必这位便是差点生擒夏侯惇,于禁的诸葛孔明吧?”

    新野一战,具体战况,东吴这边的探子早已回报给东吴。

    所以,鲁肃知道一些内幕。

    “正是在下!”

    诸葛亮点点头:“实不相瞒,曹操集结了数十万大军,剑指江夏,接着便是江东,孙刘两家必须结盟,才有活路,否则只会被曹操逐一吞并。”

    这话和鲁肃的想法不谋而合。

    鲁肃顿时喜出望外。

    “诸葛先生和在下心意想通,但东吴派系诸多,有不少人反对结盟,不知诸葛先生是否有办法让我主孙权坚定结盟的信念?”

    ”呵呵!“

    诸葛亮微微一笑:“这有何难,吾愿随你去江东,说服孙权。”

    “好!”

    鲁肃又是一喜,转头望向刘备:“不知此次结盟,是谁为主,谁为辅?”

    刘备的实力肯定不及江东,这话问得他愣住了。

    若答应为辅,那就意味着,分享战果时,会处于劣势。

    “当然是我主刘玄德为主!”

    诸葛亮坚定的回答,让鲁肃十分诧异。

    “我东吴有水军五万,步军十万,战船数百膄,而皇叔只有区区一万步军,为何是皇叔为主?”

    这个问题,诸葛亮没有回答,而是拉着鲁肃来到演武场上。

    “子敬请看,皇叔的甲士,威武不凡,训练有方,且正在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会有十万甲士。”

    “还有,刚才案上的造船图纸,你见到了吧?数月之内,就会有数十膄战船下水。”

    听到这些话,鲁肃将信将疑,也不好当面反驳,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那也不及我东吴啊!”

    “对!”

    “是不及东吴,但我要问子敬一句,打仗最主要靠什么?”

    鲁肃稍加思索道:“谋略!”

    “呵呵!”

    诸葛亮又是一笑,却没说话。

    “诸葛先生的意思是,你有破曹的方略?”

    “正是!曹操的数十万大军在我看来,犹如齑粉,只要略施计谋,便可打得他们溃不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