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争夺主导权(1/2)
作者:吃一口布丁
    “这一些材料的特性?是真实存在的吗?”仅仅看了一遍,资料上所描述的材料的基本特性,王教授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要麻了。这些材料的特性超乎了他的想象,几乎每一个都是专门为了高能物理领域而诞生的。

    这几种材料中最重要的有三种,第1种是低温超导材料,只需要零下42度,就可以实现超导。

    这是什么概念呢?你只需要把这个材料的具体资料公布出去,过个十几年的时间,得个诺贝尔奖应该就不在话下了。

    毕竟目前全球最强的超导材料,也需要零下164度才能够实现超导,看上去两者之间只有122度的差距,但这122度的差距就如同天堑一般,已经阻挡人类10年的时间了。

    10年的时间内,人类都没有发现过超导性能更好的材料,直到这份资料上的材料出现为止。

    而更夸张的是,相对来说,这种超导材料还是三种材料中不怎么重要的那一种。

    第2种材料,是一种特殊的磁体。

    众所周知,如果想要建设高能粒子加速器的话,那就必须要对粒子施加以强大的磁场。实力越强,那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也就越快。

    而目前人类能够制造出来的最强磁场,是去年米国科学机构制造出来的一个101特斯拉的磁场,这个磁场的强度是地球磁场的300万倍。

    而欧洲那台高能粒子对战机所使用的磁场,不到10个特斯拉,两者之间相差了10倍的差距。

    倒不是说在建设这台高能粒子对撞机的时候,欧洲制造不出那么强大的磁场。而是高能粒子对撞机所需要的磁场,是一个长度高达十多公里以上的磁场,而实验室里面制造出来的那个101特斯拉的磁场,直径还不到一米。

    想要将这个磁场复刻到高能粒子对撞机上去,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不具备大型设置的可能性,10特斯拉目前就是高能粒子对撞机能够应用的极限磁场了。

    但根据杨云鹤提供的这份资料中的描述,第2种材料在通电之后,直接就能够提供180个特斯拉的磁场,比目前实验室里面的最强磁场的磁力还要高出1.8倍。

    而这还仅仅只是通电后产生的效果,如果将这些材料改造成线圈,再进行其他工艺的加工的话,那甚至能够造出一个长度超过50公里的,强度高达850特斯拉以上的磁场出来?

    这又是什么概念呢?

    目前人类能够推测出的,宇宙间存在的最强天然磁场,也就1000特斯拉出头而已,王教授看到这个数据甚至有些担忧,那就是这么一个强悍的磁场忽然出现在地球内部的话,会不会影响地球本身的磁场,那搞不好就是世界末日了也不一定来着。

    而别的不说,光是将欧洲那台高能粒子对撞机的磁场更换成这个全新的磁场的话,那未来100年恐怕都不会过时了。

    最后一种材料,则是在王教授眼中最为有用的材料。

    倒不是说这种材料能够再如何的增强高能粒子对撞机的性能,相反,这个材料对于提升高能粒子对撞机的性能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

    它只有一个特性,那就是能够记录极为微弱的电场与磁场变化,比目前最强的记录设备本身还要高出10万倍以上的灵敏度。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样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那意义可大了去了,因为对于高能粒子对撞机的使用者来说,他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高能粒子对撞机能否对撞出他们满意的粒子,而是很多粒子在对撞出来之后,可能仅仅只存在了1/10万毫秒的时间,然后就直接衰退了。

    如此一来,高能粒子对撞机的记录和观测设备,是根本无法记录到这些粒子所带来的数据变化的。

    有很多物理学家都猜测,其实在对撞过程中,诞生的粒子种类数量高达四位数以上,但是人类只能够观测到其中的百分之一,剩下的99%是人类根本观测不到的。

    也就是说哪怕你要找的东西已经诞生了,可是你却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已经诞生了,人类根本没有更加灵敏的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手段。

    但是现在有了这种特殊材料就不同了,灵敏度直接提高了十万倍,天知道到时候能够记录出多少让人类的科技结构改朝换代的数据出来。
第1316章 争夺主导权(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