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梦中见亲(2/2)
作者:成谜

    可就当张冕两岁时,楚心生下张冕之后的唯一一次从张家外出,便出了车祸。

    楚不问自那以后的每一个晚上,都能够躺在床上立马闭眼进入梦乡,不为别的,因为梦里有妹妹。

    那是一种愧疚,即使这场事故之后,背后的身影与线索慢慢的被张家以及楚不问找到了线头,可自责与内疚,总是让他忍不住到梦里去与妹妹说上两句话,哪怕能说出口的话也没几句,因为只要一开口,就怕情绪控制不住。

    所以外界传闻楚不问夜夜换人的说法,其实是无稽之谈,他之所以会被称作勾魂,这个说法倒是公认的,但却不贴切。最近有个更加贴切的说法,说楚不问应该被称作野王。

    楚不问甚至知道这个说法是从哪里开始的,他即使有不满,却也置之不理。他不满的原因是这个说法会显得他很没有分寸,他不理的原因则是因为事实如此,无从辩驳。

    今夜也如同以往无二,闭眼便去了梦乡,只是从某个时间点开始,梦里多出了一位亲人。

    ------

    孔家孔玄的私宅之中,张列盯着古朴的茶盘,眼皮打架。

    而他身旁的张勋,此刻正与面对而坐的孔玄唾沫横飞。

    是张勋主动要求要来孔玄家中做客的,只是一顿饭的时间,二人的感情突飞猛进,大有高山遇见了流水的酣畅。此刻的孔玄也再无半点含羞神色,张勋言语之上也丝毫没有以往的冷静与含糊。

    “姚家怎么可能是中原之祖!?无稽之谈!这就是姚家为隐世的行为自己弄出来的噱头!孔兄你学识广博非同一般,怎么会连这种手段都看不明白?”张勋对于孔玄说,姚家血脉是中原血脉之源头的定论,完全不予苟同,甚至因为孔玄会人云亦云觉得大有不解。

    “我们不谈人意所为,只谈事实。中原之祖膝下几子?”孔玄不急着反驳,反而笑意盈盈的端起面前的茶杯,还未饮茶,便先行发问。

    “二子,昌意与玄嚣。”张勋回答。

    “昌意一脉,顺位八代分别名讳?”孔玄对着张勋扔了个叠放在手边的一米见方的毛毯。

    张勋接过之后,为自己那位已经靠在椅背上熟睡的堂兄弟张列撑开盖好。沉思片刻,如数家珍:“颛顼,穷蝉,敬康,句望,乔牛,瞽叟,舜。”

    “舜本名?”孔玄的脸上堆砌着真相即将大白的笑意。

    “姚重华。”张勋回到,“照你这样的算法,姚家与唐家岂不是同宗共祖?唐尧,姚舜,夏禹,三人皆共祖,此番论调不应如此推断。不合理。”

    “唐,夏两姓,皆是以地为姓,若往较真来说,尧姓祁,禹姓姒。再从你习惯切入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庞然大物会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平地惊雷的,你认可我这个说法吗?”

    孔玄从饭后与张勋畅聊至今,知道张勋更喜欢以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很多问题,或者说去批判,哪怕他毫无根据,他也更能接受逻辑的合理性,而不是有记载的史实。在桌上吃饭他俩讨论时,张勋就有言说过,只要是能够被记载下来,流传至今的史料,必然都是人书以笔的,那么无论如何客观,起码这个客观是一个主观意念。

    孔玄当时深以为然,所以也才有了孔氏当代佼佼者与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张家张勋,一番学问上的切磋与畅谈。

    “你是最后一句话说服了我,不然明天我俩都不用去课堂了。再有,若真如你所说的话,唐家与姚家的行事作风,也太迥然了吧,姚家和夏家共一个祖宗,反倒是还挺像的。”

    孔玄可能对人与人交往上,有些生疏导致的害羞,因为他的时间都花在学问中。此时面对张勋这般在学问上孩子气的追问,反而一脸带笑的不言语。

    作风?谁家还几个孩子?一个孝顺有佳,一个狼心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