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朝堂风云(2/2)
作者:洗澡的兔子

    就比如,王敦、苏俊等人数次叛乱,这些人原本可都是朝廷重臣,在朝廷上关系深厚,要说惩治他们,换做别的朝廷,别的皇室,早就把那些同族的人,全都清理出去了。

    可是,现实大家也都看到了。

    不只是没有清理出去,反而当乱事平定之后,以往的重臣,该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

    田宅,钱财是一样没少,甚至,原本就受到重用的能臣,还在原来的位置上,连动都没有动上一动。

    王敦为乱,王导仍然可以和司马家共天下。

    桓温险些称帝,功败垂成之后,桓家的子弟仍然可以统领荆州,虽然在中枢朝廷他们并没有那么吃香了,但是,总体的待遇,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少。

    可见,对于那些反叛者,大晋朝廷以及皇室司马家都毫无办法,像是袁悦之这样的,就更没有人会搭理了。

    但是,随着王谧在邺城的战绩传来,袁悦之的心情就再度复杂起来。

    难道,琅琊王氏就要崛起了?

    他袁悦之若是想继续在朝堂上混,是不是又要改换门庭,换一根大腿抱抱了?

    可是,这口气,真的憋在心里,很是咽不下去啊!

    明明昨天还是共同奋斗的,平等的队友,没过多久就变成了要巴结的对象。

    那种感觉,着实不那么清爽。

    司马道子虽然蠢笨,但是,毕竟也算是司马家的嫡系,抱他的大腿,还不算是太过丢人。

    但是,王谧的大腿?

    就真的让人抱不下去,至少,袁悦之是无法做到和范宁一般,如此轻而易举的就把心态调整过来。

    或者说,人家老范根本就不用调整心态,人家本来就是那样想的。

    只要有大腿可抱,管他是谁呢?

    想当初,他们一个劲的撺掇他和自家外甥王国宝联合的时候,他老人家也是不同意的。

    】

    可最后,还不是顺其自然了。

    到了这个时候,与王国宝那孽障相比,王谧至少还算是一个英才了,有什么不可以追随的?

    追谁不是追啊!

    可叹,袁悦之却不是这样想的,他的脑酚别扭劲儿,在见到王谧的这一刻,彻底爆发了。

    人家王稚远好声好气的,一点脾气都没有的样子,再看他,却是阴阳怪气,还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样子。

    王谧追着他询问,袁悦之就是不肯透露详情,只是丢给他一句,自求多福。

    袁悦之那边不肯给线索,王谧就只能向范宁讨教,可惜,范老爷子就是个大湖涂,这些朝廷上的暗流涌动,就好像是与他无关似的。

    他是什么也不知道。

    一点线索也没有,虽然,他的态度特别的好,也特别配合,特别想给王谧提供线索,奈何,他真的是没有这样的本事。

    于是,王侍郎只能在无限忐忑之中,亦步亦趋的跟着走进了宫门。

    在鱼贯而入的人群当中,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而王稚远,当然是注意到了那种眼神。

    不过,他根本就没有心思和他们计较。

    袁悦之是个谨慎的人,他绝对不会空穴来风,这样看来,今天的朝堂之上,绝对不会太平。

    王侍郎的脸色怎么这样难看?

    该不会,昨天太后娘娘也没有给他好脸色吧!

    看来,今天的朝会上,又会有新的旨意颁下了!

    大臣中的很多人,不是来讨论政事的,而是来找乐子的,反正最近也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有关于王谧这个风云人物还算是有那么一点可爱之处。

    王侍郎进入殿堂之中,目光向前,终于看到了王恭。

    就在昨天,他们两个还勐吵了一顿,弄得很是不愉快,而今天,再次见到王恭,却发现,他神色如常,似乎还有几分轻松的意味。

    王谧瞬间就顿悟了,问题,大约还是出在他的身上。

    不过,他还能搞出什么事来?

    王稚远来了!

    快看!

    前方早已到位的大臣们,此时齐刷刷的转过了头,在他们的眼中,王谧坦然入列。

    虽说是上朝,但是,就像是上朝之前的集结时刻没有什么规矩一样,到了这朝堂之上,也是没有什么规矩可言的。

    别的朝代,上朝的大臣,总是要讲究班次的,一品大员当然是站在最前方的,文臣武将也要有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中低等的官员,虽然不能站在最前方,但是,依据各自的品级,以及所负责事务的重要程度,也是有相应的排序的。

    该是哪里,就是哪里,先后顺序可不能出一点错。

    这可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弄错了,是要出大事的,瞬间引起朝堂混乱也说不定。

    但是,到了我们大晋朝,很多事情可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了,这里的大臣做官也轻松,进入到了殿堂之中,就可以随意站位,找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想要晃点,摸鱼的,可以站到最后排,从宝座上向下望去,一眼都找不到人。

    当然了,那些一品大员还是没有办法隐藏自己的,他们只能站到皇帝陛下的眼前,接受他的审视。

    逃遁的办法也不是没有,而且,在这大晋朝,还可以随意使用,没有次数限制。

    老夫病了。

    老夫斋戒。

    管他的,不来就是了,反正也没人能说什么。

    当然了,在当下的这个朝廷之上,就连一品大员也很轻松,宝座上空空荡荡。

    唯有一串珠帘之后,太后王贞英抱着司马德宗,端坐在那里。

    司马德宗不时扭一下头,既不哭,也不闹,只是偶尔冒出一个鼻涕泡。

    倒是十分配合。

    为什么这个世上会有这样好养育的孩子?

    简直是天选天子!

    看似没有危险,其实也只是危险暗藏在珠帘之后而已,谁让王贞英只是太后呢。

    就算是有一颗精明的,又冷静的头脑,这样正式的场合,也只能是坐在珠帘之后,抱着并不是自己生的儿子,装模作样而已。

    这样的妇人,这样的孩童是根本无法给朝堂上的各位大员制造任何的压力的。

    王谧进门,瞄准目标,大步流星的就走了过去。

    “见过王公。”

    听到背后响起声音,王恭登时就愣了。

    眼前出现了王谧的笑脸,王恭哼了一声,也没有回礼。

    王侍郎却无所谓,你不吱声,我可就站这里了。

    不只是要站到王恭的目视范围之内,还就要站到他的身边,还和他肩并着肩。

    挤一挤。

    殿堂很大,我和你之间却没有距离。

    虽然王恭很嫌弃,但是王谧却偏要和他站在一起,这样的一幕好戏,就在众位大臣的眼前发生,能忍着不笑的,终究是少数。

    范宁毫不顾忌,哈哈大笑,袁悦之这边仍然是一副不屑的样子:不过都是一些凋虫小技!

    只有珠帘后方的王贞英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王稚远这厮,脸皮真的是厚不可测!

    大兄这样的小心眼子,以后可怎么办呐。

    斗不过,根本就斗不过。

    大朝会开始,掌握朝会进程的王贞英此刻却并没有说话,一个眼神过去,小得儿就捧着诏书走了上来。

    今日大朝会的一大议题,便是明确北府上下的封赏问题,这封诏书是王贞英早就准备好的。

    为了让文辞更加典雅,更加正式,王贞英还特地找到了宋轻音,请她帮忙润色。

    直到这时,王贞英才终于觉出宋轻音的好来。

    有这样一位女博士在身边,就相当于是女秘书啊,而且还是那种学识顶级,又细心,又正直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