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老夫饶不了你!(2/2)
作者:洗澡的兔子
    去就去呗,反正他也要找老王谈谈。

    就这样老王骂骂咧咧的走了,他忽然发现,他的那几个不太成器的儿子,竟然顺眼了几分。

    至少,他们的麻烦事,可是比王谧小子少得多了。

    这个王谧小子,明明不是他王荟的亲儿子,却比亲儿子还要让他操心!

    王荟走了,他不是一个人走的,他的身后还带着一大帮子人。

    这些小厮婢女,还有各个门户里的无聊人士,都聚集到这里,那叫一个齐整。

    王荟挥舞着小木棍,把他们全都给赶了回去。

    站在这里做什么?

    又不能帮忙,还不快点去干正经事!

    “没想到,王将军还挺通情达理的!”

    “看来,我们兄弟的日子不会难过了!”

    只有兄弟几个在一起的时候,刘裕他们讲话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他们两个今天也是一起出现在建康宫里的,对于自己来到建康之后的工作安排,已经相当清楚。

    不就是跟着王荟混吗,现在看来,这位将军待人接物还算和气,以后要是跟着他混,应该不会吃亏。

    王谧也点头称是,王荟的表现确实让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

    以后,寄奴他们免不了要跟着他混上一段时间,世家子弟里多得是小肚鸡肠的人,一个个的,本事没有多大,心眼却比针眼还小。

    若是王荟也是这样的人,那刘裕他们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现在看来,虽然不是亲父子,但王荟对王谧还是有那么一丝舐犊情深的。

    所谓的亲情难舍,或许也正是如此。

    比如,在王谧成就大业的历程中,他从来也没有把琅琊王氏的人当成自己天然的后盾,左膀右臂。

    这就好像是,明明王国宝和王恭全都是出自太原王氏家族,但在朝堂上也一样是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模样。

    晋末世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亲缘关系,已经渐渐被利益相关所取代。

    不能天然的就认为出自一家,在立场上就一定是站在一起的。

    但是,对于琅琊王氏的人,当然不能像对付王国宝一般,抬起大棒就抡上去。

    有所取舍是必须,像王荟这般识大体,还有能力的人,当然要注意拉拢。

    至于那些不上道的嘛,或许就没有留存的必要了。

    “你们就没有发现,手枪的另一大优点吗?”

    这两个人自从王荟走后,竟然也不再关注手枪的制造,一心琢磨日后的生活去了。

    这怎么能行呢?

    这里可是我的主场,不听我说话,你们还想干什么?

    王谧举着手枪,随意瞄准,得意洋洋的样子,活像一只开屏孔雀一般。

    急等着别人夸奖。

    刘裕檀凭之互看一眼,实在是找不出什么新鲜的吹捧点了,只能等着小王自己展开话题。

    不必担心,王谧是不会一直憋着不说的。

    很快,他就在自己站定的地方划了一个圈:“你们可都看好了,我是站在这里打枪的!”

    是啊,看好了。

    这又怎么了?

    大家又不瞎,还会认错?

    沈蒜子抱着手臂,眉头皱的死紧,好像那圆形的圈圈会有什么问题似的。

    一步、两步、五十步!

    五十步啊,亲人们!

    随着王谧越走越远,他报数的声音却越来越响亮,听着那一个个数字,刘裕他们的心情,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五十步!

    大家都是从襄阳战场上滚过来的,王谧的武艺有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数。

    耍两下大刀、射几支根本就打不准的箭矢,或许还可以,但是,绝对算不上是武艺精湛。

    而现在,五十步开外的稻草人,个头并不大,大约只相当于一个五岁孩童的身高。

    应该说,这个稻草人的打击面并不大,毕竟是沈蒜子临时鼓捣出来的东西,质量一般。

    然而,即便如此,王谧还是打中了它!

    而且是正中胸膛!

    不可思议!

    这简直难以想象!

    当王谧站到稻草人的跟前,把那枚铅弹从稻草人前胸的孔洞里挖出来的时候,刘裕他们的惊叹也连连发出。

    “稚远,你太厉害了!”

    “这样的距离,要是射箭,非得有不凡的膂力才能成!”

    刘裕说的没错,不要以为大江两岸的士兵,善射箭的人很多,就以为射箭、射弩是很容易学习的事。

    完全是错误,大错特错!

    不论是射箭还是射弩,都需要长期的练习,对弓箭手、弓弩手个人的身体素质有极高的要求。

    尤其是臂力,更是差一点都不行,即便是在箭手云集的北府里,能够准确射中五十步开外目标的箭手,也没有那么多。

    百步穿杨,那更是强手中的强手,是妖怪!

    要练成这样一个妖怪,没有几年的勤学苦练是绝对不成的!

    可是,打枪却完全不是这样。

    你看,就连王谧这样的武功废柴,也能够轻而易举的做到!

    刘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着檀凭之就跑了过去,没错,那稻草人上黑黢黢的弹孔,就是王谧打中的!

    “寄奴,你们看,我虽然武艺不高,却也能命中目标了,这就是手枪的一大优势。”

    五十步的距离,大约就相当于是现代度量衡中的二十到三十米,距离虽然不太远,但这已经是一个古代初级箭手可以射击的最远距离了。

    刘裕他们的惊叹,便是来源于此。

    “稚远,你说这是一大优势,那么还有别的优势吗?”檀凭之搔了搔大脸,疑惑道。

    瞎猫撞上了死耗子,说的就是檀凭之啦,凭借着没有那么缜密的思维,他竟然抓住了王谧说话的重点,不得不说是今日王府里诞生的又一大奇迹。

    王谧点点头,深沉道:“凭之说的对,手枪的优势确实还有很多。”

    “比如轻便易携带,士兵们训练起来也很容易。”

    轻便易携带这一点,确实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不管是再轻便的弓箭,都要比一支手枪沉重的多。

    弓箭的沉重也是制约弓箭发展的一大因素,不论选用什么样的木料,再加上那些部件,一支完整的弓箭,它的重量都不可小视。

    不要用现代的复合型弓箭来衡量,古代也根本没有这样的轻便材质。只能就事论事。

    虽然手枪也挺沉的,但是相比弓箭来说,还是要轻便的多了。

    正是因为轻便,才易学,更重要的是,使用手枪对于士兵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大大降低。

    大约会种地的人就能拿的起枪,只要能拿得起来,训练不还是很容易的事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