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谢艾的“良言”(2/2)
作者:过往不算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

    张氏一族尽亡,凉州军已无领主,西府军打着替凉州刺史张茂复仇的旗号进入了凉州。

    另外,李峻更是凭借大司马的身份,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了半个凉州,不仅剿杀了武威郡内的叛军,并且正在西郡与叛军征战。

    这其中的强弱对比,已然不是收复失地那么简单,而是李峻正在以朝廷的名义夺走凉州。

    如果再失去本土的民心,凉州真是要归于西府了。

    “你意欲如何?”

    张坦冷眼望着谢艾,质问道:“在其他二郡的兵马未到之前,你是想让本府单独领兵迎敌吗?”

    张掖郡的驻军并不少,兵力数量上原本是强于句渠知的羌氐军,由于大批胡蛮参与叛乱,才导致句渠知的兵力大大增强,超过了守城的凉州军。

    既然失去了先手,张坦也只能守在城中,等待其他兵马的汇合,才能出城反击。

    谢艾望着张坦,淡淡的问道:“府君,您有没有想过,一旦敦煌和酒泉的兵马离境,叛军若是派兵奇袭那两郡,您又该作何应对呀?”

    兵战伊始,谢艾曾力劝张坦主动出兵救援武威郡,趁着句渠知的兵力不强,一举将其杀溃,从而也能阻止西府军进入凉州。

    然而,在张坦的诸多顾虑下,谢艾的献策未被采纳。

    当句渠知领兵进入张掖郡后,谢艾同样主张应该以张掖的凉州军为主战,其他郡县的兵马为策应和围堵,将杀来的叛军赶进武威郡,让他们与西府军拼命。

    可是,张坦为了稳妥,依旧拒

    绝了谢艾的建议。

    正是张坦在战事上的犹豫不决,导致参与叛乱的胡夷越来越多,造成了眼下数万叛军围城的困境。

    张坦出自于敦煌张氏,他的族人皆在敦煌郡,那里是他的根基所在。

    此刻,谢艾提及敦煌郡,直接点到了张坦的关键处,这让张坦想要继续等待的心松动了起来。

    “你是说...他们在为批亢捣虚之计?”太守张坦虽然迟疑地问着,额头上却已然冒出了冷汗。

    “批亢捣虚”是指打击对方要害及防备不周的地方,出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府君,叛军攻入张掖,虽有围城之态,却未有强攻之举,始终在周边的村县烧杀掳掠,此举何意呢?”

    谢艾望着张坦,眉头紧锁地继续道:“句渠知是在杀给我们看,他要让守城之兵心悸,继而摧垮凉州军的军心,同时也让世家大族与百姓不敢再有反抗之意,彻底臣服于他。”

    这一次,张坦没有反驳谢艾的话,而是默默地听着,心惊胆颤地权衡利弊。

    “杀完了张掖的人,他们必然会派人进入酒泉和敦煌二郡,那里也有百姓,更有世家大族。”

    谢艾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句渠知会以在张掖所施的暴行作为要挟,勒令酒泉与敦煌的大族归顺,也必然会让他们参与到叛乱中,否则便会死。”

    “届时,咱们的将士们还能分清谁是叛军吗?还会有多少凉州军卒能追随府君来平叛呢?”

    说罢,谢艾冲着张坦躬身施礼,跪坐到原位。

    凉州军虽属州府统辖,但不少军卒和将官都与当地的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有的大族选择投降句渠知,并且参与叛乱,所对应的凉州军将必然受到影响,不仅仅是军心动摇,甚至会带着所属的兵马加入到叛军中。

    谢艾所提的情况是一种可能,张坦却知道这种可能出现的几率非常大。

    只要有商讨的余地,没有人愿意被灭门乃至诛灭全族,即便是敦煌张氏亦是如此。

    另外,一旦叛军进入酒泉和敦煌,聚在张掖的凉州军必然要分兵回援。

    如此一来,凉州军的战线将被拉长,造成首尾难顾,极有可能陷入被分割包围的困境。

    届时,不但敦煌与酒泉不保,就连张掖郡也将会城破人亡。

    而且,若是...敦煌张氏也反了,自己这个领兵之将该如何做呢?继续平叛吗?杀光自己的族人吗?

    想到此处,太守张坦轻轻地摇了摇头。

    继而,他望向谢艾,问道:“谢主簿,你认为西府军何时能进入张掖境内?既然他们宣称替朝廷平叛,为凉王报仇,理应对张掖郡施以援手呀!”

    谢艾苦笑了一声,拱手道:“府君,属下对此也不知应该如何作答,您还是莫要将希望寄予西府,他们不会救援张掖。”

    其实,谢艾的心中还有一个直觉没有说出来。

    他觉得西府军之所以止步不前,驻兵于弱水北岸,并非只是要防止叛军回援武威郡,而是在等张掖的大败,甚至在等张掖太守张坦的死去。

    或许,只有张坦的死或是降,才能让西府对氐王句渠知发起全面攻击,才能彻底结束这一场叛乱。

    谢艾相信自己的直觉,所以也便说出了刚才的一番话。他希望能由此让凉州恢复平静,如此也能让百姓早一些脱离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