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杀人更要诛心(1/2)
作者:过往不算
    听着李峻连续的问话,杜麟望了一眼傅伦,摇头道:“若论计谋的话,比不上傅伦和江惇的。范越的性子较为急躁,和守在高坝的那个樊虎挺相似,做个领兵拼杀的武将倒是可以。”

    樊虎,平茶洞武陵蛮大司樊凛的儿子,樊慧娘的亲弟弟,入梁州的定武堂为学员,李峻此番也将他从定武堂带了出来,与江惇几个少年人一同到战阵上磨练。

    李峻点了点头,继而又望向傅伦,笑道:“为将者,不一定要有万夫不挡之勇,领兵攻伐,是要靠战力,更要靠脑子。”

    说着,李峻抬手点了点头,继续道:”为将之勇,勇在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更要勇在临大节而不屈,赴大难而不惧,威而不怒,严而不酷。”

    傅伦闻言,想要单膝跪地受教,李峻摆了一下手,笑道:“傅伦,自古豪杰不论出身,领兵之将亦是如此,你与江惇几人都是有勇善谋,西府军的将来就需要你们来支撑。”

    不过,傅伦还是单膝跪地,拱手道:“多些大将军的教诲,属下一定会将这些话牢记于心。”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随着西府武威军对西南的完全掌控以及未来的发展,李峻希望自己的身边能有更多的人才出现,更希望能为西府军带来新鲜的血液。

    如此,才能在扩大势力的同时,既可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也不会出现几方势力独大的状况。

    就在李峻与傅伦闲聊领兵之道时,位于大荔县东十里的中瑶村外已然展开了厮杀。

    樊虎率领三千步战军就驻守在中瑶村外的高坝上,所处的位置正是由风陵渡进入雍州的必经之路,也处在了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

    由于赵国在风陵渡的西岸本就有守军,李峻也因此并没有将兵马安置在风陵渡口,而是命樊虎带兵守在了中瑶村。

    然而,以石瞻为将的石赵援军很快攻破了刘赵的守军,强行冲过了风陵渡,更是杀到了中瑶村外的高坝下。

    石瞻所领的兵马多以羯骑兵为主,近两千的步卒在攻取风陵渡时便已死伤殆尽,等到羯骑兵杀至高坝后,石瞻不得不将一部分羯骑兵改为步卒,用以攻取有一丈多高的坝子。

    樊虎所守的高坝北侧是晋原山的余脉,山梁直接与大河相连,形成了一道陡峭的屏障,挡住了沿河北上的路。

    高坝与晋原山余脉相连,连接处有一条缓坡的山路可行,由此路登上高坝进入大荔县,再有大荔县可进入关中各处。

    当下,樊虎觉得自己好像就是在守一座城池,而这条狭长的山路就是城池的大门,他不停地指挥军卒激射着弓弩,以此来阻挡石瞻军不断的进攻。

    不过,石赵军也并非都是庸碌之辈,尤其是这些久经战阵的羯骑军卒,他们的悍勇并非是寻常之人可比,这也是风陵渡的刘赵守军尽数被杀的原因。

    在几番强攻未果下,石瞻命人将几十匹战马赶到了缓坡处,并用长枪猛刺战马的屁股,使战马吃痛受

    惊狂奔,一举冲开了山路上的防御。

    不多时,数百名羯骑军冲破山路登上了高坝,挥舞着兵刃与樊虎所领的步战军厮杀在了一起。

    山路被冲破,便会有更多的羯骑军冲上高坝,石瞻更是纵马与剩下的羯骑一同杀了上来。

    不过,就在石瞻命部众围住樊虎及其所领的步战军时,李峻亲率的两千轻骑军如狂风般席卷而至,瞬间便冲破了石瞻的包围圈。

    学以致用,兵战之事更是如此。

    然而,并非是看了兵书就能战,善战则更需要多番的迎敌来获取经验,同时也要有灵活机智的头脑,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

    天才与常胜将军的确是有,但毕竟是极少数。

    对于樊虎这些少年人的一时胜败,李峻并不过于在意。

    他反倒希望能让樊虎等人多经历些磨难,如此才能在今后的征伐中积累到经验,也能更好地做到谨慎细致。

    李峻的领兵到来,让一时略有慌乱的樊虎振奋了精神。

    他身上的那股蛮杀之气再次迸发了出来,狂吼地将手中的斩风刀劈向了羯骑军卒。

    武威军的战力不输于任何一支兵马,即便是对方的兵力多于自己,也丝毫不会影响到每一名武威军的心态。

    这种心态可以说是一种漠然,是每个人在平日里的操练以及无数次地拼杀中形成的。

    “无论怎样,人将终有一死,何必要畏惧死亡呢?”

    “你的拼杀就是为了能让身边的兄弟们有命在,而那些兄弟们的死也是为了能让你活下去。”

    这样的话语,在武威军的操练场上常被说起,如同洗脑般日复一日地灌输进每一名军卒的心中。

    如此一来,军卒们在拼杀中漠视了对手的生命,如同毫无情感的杀人机器,却也是最在意身侧兄弟的杀人机器。
第三百四十八章:杀人更要诛心(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