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辽东各方因势而动(2/2)
作者:碧海思云

    也是在那个阶段,阿会部脱颖而出,成了五部之中实力最为雄厚的部落,而阿会氏也成了世袭的联盟酋长,从阿会部贵族把“阿会”姓更为“奚姓”来看,阿会部已成了可以左右“奚国”的势力。

    权力的集中,也使奚氏野心壮大,他们和契丹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结盟南下中原,屡屡成为突厥汗国、契丹、高句丽的急先锋。这次契丹南下,名义上大隋臣服的奚族似乎也参与了,只不过他们不像契丹那么醒目而已。

    但是不管如何,杨集都觉得奚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只因奚族的存在,已经成为大隋东西方沟通的最大障碍。若是将它纳入大隋版图,那么大隋的版图不仅变得更加完善完美,而且走向高句丽的道路也变成两条——一条是燕山以南的辽西走廊,一条是燕山以北的战略通道。

    此番奚族大酋长自己送上门来,诚可谓是及时雨哪!

    “大王,奚族此来,所为何事?”郝瑗见杨集露出了笑容,好奇的问道。

    杨集将信笺交给郝瑗,微笑道:“我们在契丹的表现,让奚族害怕了,他们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契丹,便跑过来‘畅叙友谊’。对了,他们这次还带了十万只羊、万斤肉干前来犒军呢。”

    众人闻言大喜,大家正为粮食担心,不料奚族竟然这么识趣。

    李大亮询问道:“大王,要不要去接他们?”

    杨集目光看向达奚景:“达奚将军。”

    “末将在!”达奚景连忙起身。

    “你带左卫将士去迎接奚人,让他们看一看我大隋精锐的鼎盛军容。”

    “末将遵命!”

    “大王!”不等达奚景出帐,一名信使快步进入大帐,大声道:“启禀大王,有粟末靺鞨使者忽赐泰求见,使节团已经进入大安县北部。”

    杨集和郝瑗相视一眼,能够看到对方眼中喜色,杨集当即向他说道:“我要接待奚族大酋长,你先去大安县,代我接见忽赐泰、了解对方情况。”

    “卑职遵命。”郝瑗应命而去。

    。。。。。。。。

    大兴宫、千秋殿内,杨广正与太子杨昭、议事堂诸相、六部尚书、诸多大将军商议东北军情。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幽州军情不断送来,也使朝廷重臣对于当前局势知之甚详,大家都没有想到区区一场报复之战,会演变成辽东大乱的局面。

    对于杨集搞事的本事,大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个家伙,西北的烂摊子还没有收拾干净,竟然又去东北搞出一个大乱子。

    简直不像话。

    杨广一边听着众臣议论,一边神情悠然的喝茶,他既不动怒、也不询问。

    说起来,他对于杨集的闯祸的能耐,早就完全免疫了,就算那厮现在杀入辽东,杨广都不觉得有什么意外。相反,若是那厮不搞出点事情,那才叫太阳打西边出来。

    但是杨广心中也清楚,杨集其实并不是一个无事生非、无中生敌的人,只不过他总是爱把小事无限扩大罢了。就拿现在来说,大抵是高句丽在某些地方惹火了杨集,然后杨集搞出了什么过激反应,于是高句丽就气急败坏了。

    虽是如此想,可杨广心里还是有些后悔了;他后悔自己不该在局势未明之际,就移民过去。

    现在好了!

    数十万人的辽州新民,成了杨集的巨大负担不说,还把他的手脚死死的绑住了,这让他怎么打仗?

    更要命的是,他在杨集出征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你只管打仗,后勤物资我包了’。可是大雪封路,导致南方的粮食运不上去,这就让他觉得自己失信于杨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圣人,滕王发来战报,称是从冀州各地集结了三万大军,从时间上算,此军应当到了瀛州一带,幽州各州已经筹齐了各种物资、兵器和粮食。”段文振向杨广汇报冀州、幽州的备战情况。

    “粮食筹集了多少?”杨广问道。

    “回禀圣人!”段文振拱手道:“滕王在战争之前,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名义、从黎阳仓调集五十万石粮食北上,但因为数量巨大,又逢大雪封路,故而只有三十万石到了幽州,而幽州各州也纷纷将本地官仓运至作战前沿,据说平州临渝关屯有三十多万石,如今正设法北去辽州黄龙城。”

    杨广估算了一下,沉声说道:“粮食数目差不多,但运输速度太慢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三十多万石粮食运到辽州作战前线。”

    段文振说道:“圣人,现在大雪封路,微臣认为运力有限,能否先把应急之粮送去?后面……”

    “闭嘴!”杨广目光凌厉看了段文振一眼,“你的意思是让辽州军民饿着肚子作战?”

    段文振吓了一跳,行礼道:“微臣不敢!”

    “圣人!”苏威连忙拱手道:“如果要在冰雪融化之前把这些粮食全部送达辽州,至于还得再征数倍民夫。”

    “与我有何干系?我现在只知道辽州数十军民即将要与外敌作战,而他们此刻,正在等粮食吃、等衣服穿、等武器打仗。”杨广冷冷的扫视大家一眼,说道:“至于其他的,我一概不管,否则要那些地方官何用?传令下去,平州、营州官员若是胆敢贻误战机,先把刺史、总管给我砍了。”

    众人闻言,不禁吓了一跳。

    “圣人,辽州急报!”此时,杨安拿着一封信,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

    杨广接过书信,打开细看,这是杨集亲笔写来的书信,上面详细的写了辽东的情况:首先说高句丽处于南北对峙的格局,两派争权极其严重;在对待大隋的态度上,渊氏为首的北方派主战、高氏为首的南方派主和,如今主和派占据上风。只要大隋没有主动进攻,那么全面战争就打不起来,请朝廷大可放心。

    其次说是乙支文德偷渡辽州,企图出使突厥一事,然后再叙说杀掉此人的种种好处;

    第三点,则是介绍起了粟末靺鞨,并说突地稽拥有五万青壮,可从北部威胁高句丽军,突地稽已经准备了。

    最后说辽州东山县、燕州、营州、平州戒备森严,高句丽军即便是主动进攻、杀进辽州,受损的也只是新四县而已,而在战争之初,他能够抢先把黄龙、朝阳、赤峰三县的百姓转移到南方各州,所以最终受损的,其实只是大安县的百姓,但是在高句丽军进军之时,他完全可以放弃大安县百姓,率领大军杀入人口密集的辽东,来他个互相伤害,看谁最先支撑不住。

    看完书信,杨广明白杨集已经做了万全准备;如果高句丽真的胆敢开战,那么大隋折损的也只是大安县百姓,可是对于高句丽来说,却是伤筋动骨。

    这生意,划算。

    当然了,杨广也明白杨集爱民如子,所谓的放弃,其实是无奈的选择;若他在关键时刻这么选了,那才是一名统帅应有的心理素质,不然的话,杨集就不是一名合格统帅。

    杨广并不打算把这封信给大家看,只因这封信的内容牵涉到高句丽太多内幕消息,尤其是乙支文德之死,能够令高句丽北南两派进一步决裂,若是给大家看了,难免会有人传出去,这样便破坏了杨集嫁祸于渊子游的计划了。

    “卫王已经有了万全准备,大家尽管放心。不过临渝关的粮食还是尽快运输过去。”杨广收好信件,缓缓的向大家说道。

    “喏!”众人见杨广语气和缓,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刚才,真是好生吓人。

    。。。。。。。。。

    【注:奚族是五个大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南北朝、隋朝时期,大酋长由阿会部酋长长期担任,他的尊称其实叫做‘莫贺弗’,而另外四部酋长的尊号则是“俟斤”。为了便于识别、阅读,所以用大酋长、酋长来称呼。】

    (求月票、推荐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