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武举总监察(1/2)
作者:碧海思云
    杨集在大隋王朝的生活极有规律,为人也很自律,尽管有着纨绔之王的霸气字号,但那是打出来的凶名,与青楼妓院等烟花之地无关,他只去过凤鸣楼一次,结果还以打架斗殴告终。正因如此,导致独孤敏认为儿子不懂男女之事,在婚前让柳如眉当他启蒙老师,结果毫无经验的柳如眉,反而被杨集启蒙了。

    他知道战争贯穿了整个大隋王朝,弱肉强食是大隋人的生存主题,所以他觉得自己想要活下去、想要过得好,真才实学是必须的。至于穿越带来的“知识”只能当作灵光一闪、当头棒喝的“顿悟”,而不是真才实学,“顿悟”的作用虽然极大,但要是过于依赖,早晚要玩完。

    正是鉴于这个认识,所以杨集在学习方面,向来不落人后。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刚泛白,杨集便已晨练归来。

    当他梳洗完毕,正与大小老婆一起吃早餐之时,秋水进来禀报:“启禀大王,宫中内侍来报,说圣人请您入宫。”

    “知道了!”杨集点了点头,向秋水吩咐道:“你们等会陪两位娘子去西市,下去用膳吧!”

    “喏!”秋水一礼而退。

    杨集用汤匙有一下没一下地搅着香喷喷的碧粳鸡粥,十分纳闷的问道:“我都放大假了,早朝很我有什么关系?难道今天是十五?”

    萧颖也感到有些奇怪,说道:“今天是十一,没有早朝,也许是圣人有事相召吧。”

    杨集知道朝廷官员是十天一休,今天是双十一,日常朝参也会停止举办,大部分官员都在家里享受难得的假期,杨广召见自己,应该是与早朝无关,漫不经心的说道:“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说到这里,杨集的声音忽地戛然而止,蓦地抬头望着萧颖。

    萧颖随口问道:“莫非郎君想到什么了?”

    “估计是你兄长把我卖了。”杨集想了一想,有些郁闷和恼火的说道:“宇文述老奸巨滑,知道武举总监察是上下得罪人、吃力不讨好的差使,便投圣人所好,跑去搞什么不伤大雅的三十六将排行榜去了。使得武举总监察空了出来,可是已经过了好几天时间,圣人一直没有安排亲的总监察。我估摸,圣人是听了你兄长的告密,便打算把烫手的武举总监察甩到我头上。毕竟我现在很闲。”

    杨集越说越觉得是这样,一下子觉得香喷喷的碧粳鸡粥也不香了。

    萧颖一下子懵了,经过昨天晚上的对话,她知道武举乙榜是圣人重视的真正的唯才是举,但同时也是世家门阀、文武百官钻营之处。丈夫要是当上总监察,并且公平取士,那么会把世家门阀、文武百官得罪光;如果不公平,圣人第一个会收拾丈夫。

    她沉吟了一下,问道:“会不会是世明?”

    杨集断然道:“世明那孩子我了解,他是不会把我火坑里推。”

    萧颖秀眉紧蹙,犹豫着问道:“郎君为何这般肯定?”

    杨集淡淡的说道:“世明聪明啊!而我又是支持他的叔叔,他的半壁江山需要我来顶,怎么可能把我往武举这个大火坑推?”

    “郎君,现在如何是好?”萧颖见到丈夫无可奈何的模样,心中大为恼火!不过她恼火的对象不是丈夫,而是她那坑人的同父异母兄长萧玚。

    武举由兵部举办,自己的兄长身为兵部尚书,却捅下天大的娄子,丈夫发现了漏洞并好心提醒,他于是急匆匆入府商议,而丈夫,又好心好意的教他如何去补救。

    由于事关重大,兄长肯定是紧张的入宫请罪了,并且在圣人追问之下,十分干脆的把丈夫给卖了。

    兄长的本意或许是不愿贪这份功劳,但是丈夫明明在私底下教他,分明就是不要这份功劳了,可他依然把丈夫供了,这就是间接的把丈夫推进了这个大火坑。

    如果此事为真,那么她的兄长此举,往轻里说是不仗义、不道德,往重里说,就是背恩负义、恩将仇报。

    “别想太多了,先入宫见了圣人再说。”杨集把变凉了的碧粳鸡粥一口气干了,笑着说道:“我弄死贺若弼、元岩、窦谊、独孤陀,又从并州带来十二车罪证,关陇贵族恨透了我;另外,我又是禁书令的反对者,让天下士族对我恨之入骨。可以说,我已经是一个仇敌满天下的人了,再得罪世家门阀一次也无所谓。”

    这是杨集的实话、心里话,而且他也希望武举圆满成功,如果自己当上总监察,一定比对其他人公平、公平。

    然而他越是这么说,萧颖越觉得他是在意自己的感受,安慰自己,在感动、甜蜜得一塌糊涂的同时,对兄长更加光火。至于兄长是不是卖了丈夫,杨集是不是武举总监察、能不能当武举总监察,反而被她忽略了。

    这也不能怪她。毕竟萧颖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小少妇,而这个年龄的女子若是到后世,顶多刚刚进入大学,这个年龄段的女子一旦浴入爱河,几乎都是以爱人为重,一旦涉及到所爱之人,智商总是难以避免的直线下降。

    杨集收拾停当,便坐上马车,在亲兵的护卫下,向大兴宫奔去。

    。。。。。。

    旬休对于皇帝杨广来讲,和平时没有区别。大隋王朝虽早已实施五省六部、十一寺的官制,但是因为每个重要职务都涉及到大隋王朝国基,所以各部寺的职能需好仔细斟酌,如此一来,便使各部、各寺的职能尚未得到明确,职能重复的职务大有所在。

    虽然杨坚、杨广也想撤并重复职务,可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故而也不能头脑发热的去搞。

    时至今日,大隋王朝的宰相,权力小得可怜,处于一种辅助、建议的地位,几乎没有什么决断权。如此便使大部分政务都要皇帝亲自过目、批复,好在杨广正值盛年、体力极好,也渐渐的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

    一大早,杨广便来到中华殿御书房批阅奏疏,他随手打开一份吏部呈上的任命书,吏部决定任务升延州刺史李渊为管州(荥阳)刺史。

    在杨广的计划中,他要扶持士族牵制关陇贵族,但又不能让士族一家独大,所以他也不想对关陇贵族打压太狠。而关陇贵族之中,最令杨广忌惮的是独孤、元、窦三大世家。

    至于李渊,他虽然是李氏家主、独孤氏外甥、窦氏女婿,但李氏已经没落成弱势家族了,于是杨广便决定扶持李渊这个姨表兄,让他从内部来搅乱、分化关陇贵族,如果他成为关陇贵族新兴一派,定然令深感威胁来袭的三大派如坐针毡。他手中这份吏部任命书,就是根据他的意思下发的。

    杨广随手在任命书上写了一个‘敕’,便放在了一边。

    延州是中州,而管州是上州;中州刺史是从五品上,上州刺史是从四品上,两者之间足足相差五个品秩,杨广随手写的“敕”字,至少令李渊少走了几年路。

    他又拿起一本吏部任命书观看,发现是对杨素的最新任命书。

    望着这份任命书,杨广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了起来,陷入了左右为难的沉思之中。

    自杨谅之乱被扑灭以后,杨广就在考虑三件大事:首先是迁都洛阳、其次是确定储君、第三就是朝廷权力的划分。

    前面两件大事,他已经圆满的解决了,现在他的重点考虑的便是朝廷权力格局。

    帝王讲究的是平衡之术,绝对不能让一家独大,否则天下危矣。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没有借杨谅造反案对关陇贵族赶尽杀绝,他要留下一部分关陇贵族来制衡北方士族,同时要把弱小的南方士族也扶持起来,这样便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杨素却成了杨广平衡权力的拦路虎,他不但是威望素著的朝廷第一重臣、军方第一帅,而且他的子弟、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的存在已经使天下权力呈现出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十分不利于天下的稳定。

    当然,杨广不可能把杨素一刀杀了,一来是杨素有拥立之功,二来是杨素威望大,如果杀了功勋卓著的杨素,定然会引起朝纲大乱。

    更重要的是杨素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他在平定杨谅之时被大雨淋一场,差点就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了。如果杨广杀掉这样一个寿元将尽的老臣、老人,着实是得不偿失。

    杨广想了想,便在任命书上写下一个“敕”字,正式任命杨素为尚书令。

第296章:武举总监察(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