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开创了一个流派?(2/2)
作者:心落无白
    林婉兮起身,像模像样的对李承乾和李治行了一礼,然后就欢天喜地的去找大熊猫玩去了。

    “皇姐,大宝小宝是什么?”坐在李丽质旁边的李治,见林婉兮离开了,拉了拉李丽质的衣袖小声问道。

    “大宝小宝是两只食铁兽,已经被驯服了。”李丽质说道。

    “皇姐,那我可以去找它们玩么?”李治不知道食铁兽是什么,但是见林婉兮去玩了,他也想去看看。

    李丽质有些犹豫,两只大熊猫虽然被驯服了,但是到底也是熊,李治身份高贵,万一出什么事,就不好了,但是看到李治眼中的渴望,实在不忍心拒绝,说道:“去可以,但是要听我的,不然我就让人送你回宫,明白么?”

    “嗯。”李治连连点头。

    “太子哥哥,你在这歇着,我带雉奴去玩一会。”李丽质对李承乾行了一礼说道。

    李承乾心中一喜,他一直想着怎么才能和林轩单独聊聊,现在李丽质走了,这里不就剩下他和林轩了么。

    “这次孤就是陪雉奴来的,他玩的开心就好了。”李承乾不动声色的说道。

    等李丽质领着李治离开后,李承乾看了看伺候的侍女都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候着,压低了一些声音说道:“前几日子初和诸多夫子大儒比试,赢的胜利,只可以孤没能前去,未能瞻仰子初当初的风采。”

    要是以前,林轩被人这么夸,多少会觉得不好意思,毕竟自家知道自家事,要是靠他肚里那点墨水,随便找个人他也不一定赢的了。

    但是穿越这么久,他已经习惯了,闻言笑道:“太子殿下过誉了,臣只是侥幸而已。”

    “哈哈,你就别自谦了,你的文章和词孤都听过了,别的先不说,勾栏瓦舍唱的词,能被你写的带着一丝仙气,完全扭转了词给人的一惯印象,想必等你这首词传开以后,肯定有许多人会尝试写词。”李承乾说道。

    林轩一怔,李承乾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词最出现在南朝,隋唐时期已经兴起了。

    但是为什么人们一提到词,想到的便是宋朝呢?

    因为最早的词非常俗,加之唱词的都是烟花巷柳的伶人,属于下九流。

    所以文人都不屑于去写,加上上层人士并不认可这种文体,就导致了词并没有发展起来。

    一直到五代十国,词受到上层人士的喜欢,才开始发展起来。

    加上无数文人墨客,写出了很多流传千古的词,让人们知道,词原来也可以写的大气磅礴,词也可以明志,词不单单只是俗,为词赋予了新的生命。

    但即便在词非常发达的宋朝,也不是所有词都能受到认可。

    就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来说,他的词被广泛传唱,每写一首词,要不了多久,在大街小巷就能听到有人传唱,这一点,即便是苏轼都比不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柳永的词写的非常的‘俗’。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不会有几个市井百姓能理解。

    而柳永的词让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百姓,都能听的懂。

    正是因为其‘俗’所以才受到追捧。

    然而这种‘俗’却不被上流人士认可,导致柳永一直到暮年才考中科举。

    可以说,宋朝的词并不是一开始的词,而是宋朝文人开辟出新的一个流派。

    而《清平乐·画堂晨起》就不是传统的俗词,也为天下文人开了一个头。

    难道自己开创了一个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