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迁都?(2/2)
作者:心落无白
    劫掠虽然没有屠杀那么残酷,但是那些富户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常大。

    一旦做出劫掠的事情,以后吐蕃再次进攻吐谷浑的时候,那些富户担心被劫掠,肯定会不惜代价的帮助守军守城,这样一来,攻城的代价就会大增。

    然而松赞干布现在真在气头上,根本不听劝,说道:“我能打下吐谷浑一次,下次依旧能打下来,如果不劫掠富户,那些士兵的奖赏哪里来?”

    禄东赞哑口无言,吐蕃刚平定不久,财政方面确实比较拮据。

    士兵立功要是得不到赏赐,肯定会军心不稳,如果不劫掠,吐蕃后面的日子确实会非常难过。

    国之大,好战必亡。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打仗打的就是钱。

    士兵死了要抚恤,立功要奖赏,打仗的时候要让士兵吃饱,无论哪一样都离不开钱。

    汉武帝打匈奴是打赢了,但是也把大汉打空了,加上后面天灾不断,朝廷国库空虚,汉武帝晚年,西汉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了。

    汉文帝、汉景帝采用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经济慢慢发展了起来,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来,所以这两位皇帝在位期间也被称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也给汉武帝积攒了丰厚的家业,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基础。汉武帝继位了之后,开始北击匈奴,每次攻打匈奴都会耗费大量的军费,于是汉武帝加重了民间赋税,还使用很多酷吏去民间强制征税。

    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所以社会矛盾激化,一些人甚至发出来要求汉武帝禅位给其他有能力的人的呼声。

    松赞干布选择劫掠虽然是愤怒之下做的决定,但是他并没有完全被愤怒蒙蔽理智。

    如果他不下令劫掠,回去以后必定就要增加吐蕃百姓的税收,这样对吐蕃来说也不是好事。

    至于以后征伐吐谷浑,百姓会不会拼死抵抗,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想通了这些问题,禄东赞没有在劝阻,而是说道:“国主,劫掠可以,但是必需严零那些将士不准乱杀人。”

    禄东赞不用想,也能想到,一旦这个命令下达下去,将士在劫掠的时候,肯定会为自己弄一些好处。

    那些将领可以贪墨一些劫掠来的钱财,士兵分不到,自然就会去抢那些百姓的。

    这样一来会造成大量的杀戮,禄东赞同意劫掠,但是想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

    松赞干布点了点头,下令让各地守军劫掠当地富户,并严禁对普通百姓动手。

    为了防止有人阳奉阴违,松赞干布还把自己的亲兵派出去一部分到各地监督。

    安排好了这些以后,松赞干布对禄东赞说道:“国师,此次回去以后,我准备迁都。”

    “迁都?”禄东赞震惊的看着松赞干布。

    一个国家的首都,不是说迁就迁的,吐蕃从一个小部落,传承到松赞干布已经第三十三代了,都城一直在雅隆河谷。

    这里有松赞干布父亲和祖先的坟墓,也是吐蕃的发源地,可想而知迁都会面对多大的阻力。

    “没错,我准备把都城迁到逻些去,那里的险要地理形势,有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最重要的是那里是吐蕃的中心地区,可以居中控制四方。”松赞干布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他平叛之前,曾在逻些招集士卒,训练军队,与这里的部落首领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得到他们的拥戴,他平定叛乱的武力,都是这里的部落成员,如果想控制着这支兵力,就不能远离这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