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李治的深夜召见(2/2)
作者:清九玄
    这和武承嗣的想法不谋而合,刚才,武承嗣之所以觉得李治在试探他,就是因为李治选择他的理由太过牵强。

    朝廷中能人无数,如果真的只是为了对付武媚,他怎么可能会选自己这个武氏子弟。

    那么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是武氏子弟,所以李治才选中他,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武媚娘。

    不得不说,李治为了保住心爱之人,又不丢掉皇帝的责任,这一番安排真的是煞费苦心。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要不要答应?

    “陛下,臣就算想要制衡姑母,只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武承嗣苦笑道。

    李治一摆手道:“这个容易,只要你答应朕,朕就会让你尽快拥有制衡皇后的力量。”

    武承嗣内心猛跳了几下,脸上却丝毫不动声色,沉默了好一会,说道:“陛下,臣可以答应您,但臣有一个要求。”

    “你尽管说。”

    武承嗣沉吟道:“臣只是个武将,并不擅长朝堂争斗,臣觉得最好的办法是用军队威慑住姑母,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与她在朝堂上相斗,以免一发不可收拾。”

    李治沉吟半晌,道:“你说的有理,能避免起冲突最好。但太子身边不能没有人辅助,刘仁轨年岁已大,等他死了后,太子还是有被架空的可能。”

    武承嗣沉声道:“陛下,请恕臣直言,太子要想真正成长起来,就必须自己亲身经历一些事才行,不能全靠别人。”

    李治吃惊的抬起头望着武承嗣,愣了好一会,缓缓道:“承嗣,朕总算明白你为何能屡屡破获大案了,你的见识确实与常人不同。”

    隔了一会,李治叹道:“你说的很对,有些事情安排得再周到,也未必真能起到作用,就让太子自己去经历吧。”

    武承嗣已经完全将自己带入大唐忠魂的角色,见李治迟迟不提太子的身体,他自然不能不问。

    “陛下,太子殿下的身体毕竟不太好,如果……如果他也……臣该怎么办?”

    李治目光微闪,叹了口气,道:“承嗣,你觉得英王和殷王哪个更适合做太子?”

    武承嗣肃然道:“臣是个武将,陛下让臣辅佐哪个,臣就辅佐哪个。”

    李治颔首道:“好,这事你暂且不必管,将来若是太子真的不幸病亡,自会有人持朕的旨意来找你,到时候你按照旨意行事即可。”

    “臣遵旨!”

    李治忽然拍了拍手,一名黑甲军士进入寝殿,李治递过一块黑玉牌,说道:“承嗣,你拿着这个,跟着他去吧。”

    武承嗣接过玉牌,只见上面的花纹十分古怪,一圈套着一圈,就像轮回眼似的。

    他没有多问,跟在黑甲男子身后,来到一间偏殿,这间宫殿比李治的寝殿还要漆黑、阴暗。

    武承嗣正要问话,那名带他来的黑甲男已经转身离开了。

    就在这时,一点亮光忽然闪耀在殿内,只见一名戴着狼脸面具的黑衣男子,手持一只蜡烛,静静站在角落。

    瞧见武承嗣右手握着的玉牌,狼脸男子缓缓走了过来,单膝跪地道:“不良人第二营校尉杨铉,拜见长官。”

    武承嗣心中一惊,道:“你是杨铉?韩王手下的不良副帅杨铉?”

    “是的,属下的官职是不良人校尉,按照不良人的规矩,我们只需听命于持有“黑石玉牌”之人。”杨铉回答。

    武承嗣明白了,李治收回了韩王的“黑石玉牌”,将这支不良人的力量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杨公请起,以后就请多多指教了。”武承嗣轻轻道。

    杨铉站起身,道:“不知殿下可否让属下检查一下黑石玉牌。”

    武承嗣将玉牌递了过去。

    杨铉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后,将玉牌还了回来,说道:“玉牌无误,属下以后会一直跟随在殿下身侧,殿下有吩咐,可以随时向我下达命令。”

    武承嗣缓缓道:“那好,我现在就有一件事要你去办。”

    “殿下请吩咐。”

    “你知道骆家小姐被关押在何处吗?”

    “在火凤社一个据点内。”杨铉毫不犹豫的回答。

    武承嗣点头道:“很好,你立刻去救出她,然后再去水军都督府,配合官军剿灭火凤社所有成员,你拿着这个印信去吧。”

    说着,武承嗣递过一块“长平郡王”的腰牌。

    杨铉道:“殿下,您如果要剿灭火凤社,属下便可以办到,无需借助都督府的力量。”

    “但是会有伤亡吧?”武承嗣道。

    杨铉愣了一下,道:“殿下,我手下的人中没有一个怕死的。”

    武承嗣笑道:“我知道你的手下都很优秀,但我既然成为了你们的上官,就要对你们的生命负责,按我说的去做吧。”

    杨铉迟疑了一下,总算接过了令牌。

    ……

    离开乾龙殿后,武承嗣才发现背心湿透了。

    俗话说机遇和危险并存,这句话一点不错,今天只要有一个地方出了差错,他很可能就无法走出这座宫殿了。

    然而他毕竟闯过了这一关,不仅获得了李治的信任,还得到了一支强大的力量。

    不过武承嗣很清楚,这一关虽然过了,等在他前面的还有一关,虽然不会这么凶险,但也绝不能有丝毫大意。

    果不其然,刚离开乾龙殿不久,武媚派的人找了过来。

    “王爷,皇后殿下请您过去。”上官婉儿带着几名宫女,来到武承嗣身前。

    武承嗣打量了她一会,见她低着头,并没有任何别的表示,点头道:“知道了。”

    武媚的寝殿比李治的小一些,同样的空无一人,不过与李治那边的昏暗相比,这里被烛火照得明光烁亮。

    武媚坐在床榻上,与双眼无神、略显佝偻的李治不同,她坐的笔直,脸上带着凛然的威严。

    “侄儿拜见姑母。”武承嗣不敢多看,躬身行礼。

    武媚指着身侧一张椅子,微笑道:“坐吧。”

    武承嗣依言坐下。

    “承嗣,刚才陛下找你做什么呀?”武媚问的轻描淡写。

    武承嗣沉默了一下,答道:“陛下嘱咐我将来辅佐太子。”

    武媚一双凤目紧紧凝视着武承嗣,慢悠悠道:“本宫的心思,太平应该已经和你说了吧?”

    “是的,她已经告诉侄儿了。”武承嗣坦然道。

    武媚沉默了许久,轻轻道:“承嗣,虽然本宫以前与你父亲有些矛盾,但这些年来,本宫待你并不坏吧?”

    武承嗣站起身,道:“姑母对侄儿恩重如山,侄儿永世不忘。”

    武媚目光凛然,一字一句道:“那你会站在本宫这一边吧?”

    武承嗣目光灼灼道:“姑母,这是理所当然之事,您又何必多问。”

    武媚静静望着武承嗣,忽然展颜一笑,道:“好孩子,姑母总算没有看错人。”

    顿了一下,她又道:“承嗣,本宫毕竟是个女人,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女人做过皇帝,你真的觉得本宫做的来吗?”

    武承嗣微笑道:“姑母,始皇帝之前,天下也没有真正大统过。”

    武媚微笑着听着,并没有多说什么,武承嗣明白,像她这样多疑的人,绝不会那么容易相信别人,不掏点心窝子,过不了这一问。

    顿了一下,他继续道:“实不相瞒,侄儿之所以支持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哦?什么原因?”武媚眉睫闪动。

    “自从您处理朝政以来,天下太平安康,国家蒸蒸日上,侄儿觉得您比太子更适合做皇帝!”

    武媚倏地站起身,紧紧望着武承嗣,道:“你真这么想?”

    “是的。”武承嗣目光坦然。

    武媚表情越来越柔和,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忽然拍了拍手,道:“来人!”

    一名女官进来了,是武承嗣许久没见过的谢瑶环。

    “将本宫那瓶青玉露拿开,本宫要与侄儿畅饮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