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氏番外 (二) by 不了然520(2/2)
作者:Loeva
    刚理顺事务闲下来,就下雨了,虽然不大,但听下人阿娣说已经旱了很多天了,我们一来就下雨,算了个好兆头了吧。张保回来说起,我才知道这边秋收过后还有粮食可以种,不能怪我是个农业盲,对以前在菜场买菜连葱跟韭菜都分不大清楚的我来说,知道通常秋收后是农闲就不错了,还是到了这个时代才了解的一点常识。张保在农耕上颇有些自得,不过却遭到宝宝的嬉笑,接着又说起方言的事,以前常在网上看TVB连续剧的时候我倒是听得懂粤语,也会说一些,不过那时的白话跟现在的又有些不太一样,再加上多年没听到过了,基本上都忘了,看来要重头学起了

    很快我们一家算是安顿下来了,晚饭后,刘家叔父来接走了刘氏姐妹,我的思绪飘到了广州的美食上来了。广州菜是粤菜的一大组成部分,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真真是五滋六味啊

    吸了吸口水,白切鸡、白灼海虾、明炉乳猪、挂炉烧鸭、蛇羹、油泡虾仁、红烧大裙翅、清蒸海鲜、虾籽扒婆参……还有各式各样精巧的点心,虾饺,干蒸烧麦,马蹄糕,糯米鸡、蜂巢香芋角、叉烧包、春卷、粉果、及第粥……我仿佛都能闻到浓郁的香味了,悄悄用手帕擦了擦嘴角,广州美食,我来了!!!!

    心里想着好吃的,所以在生产完后就马上请了一个会做药膳补品的厨子来,厨子名叫阿银,有二十五六岁了,手脚很麻利,做菜也很拿手,尤其擅长煲汤。她身世着实可怜,再加上喝了她做的鲫鱼汤后,我马上就决定要长期留下她。

    阿银来了后,我天天都能享受到各种美食,光是汤品就有通草鲫鱼汤、木瓜鲫鱼汤、红豆汤、花生猪脚汤、红枣枸杞母鸡汤、瘦肉炖阿胶等十多种,还有很多饭食和小食,吃得我每天见牙不见眼的。结果一个月子坐下来,我胖了一大圈,看到张保忙得瘦了觉得怪不好意思的。既然自己减肥不容易成功,那就把张保也养胖点,所以拉着他每天也喝补品,这样就不会觉得不般配了,嘿嘿~~!

    说起好吃的自然是开心的,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首先就是前阵子的生产。本来在陈太医的照顾下,我和胎儿一切都很正常,哪知道在陈太医回乡会亲人的第二天就出了祸事。我走过廊子的时候踩到地下的一滩水滑了一跤,接着就马上感到一阵腹痛,身下传来一片湿意,我立马意识到羊水穿了,就快要生了。接下来全家一片混乱,几个媳妇子把我扶到床上,阵痛一波一波袭来,我的心也越来越慌,陈太医不在,张保又外出视察农田,本来王瑞宝家的接生经验最丰富,结果因为那滩水是她泼的,见闯了祸整个人都瘫了根本指望不上。我更是慌了,这早产可不是小事,特别是在这古代,一个不小心……,我觉得越来越疼,快没有力气了。幸好这时刘氏姐妹来了,小刘氏轻声的安慰我,大刘氏又把下人安抚下来开始安排接生,我的心定了下来,稳婆来了以后我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把孩子给生下来了。

    经过这次事件后我决定要好好整顿一下家里的下人了,以前在奉天,就那么六,七个下人,又都是跟了多年得用的老人儿,到没出什么岔子。现到了广州,家里添了三房家人又加些个丫头小厮,不立立规矩好好管管是不行的。要让下人忠心听话守规矩,不外乎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做事情做得好的勤快的除月钱外的打赏绝不会吝啬,做错事偷懒的那打扳子关禁闭是绝不手软,下人生了病请大夫给假期自不必说,要是存了歪心思,偷奸耍滑,坏了规矩的轻则卖掉或打发得远远的,重则撵出去打死的也不是没有。像王瑞宝那两口子,就趁着报信被撵回京城了,还是看他老子娘是老太婆陪房的份上不好动他。

    王瑞宝夫妻离开后,长福和周四林夫妻做事少了制肘,自然是方便了许多,家里越来越hexie了,于是我就开始对女儿进行家务管理初级培训了,就是管理食材间。没想到宝宝做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本来我以为现代小姑娘都不太愿意做家事的,肯定没什么经验,结果她结合了一些现代知识把食材间打理的妥妥当当的,特别是消毒碗筷这件事,很大程度的保障了家人的健康,尤其是还是婴儿的小贤宁。于是我坚决站在宝宝这边,命令下人都要听宝宝的指挥。

    —————————我是时光分隔线——————————

    我们在广州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全家人都非常的开心滋润,主要是因为手里有钱了。没想到广州的油水居然那么多,广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很多的本地富商抓住机会成为外商企业在中国的代理人,作为独立商人的买办,代洋行在内地买卖货物,而我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在欧洲市场是最热销的商品,所以利润极大。为了保住他们的买办之位,每逢年过节都会送很贵重的礼物给广州的大小官员,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

    手里有钱家里的生活档次一下子提升起来,宝宝也跟着阿银学会了很多种煲汤,看她为了我想出各种的药膳,我一阵安慰。大小刘氏来拜年的时候很是夸了宝宝一番,毕竟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就能独自做出一道复杂的菜是很不容易的,只有我暗自发笑,宝宝前后世加起来也有二三十岁了吧,才不是小孩子呢。

    元宵广州有花灯可以看,我对这个可提不起兴趣,每年旅游节各式各样的花车我都看不上了,何况古代简单的花灯,倒是宝宝闹着张保带着去凑热闹了。我就在家做好各种馅料的汤圆等着他们回来吃,宝宝不知在外面吃到了什么点心,回家就开始试做,不过好象没成功。看样子像是虾饺,可惜我只会吃,不知道是怎么做的,所以也没法指点她了。

    没过多久,京里的信来了,老爵爷和老太婆的信都没啥好说的,只是提到端宁入选阿哥伴读名单时我闪过一丝异色,端端会给四阿哥做伴读吗?宝宝早拿着端端给她的信回房看去了,好一会才回来,端端在信里说了好多事,我含着泪,反反复复地翻着那些信。

    端端在信里说不会被选上皇子伴读,到是他的发小桐英荐了他去宗学做伴读。还详细的讲了闯祸碗跟陈种马的PK故事,我心里不断冷笑,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货色,只是陈种马的手段比闯祸碗强多了,这下婉宁受了教训,看以后怎么闹腾。最后是几张桐英画的《端宁日常行止图》,我仔细的看着,不放过一点细节,就想把端端的样子印在我脑海里,宝宝和她阿玛在旁边讨论起邮政的事情来了。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康熙三十年了,我也三十五岁了,在广州已经呆了两年多了,期间也发生了一些趣事。先是张保在宝宝的建议下搞了种‘桑基鱼塘’,这好象是现代农业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只是我是一点也不懂,这也让张保在任上多了些功劳。再是宝宝设计出了雨衣,比现代用的材料硬了不少,不过还是蛮实用的,结果造就了一批雨衣怪客,呵呵。还有全家去参观了端午的塞龙舟,跟我在《血色湘西》里看到龙舟比赛差不多,回来的路上还看到几个外国人,像是欧洲过来的。夏天时遇到几次台风,我在现代也遇到过,之前准备的充分,也没什么大事。最后宝宝终于做出了炒河粉,结果被厨子阿银借鉴去开了的粉面摊……

    回到眼前,我看着京里的来信,隐隐有气,宝宝看到有些担心,我跟她闲聊了些女红的事情,让她回房了。我才再拿出那封信,继续烦恼着.

    我已经对我那个婆婆伊尔根老太婆彻底无语了,她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给张保找二奶的事,让我很火大。她给张保看上了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是张保姐夫家的一个养女,哼,张保都快四十了,这不是老牛吃嫩草吗?虽然张保本身没想法,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我却不得不警惕,我知道老太婆想往我们家安插人的心思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我左思右想,张保升了官,一直没个妾这始终是个硬伤,但是我又真不想家里再多个人出来,首先我们感情上就不愿意,而且家里的财产什么的也想隐瞒起来,突然有个念头闪过,“假结婚”!!以前看过的很多言情小说啊偶像剧啊像《浪漫满屋》什么的都有这么个桥段,如果能找个人假做张保的小妾,那既可以对外有个说法又可以借此打掉老太婆的心思,我激动起来。

    但是这事却也很不好办,首先就是那个人选问题,很难找到合适的,毕竟古代有多少人能接受假结婚呢?正烦恼着,素云进屋报说:“荣***奶派人来回礼了,说是谢太太前儿送去的玉佩和药材。”我眼前一亮,真是瞌睡遇到枕头,眼前不就有个人选吗?荣***奶就是大刘氏,她去年嫁给了一个名叫荣志的把总做正室。夫妻恩爱,大刘氏已有了五个月地身孕,她妹妹小刘氏就是我想到的人。

    小刘氏的条件很合适,首先她是在旗的正经人家出身,相貌不差,但是现在处境不好,她一个寡妇,无依无靠,只能跟着婶婶过活,很不受家里人待见。然后是她心里一直想着前夫,不原再嫁人了,那么假结婚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说这是对我们家对她是各取所需,大家都有利的事,只是这样的事很难开口,而且这么超前的想法小刘氏肯定很难接受,只有从她儿子这方面来说了,她是很紧张她儿子的。

    打定好主意,我就写了贴子,命人抬着轿子去请小刘氏来作客。看着小刘氏现在的境况,我有些唏嘘,鼓起勇气向她提出来“刘家妹子,我说这番话,你别见怪。你愿不愿意嫁进咱们家来做二房?我们过半年就要回京,你随我们一同回去,也可以再见到你儿子。”小刘氏大吃一惊,很难接受,我心里有数,于是就把假结婚的意思表示出来,还把原因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她,又再提出帮她养儿子。看得出来她是有些心动的,我知道这事不能急,于是便柔声说道:“我知道这事太突然,难怪你会犹豫。既如此,你且回家去想两日,再来回复我如何?”

    小刘氏走后,我一直想着这事,做都没心思,等晚上张保回来,我忧郁着把这事告诉他了。果然张保很恼怒,我又好好的求他,把利害都给分析的清清楚楚,再强调了小刘氏的境况不好又不想再嫁,张保还是觉得不妥,直直的拒绝了,还为这事生了我的气。另外,小刘氏还没回音,大刘氏就来了,为这事也很生气,我无奈的向她解释了一遍,还着重的说了小刘氏目前的处境,出门连件体面衣服都没有。大刘氏想了很久,她很担心要是弄假成真了,我不乐意会让小刘氏受委屈,我只有又解释了一番,她才最终松了口,但是还是要看小刘氏自己的意思。我当然忙不迭的答应了,还保证说就算她不愿意也会认她当妹子带回京。

    唉,看来这事成不成还真是难说,万一不成我还得要想个法子以防万一。因此我不得不把主意打到素云的身上,素云跟着我也有3年了,一直在我房里伺候,渐渐成了我的心腹,她性子稳重,又是个没野心的,所以我准备找个机会试探了一下素云。“素云啊,你过了年就有19了吧,年纪也不小了,我一直想给你找个好人家,不想耽误了你,但是我又确实是离不得你,你看这家里那么多事,没个人帮手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啊,不晓得你心里有什么打算没有,有你就直说啊……”素云喏喏地只说现在没别的想法,就想好好侍侯太太,我暗地叹口气,看来素云不太好搞啊,平时她就跟巧云要好,应该也是不愿给人做妾的吧。

    张保生我的气宝宝也感觉到气氛不对了,变着法儿的哄我们两个,再加上我一直陪着小心,终于还是和好了。我还在为纳妾的事心思不定的时候,小刘氏终于再度上门了,在再次确定了只是有名无实的假结婚后她总算是同意了,我大大的松了口气。

    宝宝知道这事的时候开始很惊讶,后来应该也想通了。办喜事的时候在家里办了两桌,请了些亲友,不过聘礼我给的很丰厚,足足十二抬。小刘氏入门后每日除了留在房中做针线,便是到上房与我说话,或是照顾贤宁,跟张保相处很是客气,与其说是二房,倒不如说更像是小姨子。见到这样的情景,我更是放下心来。

    只是再怎么忍是福是祸终究躲不过,这天张保又被上头给迁怒了,回来正气着,结果几个穿着黑色夜行衣拿着刀的蒙面男子闯进我们家来,我给吓坏了,忍不住尖叫起来。看见一个眉毛很粗的男子拿刀砍向张保,我下意识的便要上前挡刀,却被张保死死拉住,甩到身后。接着我看见张保抬手掀了桌上的托盘,那男子被浇了一身热汤粉,抬脚踢了张保一个心窝子,张保被他踢倒在地,正好压住我。正在这紧张关头,贤宁的哭声从后头传来,那人准备往贤宁那边去,却被宝宝抱住了。我眼看着宝宝被那人甩了一刀,摔到墙角,背后狠狠地撞上围墙,我已经快不能呼吸了。没想到宝宝胆子很大,跟那些人争论拖起时间来,我越看越紧张,生怕那些贼人一气之下伤了宝宝,还好不久就有官兵来了,那些人就从青云巷跑了。我颤抖着扑到女儿身上,狠狠打了几下。道:“你怎么敢这样大胆?你不要命了么?”然后便抱着女儿大哭。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那么血腥的事情,在现代文明社会长大,这类事只在电视里见过,穿回古代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没想到有一天会碰到这样的危险。要不是宝宝拖住那些人,我真不敢想象最后会是什么样子。我见她地伤口足有四五寸长,血流得整只手都是,已有些凝固了,顿时心如刀绞,边哭边拿帕子去包。贤宁在小刘氏的保护下也没受伤,全家人乱了好一阵,才慢慢冷静下来。

    接下来张保淑儿都在家里养伤,后来知道梁知府被砍成重伤,我们家跟他们家相隔不远,是遭了无妄之灾。没两日,张保一好些就命暂代知府职权,主持城中大局,张保只得带伤上任了。

    陆续有些后续的消息传来,那些贼人最终被抓住了,其中一个还跟广州将军有些牵连,最终广州将军拜音达礼将军丢了官,皇帝派了他的亲信武丹新任广州将军,张保被正式任命为知府。最重要的,是端端来了广州了。

    刚见到端端,我一把抱住他,放声大哭,已经有2年多没见到他了啊。现在端宁已经快16了,个子长高了许多,已经是个帅帅的小伙子了。原来他是跟着广州将军的船一起来的,说是要好好的孝顺父母,连军中的名额都让给二房的诚宁了,老爵爷觉得孙子到广州来见识一下也好,我不管这些,只是觉得以后不用跟儿子分开就最好了。之后端宁详细的讲了伯爵府这些年发生的事,其中就提到了婉宁,婉宁跟陈种马PK后受了教训,被送到保定别庄管教了一段时间,回来后感觉像变好了,但是其实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实际上没什么长进的。他也带来了小四四的消息,听到他过的也好,我就放心了。

    随着武丹将军的到来,我们一家也有了新朋友,端宁跟将军家的两个儿子崇思崇礼关系不错,淑儿跟他们家的女儿真珍也成了闺蜜,我和将军的如夫人温氏也渐渐熟识起来。两家的孩子更是经常一起出游,互访,还与几位官家夫人约好,要合办今年的七姐会,让各家的女儿比比手艺。

    而我们家的第一项投资也是和将军家里合作的,就是以前的厨子阿银订下了铺面,以后与学徒掌管后厨,将军家的一个副管事卞财专做经营,开了个茶楼,温氏和我分做大股东二股东,淑儿和真珍加上几个男孩子也都出了些钱。经过一系列准备,重阳前后开了张,名字叫“仙客来”,生意极好,不到三个月就回了本。年关分红的时候,小刘氏分得了一百两,淑儿也得了四十几两,都觉得这生意做的不错。

    经过这项生意,我们家与武丹家的关系更密切了,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们两家更是亲近。就是真珍对我们家端宁有了淑女之思,像我的端宁这样的宇宙超级无敌美少男那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扯远了,我对真珍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满意的,首先真珍长的很漂亮,比起那个婉宁也不遑多让,个性又很开朗活泼,家世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她不用参加选秀。因为武丹将军从小跟在皇帝身边,很得圣宠,所以真珍能免选。我的端宁那么优秀,他的老婆也要相配的才好,好一点的女子多半被选秀选上,落选的都不怎么如意,所以真珍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很难得了。我私下跟温氏暗示过几回,两人算了有了默契,就等两个孩子过两年大些了再说。

    就在所有事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的时候,出了一个大变故,准确的说是有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因为残酷的官场斗争,布政使司下属的一位姓贾的参议道因海关税银的事告发巡抚不成反正下狱身死,第二件是老爵爷哈尔齐死了。件件事情促成张保决定辞官回京丁忧守制,一是避开卷入政治斗争,二是回家侍奉老母亲。

    虽然回京避开了是非,但是端宁刚刚萌芽的姻缘有被迫中断地危险了,毕竟两家人离得那么远,以后的事也说不清楚,所以也不好下什么承诺,只能看缘分了。离粤前,淑儿的贴身丫头春杏却留在了广州,嫁给了阿银的弟弟阿鑫。接着全家就开始打包行李准备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