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子(2/2)
作者:古巷听书人

    一两次下过水田,所幸没有遇见过蚂蟥,只是见过家人被攀附过,红色的鲜血从沾满泥土的腿上流下,不知道拿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如今想来,依然觉得浑身会起鸡皮疙瘩。

    不知道别的村子是怎么样的,在我所在的村子里,大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回到家中的时候,一般都是还要务农的,种田、养蚕一样都不能少。

    只是少有一到两户人家外出经商,有留老人在家中的,也有举家搬迁的,那时正是工商业的发展的黄金期,外出经商者好像都发了大财,出去了就永远没有回来过,除了家中有老人的,逢年过节回来下,举家搬迁的则是他乡是故乡了。

    后来我们村子里经商的人陆续在镇上买了房子,打工和务农的都留在了村子里,不同的房子位置暗自将人分类成了富人和穷人,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穷人家了。

    稻田的前面又是一片桑叶地,隔着一条河,又是一个村子。虽然隔得很近,走路大概十几分钟的样子,但印象中我从未去过这个村子,或许是去往那个村子的路上有许多的坟冢,我很忌讳也非常害怕,每次放学骑车回家的时候,也总是跑得飞快。

    总的来说,我们村子被一条河包围了起来,河的东南西北面都坐落着不同的村子,不同的人家,不同的姓氏,彼此间大多都沾亲带故的。

    我们的一辈子都在与房子打交道,孩子结婚需要一套新的,孙子结婚需要一套新的,钱多了,也需要一套,可以保值,打出生起,从我们的爷爷一辈,从我们的父辈,终其一身,好像都是为了那一套房子。

    它一方面为我们遮风挡雨,一方面却成了身上的重担,结婚时离不开它,离婚时也离不开它。

    人们对房子仿佛有着魔咒一般的欲望,即便是有一套了,也会想有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最好满世界都有自己的房产。

    大概房子是每个人避风的港湾,遇上难事,只要往房子里一躲,任凭外面风大雨大,有了庇护,便吹不到也淋不到。

    房子就像一个人的根,有了房子,意味着人就有了安定的地方,心就有了可以停泊的地方;如果没有房子,我们就像漂泊的浮萍,居无定所。

    本土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老宅,暂且不论,对于外地人来讲,在外地买了房子,那也算是第二个故乡了。

    房子,它承载着记忆,包含着故事,我们的生命也终将也这些房子里慢慢老去,逝去。

    没有人可以逃脱。

    生活在这些房子中展开,有些人家一年到头,都是欢声笑语的,有些人家一年到头都是争吵不休的,这就得看投胎的技术了。

    含着金汤匙还是带着破铜碗,就在这上面了。

    这世道也并不公平,有些人终其一生平安喜乐、事事顺遂,有些人则终其一生无论怎么努力却逃不开那泥泞的沼泽。

    是时运不济,是宿命使然,还是不够努力,我们该如何去对抗不公的命运,我们又该如何保住上天的眷顾。

    没人知道答案,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笨鸟先飞,厚积薄发,亦或是一朝变故,谁都不知道。

    大家总归是各自忙忙碌碌地生活,懒惰的人继续偷懒,勤奋的人愈发勤奋,醒悟的人痛改前非,沉沦的人继续颓废。

    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际遇。

    而这些人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