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变脸技能(2/2)
作者:月麒麟
    他们这正憋着劲儿准备继续吵架(划掉),继续讨论国政呢。

    陛下您咋开始回忆起来了?

    难不成是看到现在局面太好,忆苦思甜?

    不过既然天子展开回忆,底下自然会有捧哏的。

    内阁大臣陈循上前道。

    “土木之危,实乃我大明立国近百年之大危难,百官蒙难,天子北狩,幸有陛下挺身而出,挽大厦之将倾,解社稷于倒悬,此实乃祖宗庇佑,陛下明断千里之故,臣等不敢居功。”

    底下大臣眼见天子面上浮起一丝笑意,似乎对于陈次辅的识情知趣很是满意。

    于是无数人心中纷纷唾弃。

    呸,堂堂内阁次辅,如此阿谀天子,毫无气节风骨!

    然后……

    “次辅所言甚是,陛下临危受命,运筹帷幄,安抚社稷黎民,方有此战之胜,大明幸有陛下,此臣等之福,社稷之福也。”

    “不错,陛下英明睿智,圣命果断,此祖宗福泽,大明之福也。”

    文臣可不只会犯颜直谏,说起好听话来,那也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短短片刻,原本势如水火,剑拔弩张的武英殿,立刻就变成了一场给天子歌功颂德的大会。

    不得不说,文臣这迅速转换情绪的能耐,看的一帮勋戚大眼瞪小眼,叹为观止。

    对于底下大臣的奉承,朱祁钰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反应,只抬了抬手,道。

    “诸卿过誉了,能保社稷无危,非朕一人之功。”

    “时太上皇北狩虏营,社稷空悬,神器无主,朕不得已承上圣皇太后及太上皇之命,登基为君,此中多有板荡之臣,相助于朕,如今社稷安稳,亦当叙功。”

    ???

    群臣一阵发愣,陛下,咱现在不是在讨论战后封赏吗?

    咋突然就跳到这了?

    您这剧本好像不大对啊!

    然而这是一般大臣的想法。

    今上继位的详情,大多数的朝臣都并不知道其中来龙去脉,只有几个参与者知晓。

    见此情况,参与了那天密议的大臣,心中皆是隐有所悟。

    果不其然,随即,天子便开口道。

    “内阁何在?”

    于是内阁次辅陈循,立刻出列,道。

    “臣在!”

    “拟诏,丰城侯李贤,忠直果敢,端静有谋,兵部尚书于谦,礼部尚书胡濙,矢大忠于极荡,守大义于社稷,俱有匡扶朕躬之功,扶保社稷之谋。”

    “着,晋丰城侯李贤为丰国公,加授兵部尚书于谦为太子太师,礼部尚书胡濙为太子太傅。”

    天子的话音刚刚落下,还未等到陈循上前领旨。

    底下“嗡”的一声,群臣就炸开了锅。

    立刻就有御史站了出来,质疑道。

    “陛下,土木之后,兵部尚书于谦扶保社稷,提督京营守备,此虽有功,然亦为职分,至于礼部尚书胡濙,虽同兢兢业业,匡扶群臣,然终非社稷之功,岂可如此厚赏?”

    “况我朝自太宗之后,国公爵位只有追授,并无实封,丰城侯李贤,何德何功,当此尊荣?”

    与此同时,礼科的一帮官员也同时出列,道。

    “陛下,此诏或有不妥,还请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