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勾连(一)(2/2)
作者:存在的边缘
    但是高兴并不能用来取暖,公孙度迟迟不出来,外围的人已经冷的受不了了,幸好田瑭的官职不高不低,站在人群中间,好歹少吹了不少风。

    终于,太守府大门再次打开,公孙度骑在一匹俊美的白马之上,当先踱出府门,后面十二名亲卫依次跟进。

    他穿着银胄银甲,背上的艳红披风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团跳跃的火焰。

    “吉时将至,诸位随行。”公孙度扬起马鞭,一指东方。六名亲卫当即勒马前行,为公孙度开道,后面六名亲卫紧随公孙度之后,将其围在中间。

    维持秩序的侍卫举起大旗,在众人旁边列成两队,护送文武前往。大旗迎风招展,上面明黄色的公孙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文武列队而行,田瑭大概估计了一下,六十人左右,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统治集团。

    田瑭还注意到,文臣只和文臣眉来眼去,武将只和武将低声说话,两个队列之间并不相互招呼。

    再看看两位领队,能站在阳仪和柳毅之前的,只有公孙度的儿子。

    公孙康领的是文官队伍,那另一位领武将队伍的就一定是公孙恭了。

    田瑭又偷眼去看稍前方的蒋纲,见他独自低头行路,并不和同僚交流。

    看起来,这个鸟人人缘很差啊!想想也是,这么阴险之人,连文官都不会喜欢,更何况直来直去的武将呢。

    田瑭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是在哪里,司马器跟在王雄后面说这话,也问不着他,只能闷头走路,心中思量着文武隔阂之事。

    太史慈之前和他说过阳仪和公孙康之间的隐秘往事,顺带提及了公孙康和公孙恭之间的竞争关系,当时田瑭还将信将疑,毕竟公孙恭比公孙康小很多岁,至今也不过将将长成。

    现在看来,两人之间不但有竞争,而且竞争已经显性化,甚至可以说是矛盾了。

    文武泾渭分明,就是两人各自拉帮结派的结果吧。但是很奇怪,蒋纲那么精明,那么会演戏的人,为什么看起来和武将们有些疏远呢?

    蒋纲才当上东卫营主官没多久,是因为阳仪妻弟被派去了营州,他才上位的。难道,他的上位另有隐情?难道阳仪不喜欢他?

    田瑭仿佛抓住了什么,但是仔细想来,却又什么都抓不住。他不禁苦笑,自己成了惊弓之鸟了。

    大约走了四五里的样子,往东出了城门,身子已经不冷了,甚至微微出汗。忽听前方号角声起,众侍卫随声呼和。

    抬头去看,稍远处一座高台模糊可见,号角声便是高台处传来。

    领个平州牧竟然要筑高台?筑高台岂不是要祭祀天地!公孙度好大的胆子,自封个平州牧已经是视汉庭为无物,竟然还借领州牧知名,行称帝之实!

    想想也是,辽东的反对派已经被他赶尽杀绝,没死的也被逼远走他乡,剩下的不是鹰犬爪牙就是苟且偷生之辈,还有谁能阻止他?

    想曹操一统北方之时,孙权假意上表劝他做皇帝,曹操说孙权小儿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直至曹操寿终也只以丞相自居,爵魏王,却不敢称帝。

    当然,此时的曹操还只是讨董的十二路诸侯之一,还是比较弱小的那一支。

    但仅此一事对比,足可见公孙度和曹操的差距,当真是十万八千里。

    换个角度想,若公孙度的地盘不是辽东,而是许昌那样的四战之地,他也必不敢如此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