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文官集团内乱(1/2)
作者:乾乾静听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京城的官场上渐渐开始流传出一张名单。

    正是几天前廷推时的投票名单,上边详细的记载了某某投某某,竟然和最终出来的票数分毫不差。

    起初官员们谁都没有在意,或者说没人相信。

    毕竟当时在场参与廷推的官员高达三十多名,而且采用的还是不记名投票,根本没人有机会去搞到这么详细的内容。

    但是流言已经传开,怀着好奇的心态,不断有官员去四处打听求证。

    虽然朱由校切断了官员们伸向宫里打探消息的手掌,但是官员和官员之间各种同乡,同窗,同科,同坐师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却是无论如何都切不断的。

    很快越来越多的官员得到了确切的答案。

    这封名单是真的!

    这下,仿佛烧开的油锅里泼了一瓢凉水一般,官员之间迅速沸腾了。

    原因很简单,之前票选的时候各个党派的人把票投给自己人,这无可厚非。可是现在出来的结果是,各个党派的官员把票都投给了敌对党派的候选人。

    这就有许多令人深思的事情了。

    看到时机已经成熟,朱由校适时再次出手,迅速派出锦衣卫和东厂散布出更多的流言。

    比如某某受了某某高额的报酬,所以才会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

    比如某某其实是其他党派的卧底。

    朱由校让人传播的流言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某人巨贪,贪到几乎人尽皆知,则传言其接受了别人的好处,才选择了背叛。

    对于一些在党派中行事风格异常者,则传言他其实是其他党派的卧底。

    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有人起初还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经过流言越传越邪乎,描述的还有鼻子有眼,再仔细去推敲被怀疑者的过往,很多人已经信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可能平日里一个正常的举动,都会让人解读出不一样的意味来。

    朝堂中的这些官员都是什么人,那都是通过科举,千军万马闯过来的一批人。

    可以说在大明,无论毅力,记忆力,人情往来的情商等等各方面都是最顶尖的一批人。

    这样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其实思想是最难统一起来的一批人,一个人一个想法,这个说法是毫不夸张的。

    哪怕同属于一个党派,私人间相互有嫌隙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一次的风波,正好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互相弹劾的机会。

    如果只是朱由校这个做皇帝的由上而下,单刀直入,掀起大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大臣们开始抱团互相取暖,使君臣之间嫌隙越来越大。

    最后如果没有一个合适台阶的话,就只能陷入无休止的对立当中。

    比如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国本之争。

    这样的结果,对于现在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明来说,实在是不能再经历第二次了。

    可是,现在大臣们自乱了阵脚,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一个团体,外部的力量虽然可怕,但是更怕的是来自内部的分解。

    于是,一封封弹劾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到了乾清宫中,这一次的弹劾不像之前一样,一群人瞄准一个人集中攻击。

    而是形成了大乱斗一样的场面,一个人上疏弹劾,另一个人便立即上疏自我辩解,还连带着弹劾对方的奏疏也一起送来。

    毫无疑问,这种时候是言官们的主战场,或许也是言官们最乐意看到的,一个言官主要的考核标准便是弹劾掉了几个大臣。

    弹劾掉的大臣数量越多,官越大,这个言官反而越出名。

    明初朱元璋设立言官,本是为了纠偏正邪,清涤污弊。可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后,言官完全变成了党争的急先锋,一些掌权者剔除异己的工具。

    不辨忠奸,不问是非,只知一味投机,沽取直名!

    在大明,一个大臣遭到弹劾了,按惯例要第一时间上自辨疏,然后在家待罪,等待调查。

    大明能够身居高位的,那个没有遭过弹劾?一般这种时候只是走一个过场,不会影响到什么。

    所以,开始时很多官员虽然遭了弹劾,但是心中并没有把它当做什么要紧的事,不过是给自己放个假,在家休息几天而已。

    但是,这一次,几乎所有人都预估错了。

    朱由校让人调查的力度是空前的,而且还做了两手准备。

    这一天,内阁的偏房中,刚刚晋升为首辅的刘一璟,用完早膳,习惯性的拿起了邸报来看。

    只见上边记载的几乎全都是某某弹劾某某贪赃枉法,某某弹劾某某用非法手段侵吞他人田地。

第四十七章文官集团内乱(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