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示威与施恩(2/2)
作者:乾乾静听
    说着,竟真的要给朱由校鞠躬。

    刘太妃毕竟是奶奶辈的长辈,朱由校怎么能受这样的礼呢,何况这也不过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

    赶紧抚起刘太妃,说道。

    “太妃这是要折煞朕了。”

    朱由校想了想后又继续说道。

    “全国选秀之事也暂时搁置吧。”

    听到这里,刘太妃可真的不干了,急道。

    “陛下,子嗣问题乃是皇家大事啊!”

    朱由校看着刘太妃一瞬间腿脚竟然灵活了起来,不由哭笑不得的说道。

    “太妃且听朕把话说完。朕时常听人说起,每当选修之时,民间便会掀起一股‘抓郎’的热潮。即为了不让自家女儿选进宫中,没有婚约的家里便在街上随便找一男子把女儿嫁了。有婚约的则无论是否到了年纪,则立即让二人成婚。”

    “由此可见,民间对选秀之恐惧,有那个好人家愿意把女儿推进这金色的牢笼之中啊!”

    刘太妃依然固执道。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朱由校看着刘太妃笑了笑,想不到连对方也开始用祖宗之法来说事了,只好撒谎道。

    “其实朕已经有意中人了。河南祥符有一人名唤张国纪,有一女样貌姿色尚佳,且知书达理,可为朕之良配。”

    索性把前世关于张皇后的信息说了出来,据说倾国倾城,朱由校对此也特别期待,还不如直接把她找来当皇后,省的劳师动众废那些功夫。

    刘太妃一听陛下竟然有了意中人,也在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姑娘会进了朱由校的法眼。

    “好,改日就把人家请到宫里来,让老太婆我好好端详端详。”

    而后又不放心的说道。

    “陛下,那其他嫔妃呢?本朝孝宗之教训历历在目啊。”

    朱由校向四周的宫女们扬了扬下巴,说道。

    “朕刚才观察了一番,姿色尚佳之宫娥眼前便不在少数,何苦舍近求远呢。”

    刘太妃听到朱由校这样说终于放心了下来,顺着方向开始观察起一旁一直站着的几个宫娥。

    还别说,平时不太注意,现在细看之下,尽皆各有特色。

    刘太妃也不得不佩服朱由校看女人的眼光,不会早就打人家的注意了吧?不怀好意的目光一直在几个宫娥身上游走。

    几个宫娥显然也注意到了刘太妃的目光,还以为自己也犯什么错呢,站在那里一阵惶恐不安。

    乾清宫中,虽然朱由校已经离开,但是各监大太监着实被吓得不轻,仍然安稳的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看着放在自己面前的白纸,却迟迟下不去笔。

    各自心中打着各自的小算盘。他们太清楚自己这么多年所犯的罪过有多少了,如果全部交代的话,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魏忠贤抬起来头来望了望宫门,已经完全被封死,整个乾清宫里只有他们这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太监们,和负责监视他们的小黄门。

    即使想逃也没有一丝可能。

    这是要往死里逼咱家啊!魏忠贤心里老流氓的脾气有点犯了。

    究竟是谁向陛下告的密?他把凶狠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朝辅。

    却见对方已经在奋笔疾书,几乎没有一丝犹豫。

    魏忠贤心中不禁有些好奇,据他所知,这小子类似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事业没少干啊,就不怕被陛下砍了他的脑袋?

    要知道,太监只是陛下的家奴,可不像文臣那样,打廷杖还可能在士林间留下骂名,一般要脸的皇帝多少会顾及一些。

    陛下若是想打杀死他们这些太监,可没有人会鸣不平,反而还会获得文人士子们的赞扬称好。

    想要问问王朝辅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是否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消息?毕竟对方经常跟在陛下身边。

    可是看了看一直监视着他们的小黄门,魏忠贤又放弃了心中的想法。说不定这些他们平时看不起的狗腿子们,在陛下面前告他们一状,到时候说不定本来没事,反而变成有事了。

    思虑再三后,魏忠贤决定跟着王朝辅走,坦白从宽,毕竟陛下也是这么说的。心一横,只能赌一把了。

    魏忠贤的这一举动仿佛是个风向标,立刻引动其他太监们也跟写了起来。

    当一炷香烧完的时候,小黄门从他们面前拿走了各自供罪的纸张。

    直到此刻,众人全都瘫软在了地上,是死是活听天由命了。

    当朱由校拿到这些所谓的供罪证书时,看完不禁气乐了。

    果然狗改不了吃屎,刚才自己只说了开私店,私设路卡,打着为宫里办事的名号,中饱私囊几件事,他们还真就只承认了这些。

    “拿回去让他们从写!”

    又看了看供状,看到王朝辅写的最是齐全,李永贞写的最简单,于是继续说道。

    “看在王朝辅认罪态度良好的份上,朕既往不咎。这个司礼监秉笔李永贞,朕已经给过他机会了,直接杖毙吧。”

    一旁的小太监听得心下一颤,想不到昨日还高高在上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陛下一句话就可以让他落入地狱。

    之前觉得陛下脾气好,也吃饭拉屎,和寻常人没两样,心中敬畏已经淡薄了很多。

    此刻赶紧捡起了心中的散漫,连忙答应,向乾清宫里走去。

    乾清宫中,当小太监将朱由校的旨意传达完毕后,立马有两个大汉将军拖着李永贞便向外走去。

    当众人再看到王朝辅无罪释放,走出了乾清宫后,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后悔刚才自己的自作聪明。

    一炷香后,当朱由校再次拿到诸监大档们的供罪证书后,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大汉将军吩咐道。

    “动手吧,按名单抓人,一个都不许放过。”

    不一会,不下四十个小太监被堵住嘴,捆绑好,全部看押审问了起来。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给外朝大臣私自传递消息的内侍。

    此时,众人终于看明白了,陛下要杜绝此事的决心有多大。

    刚刚初听到朱由校的警告还有些不以为意,毕竟富贵险中求。

    可是当危险系数高到一定级别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那不是求财,那是送死。

    随着审问的继续,被牵扯进去的人越来越多,正当一众宫女太监们以为陛下会法不责众,只诛首恶的时候。

    朱由校却直接下令,全部杖毙,一个不留。

    众宫女太监们仍然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可是当一具具尸体从他们面前抬走后,众人终于相信了此事是真的。

    很多人吓得已经瘫软在了地上,小便失禁。

    这一场大清洗一直持续到了入夜,才渐渐接近了尾声。

    乾清宫中的诸监大档们也没有放过,每人四十廷杖,能否安然活着看各自的造化。

    结果出乎意料,竟然全部挺了过来。

    这里边的猫腻朱由校也听说过,廷杖是有技巧的。

    看了看实施廷杖的锦衣卫们,朱由校默认了下来。毕竟又不是要他们真的死,每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大太监都要经过时间和精力培养的。

    他们全死了,谁给自己弄钱去。

    看着趴在地上被打的动弹不得的太监们,又扫了一眼一旁吓得小便失禁的小黄门,朱由校说道。

    “朕在重新说一遍,胆敢与外朝私传消息者,发现一个,杀一个。”

    停顿了一下,看到众太监们各种发誓表态,朱由校作出很满意的样子,继续说道。

    “朕也不是薄情寡恩之君主,既然尔等不负朕,朕也绝不会亏待了你们。”

    朱由校看向一旁的王朝辅。

    “王大伴记下,在京城择一良地,为宫中年老不能示事的宦官们搭建一处住宅区吧。其一生都在宫中度过,人老不能还宗,朕心不忍,银钱就从朕的内帑出吧。”

    刚刚一顿杀威棒打下去,众太监心里不免对朱由校有了一些介怀,此时听到陛下竟然亲自出钱,为他们这些没有根的太监建造一处养老住宅。

    心里多了很多感动。

    太监们为什么贪财,主要目的还是因为没有根,老了后宗族不认,被赶出宫后只能凄惨的死去。

    或许收了个有孝心的干儿子,还可以收留抚养自己,但并不是每一个干儿子都会这么做。

    这也是为什么太监喜欢收干儿子的原因,还要收很多,主要是为了老了后不至于浪迹街头,凄惨死去。

    现在朱由校已经为他们把这些全都考虑好了,怎么能不让他们心怀感恩。

    朱由校又接着说道。

    “还有,在内廷设一年终奖,凡是一年内表现突出者,朕不怜惜赏赐。朕断尔等一条财路,便再还尔等一条财路。是朕的钱拿着舒坦还是外朝的钱拿着舒坦,尔等好生考虑。”

    朱由校的话说完后,众太监顿时哭声一片。

    这一次不是被吓哭,是真的被朱由校的仁慈之举感动道了。

    “陛下仁慈,事事为我等没了根的残废考虑,奴婢悔不当初啊!”

    “奴婢日后定当痛改前非,绝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

    看着众人的真情流露,朱由校也忍不住心有感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些时常陪在自己身边的,终究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

    紫荆城的宫门封锁了一整天,外朝也跟着愁云惨淡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