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觅千阁(1/1)
作者:微风燕斜
    陈可儿见高伦进来,水汪汪的眼睛瞬间更亮了:“高公子,你可来了。”说着话就迎上去。

    “寻我何事?”

    “听卢公子说,明日你要去云湖山,我给你做了身便装,你试试看合身不合身。”说着就去拿包裹:“上次你来这里,就是我陪你去的,衣服也是我让人做的。当时也是极为合身,我也不知道这几年公子胖了还是瘦了多少,看起来是差不多的。”

    边说边拿出一套深蓝衣服就往高伦身上比划。高伦退了半步,绕过她坐在凳子上:“有劳陈小姐,我有衣物,且我一直在外行走,行礼多了也是负担,这衣服还是不收了。”

    “不打紧的,这种素香缎织的衣服,非常轻薄又耐穿,好归置得很。做都做好了,不收下就是浪费了。这衣服领口和袖子,都是我亲手缝的。我便是拿去烧了,也不会送给别人的。”说着,又娇滴滴地说道:“公子以前受得,如何现在就受不得了?”

    小蕊忽然觉得尴尬,施了个礼:“师父和老友相见,自然有事要说,我先退下了。”转身就回房。

    这一转身,把卢舟一的心就扭得拧巴了。眼巴巴地看着她的背影,真正明白什么叫做怅然若失。

    小蕊在房里只觉得胸口堵得慌。等她再从院子里出来的时候,公子们又去了前院。那身衣服已经叠好放进了包裹里。

    这衣裳,还是留下了。

    第二日,小蕊睡过了头。等出来用早餐的时候,师父已经穿好行装端坐着等他了,穿的是自己的行衣。

    两人出门的时候,小蕊才知道一行共四人,还有卢公子还有陈姑娘。陈姑娘穿的一身英姿飒爽,一身男式装扮却用红颜色,看起来非常娇俏。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卢公子见两人出来,忙迎过去。先给高公子问了安,就围着小蕊说个不停:“小蕊姑娘昨日睡的还好。我特意在你房间放了风蕊香,不但有助眠的效果,还有驱蚊虫的功效。”

    “睡得极好,多谢公子费心了。”

    门口备了四匹马。高伦扶着小蕊上了马,小蕊放下帽上的纱巾。四人一行朝城外走去。

    一路上,陈姑娘的马紧紧贴着高公子。倒是把小蕊堵在了后头,卢公子得以和她一路攀谈。卢公子觉得小蕊的话极少,但这样也好,每一个字说出来在她听来都如同恩赐,那声音简直是比山涧中最婉转的鸟鸣更动人,世上最美的风景不过身边的小蕊。

    他此刻明白为何高公子将小蕊保护的如此好,不让人近后院半步。这么美貌一女子,岂能让外人看了去。不过他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听起来小蕊叫他师父,若是真有男女关系的意思,两人相差年岁也不算太大,断不能让小蕊叫他师父,可见两人之间是清白的。

    行道半山腰,路渐窄,马就上不去了。四人将马系在路边草地上,徒步前行,小蕊将帽沿的纱仔细挽好。一路上,陈姑娘起到了很好的向导作用。高伦不时地插上几句话,给初次来的小蕊讲解的更仔细一点。

    但这个活很快就被卢舟一抢着干了。他旁征博引、博古通今,将每个景点讲得极为细致。一会又采到几颗野果,一会又采来一束花兴致冲冲地递给小蕊,小蕊接过花,不自觉地闻了闻。卢舟一叹道:“方才我见这些花开得甚至娇艳,想着采着来逗小蕊妹妹开心。没成想,一递给小蕊妹妹,这花就没了颜色。可见人说的花容月貌,还不足以形容小蕊妹妹。”

    高伦看了卢舟一一眼。陈姑娘笑道:“这卢公子,一打见到小蕊,魂就出了窍,在小蕊姑娘头顶盘旋。我看啊,这两人年纪合适,谁见了都欢喜。郎才女貌、男未婚女未嫁,也是天造地设的合适。”

    卢舟一被人说中了心思,瞬间脸涨得通红:“陈大小姐,你打趣我,倒是无妨,但当着小蕊姑娘的面,不好说这些。”

    陈姑娘笑了出来,那声音笑得婉转悠扬,边笑边拿眼睛去看高伦,对上一双冰冷彻骨的眼睛,这才收了笑。

    拐过弯,走过一条小河上面的石桥,就见着一个石门,石门上新刻了几个大字。

    前面好似一些房子在前头,规模不小。走近了看,应是还未启用过新房子,但有些时日没有人收拾了,石阶上皆是苔藓,梁上、墙上结了不少蜘蛛网。

    卢公子惊诧道:“前些年您走后,听说京城的韩侍郎家的公子托人在这里翻新,那段时间后就没人在这继续教学、求学,没成想,建得这么大。我是有几年没来了,这怎么又荒芜了呢。”

    “韩侍郎家的公子?”小蕊道:“师父,可是在道观的山上经常来寻你的韩资禹?”

    “是的。此地原有百年前就盛名在外的云湖书院,可后来没落了,只空剩名号。六年前我来时,荒芜破败,稍作修葺后,我在这里讲学了段半年,人来得多了些,惊动了京城,韩资禹听说了。他祖上本是咏州人,便来到这里,与我相处了半月。我回京后,他自己设计了图纸,拿来给我看了,说是要借此时机翻新这个云湖书院,让它成为南方书院之首。”

    书院建的甚好。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傍水,显得错落有致,不失庄重。小蕊以前倒是小看了这个唯二能来寻师父说话的韩资禹。

    小蕊不解问高伦:“为何这么好的房子,让他荒芜在此处呢?”

    高伦没有回答,对卢公子道:“这房子原就是做书院用的,如今荒芜着,过于可惜。咏州多有博学之士,这书院既然翻新建成了,我做得了这个主,此后大门敞开,用作公用书院,有德高学高者皆可拿来讲学,再兴云湖学说过往之盛。”

    卢公子拜谢:“小生替云湖学子谢过老师。”

    四人又至一高处,整个咏州城尽在眼前。今日阳光明媚,青山环抱、湖泊众多的咏州城显得更是光明新鲜。

    高伦忽见西南处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包与周围有所不同。似乎笼罩了一层隐约不可见的黑影,直达天空。

    高论问:“那可是觅千阁旧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