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中行曰(二)(2/2)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伊稚斜道:“既然如此,你此为就是让我杀了军臣?”中行曰道:“对!不仅让你杀了军臣,我还要助你当上大单于!”

    伊雉斜心中一动:“此人敢说出口,看来是已有良策。”就听中行曰接言道:“你当上大单于后,须帮我做两件事。”

    伊雉斜道:“什么事?”中行曰道:“第一件,娶刘念为阏氏,善待她一生一世。”

    伊雉斜点头答应道:“这不必你说,我也会做!”

    中行曰沉声道:“第二件,南下攻汉,剿灭汉廷。”伊雉斜大为惊诧,问道:“这是为何?”

    中行曰冷笑道:“我恨军臣,更恨汉廷,若非皇帝答允,刘念身为南宫公主,何须来到这荒凉之地,嫁给你们这些匈奴人?”伊稚斜道:“好!这第二条也正合我意,我答应你!今日我与你歃血为盟。”

    歃血是涂抹或微饮牲畜的血。伊稚斜放眼四顾,却不见周围有任何活物。他不愿麻烦,便重重一拳锤在了自己胸口,吐出一口血,抹在了嘴角。

    中行曰见状,由怀中掏出一把银亮色的匕首,在手掌上划出一道口子,将鲜血也抹在了嘴角。

    两人结盟之后再无顾忌,伊稚斜问道:“今夜子时我就动手杀了军臣,怎样?”中行曰摇了摇头,道:“臣以为不妥!”

    伊稚斜道:“那何时动手?”中行曰道:“暂且不要动手。那军臣久为单于,威望远非大王可比。您若亲手杀了军臣,诸王必定推太子于单继承大位,于单更势必为父报仇。如此一来,大王还需慑服诸王各部,将于单赶下大位,才能统一匈奴。因此杀军臣虽容易,当单于却是难上加难。”

    伊稚斜微微点头,脸上现出忧愁的神色,寻思道:“我一天不杀军臣,南宫就要多熬一天,这可怎么好啊?”

    中行曰知他心意,接说道:“臣本想激得大王立刻杀了军臣,可是细细想来,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伊稚斜不解道:“为何?”中行曰道:“臣观军臣已是行将就木之躯,即便大王不动手,他也活不久了。”

    伊稚斜奇道:“怎么?难道军臣的身子已经不行了?”中行曰道:“非也!军臣的愚蠢已将自己陷入到一场阴谋当中,大王只要在旁推波助澜,就能借汉人之手将他杀死。”

    中行曰接着讲了一件事,原来这几日单于庭中来了一位叫聂壹的汉人,此人乃是雁门马邑县的商贩。他向军臣单于投诚,说是他手下有百人尚在马邑县中,只要一声令下就可杀了县令,到时候单于挥兵南下,马邑所有财物全归匈奴。军臣已将马邑视为囊中之物,对此是深信不疑。

    伊稚斜双眼微眯,又听中行曰道:“大王以为此事可信否?”

    伊稚斜道:“不可全信!”他灵机一动,问道:“难道你是让我通风报信,将单于奇袭马邑的消息告知汉廷?”

    中行曰微微摇头道:“此事全不可信,那雁门马邑如此重地,岂会防守空虚?臣以为这必是汉朝小皇帝的奸谋,无需大王通风报信,马邑自有埋伏。”

    伊稚斜忽想起:“南宫曾说她有个弟弟,小名彘儿,是如今汉人的皇帝。这小子自小聪明英毅,才能不在其祖、其父,文帝、景帝之下。想必是这小子的计策。”他连连点头称是,说道:“不错,我若去通风报信,反倒让汉人起疑。”

    中行曰阴沉沉地道:“大王只管鼓动单于攻打马邑,剩下的事就交给汉人来做就好了。即便马邑没有埋伏,乱军之中单于受些伤势,也不足为奇。”

    伊稚斜领会到这话中深意,忍不住邪笑起来。他点点头,又问道:“只是这军臣一死,单于之位还是轮不到我,南宫怕是要嫁给于单那小子!”

    中行曰道:“于单算什么东西,怎能比的了你?”伊稚斜道:“我要杀于单也不难,可是杀了于单,军臣还有儿子,其余诸王不会支持我的。”

    中行曰道:“这个简单!该拉拢的拉拢,该杀的杀!”说话之时,语气甚为平淡,轻描淡写之间,却蕴藏了巨大的杀机。中行曰直视伊稚斜,道:“我听闻大王早已派手下拉拢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四大氏族,是不是?”

    伊稚斜坦然承认,道:“正是!不过这些人都不可靠,平日里把我送的东西都收下了,到了关键之时未必能指望的上!”

    中行曰道:“墙头草最好应付,只要军臣一死,大王展示出绝对的实力,这些人自会屈服。毕竟谁做单于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区别。”

    伊稚斜道:“此言有理!”中行曰又道:“至于剩下的王权贵族中,右谷蠡王可以拉拢,只要大王答允让他儿子成为王位继承者,此人必定会支持您。而左、右贤王之中,左贤王胸无大志,为人做事得过且过。大王只要不动他的位置,这人不会公然反对您。右贤王与老上单于同辈,常常自诩是单于与大王您的长辈,行事狂妄,肆意妄为。等到军臣死后,大王自可找个机会与他挑明直说,他若支持,便可留他一命,若是反对,一刀杀了便是!只是在那之前,您要把单于庭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一一肃清,这些人才是阻挡您走上单于宝座的障碍。”

    中行曰三两句话,已将局势说的鞭辟入里、十分透彻。伊稚斜闻听之后,豁然明朗,更是深以为然。他满怀敬意地道:“诚谢指点!”中行曰弯下身子,说道:“大王已答应下臣两个请求,以后您就是主公,这些也是臣应当做的。”

    伊稚斜道:“快请起!”中行曰站直了身子,说道:“明日军臣就要召诸王议政,商讨攻打马邑的事,大王早些回去休息吧。待那时,臣与您两相配合,自能成事!”

    伊稚斜道:“那好!只是这些时日还请你好好照看南宫,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中行曰答应道:“这是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