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往事(二)(2/2)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伊稚斜暗暗点头,心想:“猎骄靡带人入城竟不告诉我,也不知他打了什么主意?还是说,他只以为我年纪小,告诉与否都无关紧要。”

    却听拉莫力长叹一声,脸上大有悲悯之神色。伊稚斜问道:“老伯有何烦恼?”拉莫力又叹息一声,苦笑道:“今日大昆莫入城,杀得人着实太多了。不说血流成河,也相差无几。嘿啊!老头我明知那些都是月氏人,可仍忍不住可怜他们。也许是这些年行医的习惯,只想看别人好好活着,不想看别人死。”

    这话说完,身后哈图突然哭了起来,哽咽道:“月氏人一定恨死我们了,将来他们一定用更凶狠的法子报复匈奴和乌孙!”哈图心思单纯善良,今日随爷爷入城行医,亲眼瞧见不少人间惨剧,也受了不少惊吓。

    拉莫力一惊,连忙捂住哈图的嘴,斥责道:“不许当着殿下的面胡说八道!”

    伊稚斜颇为惊异,问道:“月氏人不是早就西逃了,昭武城中还有人?”拉莫力道:“走的只是月氏年轻力壮的人,剩下老弱妇孺还没来得及逃走,已被匈奴铁骑围在了城内。”

    伊稚斜默然点头。拉莫力唏嘘慨叹以后,又继续查看伊雉斜的伤势。他看了一会儿,言道:“殿下的伤势好了不少。嗯,再过几日就能正常走步了”

    伊雉斜道谢道:“有劳老伯了。”拉莫力欲言又止,心神似乎还沉浸在上午那场屠杀中,微微一顿,才躬身道:“老头先告退了。”转身走出。

    帐外烈日当空,阳光透过帘子,照的帐内暖洋洋的,十分舒适。

    哈图回想起那凄惨的画面,仍在床边抽泣不止。伊雉斜安慰道:“你别难过了,人各有命,除非是天神,否则谁也救不了那些人。”

    哈图抹了抹眼睛,说道:“今天街上一个小孩,跟我差不多大,活活被人挑出了心肝。我想叫喊,可是爷爷捂住了我的嘴,如何也不肯让我说话。我真没用,若是你在,一定能救那小孩。”

    伊雉斜默然不语,心想自己是匈奴人,最多不动手杀人,又哪有理由不让乌孙人向仇敌复仇。

    哈图的眼神变得无比郑重,言道:“大哥,你将来一定要做大单于,征服整个北方。”

    伊稚斜避过哈图的目光,心说:“我这话只是随便说说,哄你高兴的,你怎么还当真了?”他又怕哈图年小,口无遮拦,在外面胡说八道容易招致祸端,便道:“这些话你只对着我说起也就罢了,到外面千万别再言语,否则传到我兄长君臣的耳中,小心小命不保。”

    哈图诧异地看着伊稚斜,眼神中带了几分失望。他想不明白,似乎一日之间自己敬仰的大哥已变了个人,不复昨日的雄心壮志,反而有些畏缩。他二人话不投机,没聊几句,就不欢而散。

    此后数日,哈图就没再来过。一晃半月过去,伊稚斜的腿伤好了不少,已经可以起身走步。这天来了一个陌生老头为他换药,伊稚斜想问问哈图祖孙,可心中的高傲,又让他始终放不下面子。等到医者一走,伊稚斜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在帐中来回踱步,心中越想越气,自言自语道:“你小子脾气也太大了点,两句话不顺意,你就这生这么大的气。这么多天,也不来看我一眼。等我好了,一定打你一顿。”

    正在此时,忽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伊稚斜心中一喜,只道是哈图来找自己聊天了,一瘸一拐走到帘前。

    哪知那人走到帐外,忽然停住脚步。跟着就听有人禀道:“须卜尔图求见殿下。”伊稚斜一听原是匈奴千骑长须卜尔图,意兴索然,有气无力地说了声:“进来。”

    须卜尔图揭帘而进,就见伊稚斜也站帘前,还以为是故意相迎自己,大为感激,说道:“殿下,您身上有伤,怎么还下床?太让卑职受宠若惊了。”

    伊稚斜生来就是上位者,身份尊贵,从来不用揣测旁人的心意,根本就没有在意。他缓缓走回床榻,低声问道:“千骑长有什么事吗?”

    须卜尔图道:“殿下还不知道吧,猎骄糜大昆莫近日已经完全了占领了昭武城,通知卑职尽快护送殿下进城修养。”

    伊稚斜心道:“想不到猎骄靡仅用半月就将昭武城掌控起来,这家伙果然迫不及待要当国王了。”他在这营帐之中早就待腻了,恨不得立时就离开这里,便问道:“何时进城?”须卜尔图低头答道:“殿下以为明日如何?”伊稚斜道:“越快越好,今日就不行?”须卜尔图道:“随时都行,卑职这就安排。”须卜尔图转身出帐,只剩下伊稚斜在里面继续踱步。

    下午之时,须卜尔图率领一百骑兵,迎到帐外。待伊稚斜走出,千骑长将他扶上马来。只见这匹马通体如墨,就好像一条黑色锦缎,长鬃飘逸,马腿修长,唯独四只蹄子是白色的。就如同传说中那西楚霸王的踏云乌骓一般。

    匈奴人以骑兵征战四方,对马尤为看重。伊稚斜生在匈奴王庭,见识着实不凡,什么西极宝马、汉血宝马、大宛马,他是见过不少,可从没见过如此神俊的坐骑。不由得暗暗咂舌,向须卜尔图问道:“你这匹黑马可有些不得了,是从何处得来?”千骑长嘿嘿一笑,说道:“殿下此言差异,应该是说您自己这匹黑马有何来历?”伊稚斜眉毛一挑,登时明白了千骑长的用意,原来对方是打算将这马送给自己。

    他自不知,须卜尔图为求高升也是煞费苦心,在这西北之地,掘地三尺,总算找来一对旷世宝马,一匹黑身白蹄,唤做“踏雪黑彪”,现在送给了伊稚斜;一匹白身黑蹄,唤做“御风白尊”,早已送到了猎骄靡的府上。

    伊雉斜骑在马身上,反复摩挲着黑马的鬃毛,简直爱不忍舍。可又想,无功不受禄,自己如何能平白无故接受千骑长的大礼?便犹豫说道:“如此珍贵的宝马,我是受之有愧!千骑长大人还是收回这话吧。”

    须卜尔图胸中早有说辞,微微一笑,言道:“殿下多虑了,自来宝马赠英雄,殿下年纪虽小,可将来必定位列四王之一,乃是我大匈奴肱骨之臣,中流砥柱,自当配以宝马。”须卜尔图所言不假,若伊雉斜之父稽粥成了单于,伊雉斜当不了左贤王,也能做个右贤王、左谷蠡王之流。

    须卜尔图又道:“再者这匹踏雪黑彪如此神骏,可谓天下少有。而卑职只是一个小小的千骑长,又怎么敢骑此马招摇过市?所以此马留在卑职手中,也只能养在马圈内,辱没了踏雪黑彪的威名。”

    伊雉斜心想:“此言也不错,与大单于的汗血宝马相比,这匹踏雪黑彪也是不逞多让,一个小小的千骑长,骑如此宝马必定惹人眼红。”

    伊雉斜并不是真想推辞,只是一时没有接受的理由,方才听千骑长所言句句在理,心中一喜,说道:“既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

    须卜尔图道:“这本就是殿下的马,卑职只不过替您养了一会儿。”伊雉斜哈哈一笑,道:“大人这般能干,看来做个万骑长也不在话下。”

    须卜尔图费尽心机,所为就是这一句话,闻言大喜道:“那可就谢谢大王了。”对伊雉斜的称谓已经由殿下变成了大王。

    过了不久,一行人已经来到了昭武城前,此处原是月氏王都,城池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残阳余晖落在城墙上,又映出一种西北的苍凉之感。

    伊稚斜与须卜尔图并驾齐驱,行入城中。只见城内马咽车阗,一片热闹非凡。这些乌孙人重获祖地,都急着重整家园,置业安家,几日时间就重现了昭武城过去的繁华昌盛。

    伊稚斜暗暗称赞:“猎骄靡果然厉害,短短几日,把这里治理的井然有序,不愧是大单于的义子。”

    城中的乌孙人都认得伊稚斜是匈奴人的王子,见他骑马走来,纷纷退到两旁,让出一条宽阔道路。在众人的瞻仰下,伊稚斜一马当先,心中更是洋洋自喜,而须卜尔图则识趣的跟在他的后面,绝不抢半点风头。

    正当他们走到拐角之时,对面亦走了一众人马。约莫十余人上下,各个身强体壮,眼中另有一股凶光。

    伊稚斜眼神一凝,见对面人马丝毫没有让道的意思,又见最前面那人狠狠盯着自己,倒好像不怀好意。他心思转的飞快,暗道:“不好!这些人一定是要杀我。”当即一勒马缰,踏雪黑彪就好像通人性一般,迅速向后一退。

    须卜尔图尚不知危险就在眼前,走到伊稚斜跟前,问道:“殿下,怎么了?”伊稚斜来不及回话,伸手指向前方。

    人群中,不知谁大喝一声,登时整个街道都乱成一团。除了对面那伙凶人,行人中也有不少人抽出刀子,向匈奴一众包围起来。

    须卜尔图回头一瞧,就见刀光一晃,下一刻,他所见竟是自己的身子从马上折了过去,鲜红的脖颈喷出一腔热血。当真是世事难料,这千骑长须卜尔图方才还兴高采烈,自以为攀附上伊稚斜,今后就要飞黄腾达。不想没过半个时辰,他就已身首异处。

    那刺客一招得逞,第二刀立马对准伊稚斜的头颅,挥将而来。伊稚斜来不及擦拭脸上鲜血,一味向后躲闪。他吓的惊慌失措,早将前几日冥思苦想的刀法忘在脑后,只记得死死勒住马缰。幸亏踏雪黑彪神骏异常,危难之际,扬蹄而起,直把那刺客蹬出四五丈之远。

    然而这伙人早将伊稚斜当成最大目标,一人失手,第二个、第三个立时补上前来。刹那之间,伊稚斜眼前一花,恍惚看见有三四把利刃携劲风斩来。他只道自己也要一命呜呼,却在此时,身后好几位匈奴骑兵挡在他的身前,出刀格挡。

    其中一人是百骑长,眼瞧伊稚斜毫无招架之力,被逼的险象环生,心中说不出的焦急,连声叫唤道:“殿下,快使兵刃!快使兵刃啊!”

    这一语总算点醒伊稚斜,他这才想起腰间的宝刀,一把握在手中。只听百骑长喊道:“右面!”伊稚斜侧目一瞥,见有个大汉气势汹汹持刀砍来。他心下惊慌,根本看不清刀势来路,只得狂舞宝刀,护住前身。

    随即就听“铮”的一声,两把兵刃撞在一起,伊稚斜虎口一麻,手中兵刃险些脱手飞出。而对面那刺客本人无恙,一把钢刀却被长生天之刃砍成两截。刺客一怔之下,被胡乱砍中脖颈,就此毙命。

    伊稚斜片刻间杀一敌人,精神大振,也不似刚刚那般害怕了。四下环顾,又见后身有人攻来。那人口中叽里咕噜喊个不停,好像是在叱骂。

    伊稚斜心中清楚,自己身矮臂短,刀法不熟,与人拆招用不了多久必被斩于马下。须得依靠宝刀之利、宝马之俊,方能活命。眼见那人猛劲砍来,他也使足了力道,对砍而去。紧接着又是一道铿锵之声。只见那人手臂齐肩而断,躺在血泊中不住哀嚎。两人交兵的力道实在太大,几乎要将伊稚斜掀飞起来。他抱紧马头,这才没有跌落。踏雪黑彪心有灵犀,脑袋向上抬起,又将伊稚斜颠回身上。

    此时百骑长斩杀两个刺客,护在了伊稚斜身前。其余匈奴骑兵亦奋勇反击,他们本是千骑长手下的精兵,各个勇猛过人、剽悍异常。而那些刺客只是占了突袭之利,没过多久就被匈奴骑兵控制了局势。

    刺客们死的死、跑的跑,只剩下一个领头的,被百骑长按在地上。伊稚斜惊魂稍定,长长呼出一口气来。百骑长道:“殿下,此人是个月氏人!”伊稚斜驱马走近,细看之下,见其卷发碧眼、肤色极浅,显是一幅异族人的长相。

    伊稚斜想起刚才的经历,仍是后怕不已,若非有宝马、宝刀,今日这条命就算没了。他心头恼怒,提刀指向那人,喝道:“你什么人?是谁指使你杀我?”百骑长薅起那人脖领,扇了两个嘴巴,跟着喝道:“快说!月氏狗!”

    那人吐出一口血来,怒视二人,口中叽里咕噜说个不停。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知此人说的什么。百骑长看向须卜尔图的尸身,怒上心头,狠狠踢了那刺客一脚。那人痛叫一声,抹了把嘴上的血迹,反而叫喊的更加大声。

    这时,围观的众人中走出一个乌孙男子,一身商贾打扮,笑脸说道:“长官,我给您二位充当翻译吧。”

    百骑长客气说道:“有劳老兄!”放在以前,匈奴人只把乌孙人当做奴隶看待,与之对话必定颐指气使。而现在身处昭武城中,寄人篱下,连百骑长这等身经百战的凶人,也强摆出一幅笑脸。

    有了此人通译,伊稚斜与百骑长才知道,这些刺客只是乌孙战败的逃兵,因家破人亡怀恨在心,就混入城中打算报复一番。正好瞧见伊稚斜的人马,便施手刺杀。而这领头的刺客所骂污言秽语,皆被那乌孙人自行隐去。

    百骑长道:“殿下,此人杀了千骑长大人,应当处以极刑,卑职以为当街处死,以震慑那些心怀叵测之人。”

    匈奴人自幼茹毛饮血,十分野蛮,对生命少有敬畏。伊稚斜心气极高,不愿对老弱妇孺痛下杀手,对身前这个刺客半点仁慈也无。他点头之间,百骑长手起刀落,将此人人头斩下。匈奴众人继续前行,没过多久,又与前来相迎的三百乌孙骑兵汇合,并进入乌孙王城。晚间猎骄靡大摆宴席,亲自置酒为伊稚斜压惊。??

    ()